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瑞华专利>正文

一种中空预制构件装配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11353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9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空预制构件装配车,具有水平设置的车架,车架下方设有车轮,车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装配车运动的动力驱动装置,车架上设有工件支撑臂,车架端部的下方,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第一组车轮、第二组车轮、第三组车轮,工件支撑臂位于第一组车轮的内侧;第一组车轮、第三组车轮与地面留有间隙,用于通过中空预制构件,第二组车轮安装于升降架上,第二组车轮的位置可上下变化,即第二组车轮可用于装配车地面行走或用于通过中空预制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空预制构件装配车
技术介绍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时,需要对大量的预制构件进行装配,现有预制构件的装配均通过吊机实现,装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预制构件装配车,能够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实现本技术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中空预制构件装配车,具有水平设置的车架,车架下方设有车轮,车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装配车运动的动力驱动装置,车架上设有工件支撑臂,其特征在于:车架端部的下方,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第一组车轮、第二组车轮、第三组车轮,工件支撑臂位于第一组车轮的内侧;第一组车轮、第三组车轮与地面留有间隙,用于通过中空预制构件,第二组车轮安装于升降架上,第二组车轮的位置可上下变化,即第二组车轮可用于装配车地面行走或用于通过中空预制构件。工件支撑臂由可水平移动工件的第一组二件支撑臂和可垂直移动工件的第二组工件支撑臂组成,第一组工件支撑臂位于第 二组工件支撑臂的内侧,第二组工件支撑臂位于第一组车轮的内侧。车架上设有液压站,用于驱动第一组工件支撑臂、第二组工件支撑臂、第二组车轮升降架。车架上设有驾驶室,动力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液压站的控制装置设置于驾驶室内。第一组车轮、第二组车轮、第三组车轮均由左、右两个车轮组成;第一组工件支撑臂和第二组工件支撑臂均由左、右两个工件支撑臂组成。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水平设置的车架,车架下方设有车轮,车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装配车运动的动力驱动装置,车架上设有工件支撑臂,车架端部的下方,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第一组车轮、第二组车轮、第三组车轮,工件支撑臂位于第一组车轮的内侧;第一组车轮、第三组车轮与地面留有间隙,用于通过中空预制构件。本技术第二组车轮安装于升降架上,第二组车轮的位置可上下变化,第二组车轮可用于装配车地面行走或用于通过中空预制构件。装配车向中空预制构件运动,当第三组车轮压到中空预制构件底板上时,升起第二组车轮;装配车继续向中空预制构件运动,第三组车轮、第二组车轮依次在中空预制构件底板上滚动通过,当第二组车轮通过中空预制构件后,落下第二组车轮,第二组车轮用于装配车地面行走;装配车继续向中空预制构件运动,第一组车轮在中空预制构件底板上滚动,当第一组车轮通过中空预制构件后,工件支撑臂位于中空预制构件的内部,对中空预制构件 支撑。进行装配时,将中空预制构件与综合管廊位置对应,装配车向综合管廊运动,当第三组车轮压到综合管廊底板上时,升起第二组车轮;装配车继续向综合管廊运动,第三组车轮、第二组车轮、第一组车轮依次滚动通过综合管廊底板,直至中空预制构件与综合管廊端口对接,通过工件支撑臂调整中空预制构件的安装位置后,安装中空预制构件。本技术整个装配过程通过装配车实现,不需吊机,与采用吊机安装相比,可提高装配效率2倍以上,有效提高施工速度,且工件安装过程平稳,减少因安装不当造成的损失。由于本技术装配效率高,施工速度快,可大幅减少道路因施工封闭时间,减轻综合管廊施工对的交通负面影响。使用本技术装配车只需在工件由路面吊运至安装面使用吊机,减少龙门吊安装、运行距离,减少工程施工占道宽度,减少工程临时占地面积。本技术可解决原有主干道综合管廊施工中遇到的因开挖面上层布满管线等已有不可移动障碍物影响安装的问题。本技术工件支撑臂由可水平移动工件的第一组工件支撑臂和可垂直移动工件的第二组工件支撑臂组成,第一组工件支撑臂位于第二组工件支撑臂的内侧,第二组工件支撑臂位于第一组车轮的内侧,第一组工件支撑臂、第二组工件支撑臂可分别实现对预制构件的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的移动,进一步方便预制构件的装配安装。本技术车架上设有液压站,用于驱动第一组工件支撑臂、第二组工件支撑臂、第二组车轮升降架。车架上设有驾驶室, 动力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液压站的控制装置设置于驾驶室内,预制构件的装配安装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配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装配车工作状态一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装配车工作状态二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装配车工作状态三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装配车工作状态四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装配车工作状态五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具有水平设置的车架2,车架2下方设有车轮,车架2上设有用于驱动装配车运动的动力驱动装置,车架上设有工件支撑臂,此为现有技术。车架2端部的下方,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第一组车轮7、第二组车轮8、第三组车轮9,工件支撑臂位于第一组车轮7的内侧;第一组车轮7、第三组车轮9与地面留有间隙,用于通过中空预制构件,第二组车轮8安装于升降架6上,第二组车轮8的位置可上下变化,即第二组车轮8可用于装配车地面行走或用于通过中空预制构件。工件支撑臂由可水平移动工件的第一组工件支撑臂4和可垂直移动工件的第二组工件支撑臂5组成,第一组工件支撑臂4位于第二组工件支撑臂5的内侧,第二组工件支撑臂5位于第一组车轮7的内侧。车架2上设有液压站1,用于驱动第一组工件支撑臂4、第二组工件支 撑臂5、第二组车轮升降架6。车架2上设有驾驶室3,动力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液压站的控制装置设置于驾驶室3内。第一组车轮7、第二组车轮8、第三组车轮9均由左、右两个车轮组成;第一组工件支撑臂4和第二组工件支撑臂5均由左、右两个工件支撑臂组成。利用装配车装配中空预制构件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如图2所示,装配车向中空预制构件运动,当第三组车轮9压到于中空预制构件底板10上时,升起第二组车轮8;步骤2:如图3所示,装配车继续向中空预制构件10运动,第三组9车轮、第二组车轮8依次在中空预制构件底板滚动通过,当第二组车轮8通过中空预制构件后,落下第二组车轮8,第二组车轮8再次用于装配车地面行走;步骤3:如图4所示,装配车继续向中空预制构件运动,第一组车轮7在中空预制构件10底板上滚动,当第一组车轮7通过中空预制构件10后,工件支撑臂位于中空预制构件的内部,对中空预制构件支撑。将预制构件装配到地下综合管廊时,进一步还包括,步骤4:如图5所示,将中空预制构件10与综合管廊11位置对应,装配车向综合管廊11运动,当第三组车轮9压到综合管廊底板上时,升起第二组车轮8;步骤5:如图6所示,装配车继续向综合管廊11运动,第三组车轮、第二组车轮、第一组车轮依次滚动通过综合管廊底板,直至中空预制构件10与综合管廊11端口对接,通过工件支撑臂调整中空预制构件的安装位置后,安装中空预制构件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空预制构件装配车,具有水平设置的车架,车架下方设有车轮,车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装配车运动的动力驱动装置,车架上设有工件支撑臂,其特征在于:车架端部的下方,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第一组车轮、第二组车轮、第三组车轮,工件支撑臂位于第一组车轮的内侧;第一组车轮、第三组车轮与地面留有间隙,用于通过中空预制构件,第二组车轮安装于升降架上,第二组车轮的位置可上下变化,即第二组车轮可用于装配车地面行走或用于通过中空预制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预制构件装配车,具有水平设置的车架,车架下方设有车轮,车架上设有用于驱动装配车运动的动力驱动装置,车架上设有工件支撑臂,其特征在于:车架端部的下方,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第一组车轮、第二组车轮、第三组车轮,工件支撑臂位于第一组车轮的内侧;第一组车轮、第三组车轮与地面留有间隙,用于通过中空预制构件,第二组车轮安装于升降架上,第二组车轮的位置可上下变化,即第二组车轮可用于装配车地面行走或用于通过中空预制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预制构件装配车,其特征在于:工件支撑臂由可水平移动工件的第一组工件支撑臂和可垂直移动工件的第二组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周瑞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