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仲茹专利>正文

新型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03293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7 14:22
新型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开口圆环的外侧壁靠近开口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凸块,两个凸块以开口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每个凸块朝向开口圆环开口的一端均设置有凹槽,镊子的两端紧密插入两个所述的凹槽内;开口圆环的外侧壁与水平仪的侧壁固定连接,开口圆环的上表面与多根弹力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多根弹力绳的另一端均与开口圆环薄片固定连接,开口圆环薄片与开口圆环同心设置,开口圆环的下表面与纱布胶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输液港固定,并为穿刺位置提供了参考,保证了蝶翼针的垂直插入,且在进行穿刺后可直接将纱布放置在蝶翼针的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器,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皮下组织的血管通道系统,它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血管通道。植入式输液港具有感染风险低、维护简单、使用期限长等特点。操作者在对输液港进行穿刺时,由于输液港本身具有一定的活动性,需要操作者用非主力手固定输液港,稳定性差,且在对输液港进行穿刺时,要求穿刺部位必须为输液港的中心位置,而现今的操作中,由于没有对照参考装置,致使穿刺位置容易产生偏差以及不能保证蝶翼针垂直插入。此外,在进行穿刺后,操作者需要再将纱布放置在蝶翼针下方,延长了穿刺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器,它可将输液港固定,并为穿刺位置提供了参考,保证了蝶翼针的垂直插入,且在进行穿刺后可直接将纱布放置在蝶翼针的下方。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新型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器,包括开口圆环、水平仪、开口圆环薄片、镊子、纱布以及多根弹力绳,所述的开口圆环的外侧壁靠近开口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凸块,所述的两个凸块以开口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每个凸块朝向开口圆环开口的一端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的镊子的两端紧密插入两个所述的凹槽内;开口圆环的外侧壁与水平仪的侧壁固定连接,开口圆环的上表面与多根弹力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多根弹力绳的另一端均与开口圆环薄片固定连接,所述的开口圆环薄片与开口圆环同心设置,开口圆环的下表面与纱布胶接,所述的纱布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孔,所述的圆孔与开口圆环薄片同心设置且圆孔的直径小于开口圆环薄片外环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了开口圆环,且镊子的两端紧密插入开口圆环上的两个凸块的凹槽内,方便了输液港的固定;2.设置了水平仪,用以校准输液港是否水平,设置了开口圆环薄片和多根弹力绳,为穿刺位置提供了参考对照,便于操作者正确找寻穿刺位置;3.开口圆环薄片具有一定的厚度且开口圆环薄片的材质为弹性材质,保证了蝶翼针的垂直插入;4.将纱布胶接在开口圆环下方,在进行穿刺后可直接将纱布放置在蝶翼针的下方,缩短了穿刺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器的整体结构轴测图;图2是图1所示的固定器的A处放大图;图中所示出的部件名称及标号如下:1-开口圆环;2-水平仪;3-弹力绳;4-开口圆环薄片;5-镊子;6-纱布;7-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新型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器,包括开口圆环1、水平仪2、开口圆环薄片4、镊子5、纱布6以及多根弹力绳3,所述的开口圆环1的外侧壁靠近开口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凸块7,所述的两个凸块7以开口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每个凸块7朝向开口圆环1开口的一端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的镊子5的两端紧密插入两个所述的凹槽内,镊子5外侧壁设置有防滑纹;开口圆环1的外侧壁与水平仪2的侧壁固定连接,开口圆环1的上表面与多根弹力绳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多根弹力绳3的另一端均与开口圆环薄片4固定连接,所述的开口圆环薄片4与开口圆环1同心设置,开口圆环薄片4的开口与开口圆环1的开口位于同一方向,开口圆环1的下表面与纱布6通过双面医用胶布胶接,所述的纱布6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孔,所述的圆孔与开口圆环薄片4同心设置且圆孔的直径小于开口圆环薄片4外环的直径;开口圆环薄片4的厚度为0.5~1.5cm,开口圆环薄片4的材质为弹性材质,以确保蝶翼针的针头垂直插入。当使用本技术进行输液港固定时,将开口圆环1套在输液港上,并将镊子5插入开口圆环1外侧壁的两个凸块7的凹槽内,夹紧镊子5,使开口圆环1与输液港紧密配合,观察调整水平仪2,使输液港处于平衡状态后,将蝶翼针的针头轻柔地穿过开口圆环薄片4并垂直插入穿刺隔,利用镊子5将开口圆环1向上拉动,此时纱布6会在蝶翼针的作用下与开口圆环1分离,而后将镊子5从开口圆环1外侧壁的两个凸块7的凹槽内取出,将开口圆环薄片4和开口圆环1依次沿开口使其与蝶翼针脱离,将蝶翼针直达储液槽的底部,最后固定蝶翼针,完成穿刺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装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条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圆环(1)、水平仪(2)、开口圆环薄片(4)、镊子(5)、纱布(6)以及多根弹力绳(3),所述的开口圆环(1)的外侧壁靠近开口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凸块(7),所述的两个凸块(7)以开口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每个凸块(7)朝向开口圆环(1)开口的一端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的镊子(5)的两端紧密插入两个所述的凹槽内;开口圆环(1)的外侧壁与水平仪(2)的侧壁固定连接,开口圆环(1)的上表面与多根弹力绳(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多根弹力绳(3)的另一端均与开口圆环薄片(4)固定连接,所述的开口圆环薄片(4)与开口圆环(1)同心设置,开口圆环(1)的下表面与纱布(6)通过胶接,所述的纱布(6)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孔,所述的圆孔与开口圆环薄片(4)同心设置且圆孔的直径小于开口圆环薄片(4)外环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静脉输液港穿刺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圆环(1)、水平仪(2)、开口圆环薄片(4)、镊子(5)、纱布(6)以及多根弹力绳(3),所述的开口圆环(1)的外侧壁靠近开口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凸块(7),所述的两个凸块(7)以开口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每个凸块(7)朝向开口圆环(1)开口的一端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的镊子(5)的两端紧密插入两个所述的凹槽内;开口圆环(1)的外侧壁与水平仪(2)的侧壁固定连接,开口圆环(1)的上表面与多根弹力绳(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多根弹力绳(3)的另一端均与开口圆环薄片(4)固定连接,所述的开口圆环薄片(4)与开口圆环(1)同心设置,开口圆环(1)的下表面与纱布(6)通过胶接,所述的纱布(6)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仲茹李丹妮肖延红
申请(专利权)人:曹仲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