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森专利>正文

一种斜平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0290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7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斜平瓦结构,瓦侧板的前表面水平高度低于瓦本体的前表面水平高度;瓦本体的下表面与斜面板相固定连接;瓦本体的前表面上端设置有若干隔条;侧板的前表面设置有凹槽;瓦本体的后表面设置有横向筋条组;瓦本体的后表面沿瓦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挡条;挡条另一端延伸至瓦本体的上表面;瓦本体的后表面设置有竖向筋条。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通过上表面设置隔条、凸条增加了瓦片之间的空气流动能力,能够有效降低室内的温度,设置横向筋条组和竖向筋条增加屋面瓦的强度的同时,也不会给屋面瓦增加重量,设置凹槽和斜面板极大地提高了屋面瓦的导水性能,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技术
,特别涉及一种斜平瓦结构
技术介绍
房子的屋面系统大致可以分成坡屋面和平屋面两个系统。坡屋面系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我国自有史记载以来至清末,房屋建筑几乎都是坡屋面的。国外也大致如此,不过更具特色和多样性,如有各种尖屋顶、圆球屋顶等。平屋面系统实际是从古代城堡结构演化而来,伴随着现代混凝土构件的发展,在许多高层建筑上获得了广泛的采用。坡形屋面基本都使用了屋面瓦。目前在民用仿古住宅、高级公寓、别墅等建筑物中已越来越多采用屋面瓦这种建筑材料,这样使得屋顶变得特别有风格,能够受到广大用户的喜欢。但现有屋面瓦的防风、导水的效果还是有所欠佳,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业的需要。另外,现有的屋面瓦的强度和重量不协调,通常是提高了屋面瓦强度就加重了屋面瓦的重量,或者是减轻了屋面瓦的重量就降低了屋面瓦强度。故有必要对现有屋面瓦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斜平瓦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斜平瓦结构,它包括有瓦本体、侧板和斜面板;所述瓦本体的左侧面与侧板相固定连接;所述侧板的前表面水平高度低于瓦本体的前表面水平高度;侧板的后表面水平高度低于瓦本体的后表面水平高度;所述瓦本体的下表面与斜面板相固定连接;所述瓦本体与斜面板的夹角为倾斜角;所述倾斜角为钝角;所述瓦本体的前表面上端设置有若干隔条;所述隔条沿瓦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侧板的前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槽的下端与侧板的外部相连通;所述瓦本体的后表面左侧沿瓦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凸条;所述瓦本体的后表面设置有横向筋条组;所述横向筋条组由间隙相同的横向筋条构成;所述瓦本体的后表面沿瓦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挡条;所述挡条侧壁与筋条相连接;所述挡条的端面水平高度与侧板的后表面水平高度相同;所述挡条一端延伸至斜面板的下表面;挡条另一端延伸至瓦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瓦本体的后表面设置有竖向筋条;所述竖向筋条穿过横向筋条组后终止于瓦本体的下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瓦本体的后表面上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凸台分别设置在竖向筋条与挡条的正上方;所述竖向筋条与凸台连接处设置有竖筋条缺口;所述挡条与凸台连接处设置有挡条缺口。进一步地,所述瓦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缺口。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斜平瓦结构,它包括有瓦本体、侧板和斜面板;所述瓦本体的左侧面与侧板相固定连接;所述侧板的前表面水平高度低于瓦本体的前表面水平高度;侧板的后表面水平高度低于瓦本体的后表面水平高度;所述瓦本体的下表面与斜面板相固定连接;所述瓦本体与斜面板的夹角为倾斜角;所述倾斜角为钝角;所述瓦本体的前表面上端设置有若干隔条;所述隔条沿瓦本体的长度方向均
匀分布;所述侧板的前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槽的下端与侧板的外部相连通;所述瓦本体的后表面左侧沿瓦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凸条;所述瓦本体的后表面设置有横向筋条组;所述横向筋条组由间隙相同的横向筋条构成;所述瓦本体的后表面沿瓦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挡条;所述挡条侧壁与筋条相连接;所述挡条的端面水平高度与侧板的后表面水平高度相同;所述挡条一端延伸至斜面板的下表面;挡条另一端延伸至瓦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瓦本体的后表面设置有竖向筋条;所述竖向筋条穿过横向筋条组后终止于瓦本体的下表面。在使用本技术时,通过上表面设置隔条、凸条增加了瓦片之间的空气流动能力,能够有效降低室内的温度,设置横向筋条组和竖向筋条增加屋面瓦的强度的同时,也不会给屋面瓦增加重量,设置凹槽和斜面板极大地提高了屋面瓦的导水性能。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三视角平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瓦本体;1-1、隔条;1-2、横向筋条;1-3、竖向筋条;1-3-1、竖筋条缺口;1-4;挡条;1-4-1、挡条缺口;1-5、凸条;1-6、缺口;1-7、凸台;2、侧板;2-1、凹槽;3、斜面板;α、倾斜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斜平瓦结构,它包括有瓦本体1、侧板2和斜面板3;所述瓦本体1的左侧面与侧板2相固定连接;所述侧板2的前表面水平高度低于瓦本体1的前表面水平高度;当斜平瓦连接的时候,瓦体压在侧板2的前表面上;做左右固定的作用;侧板2的后表面水平高度低于瓦本体1的后表面水平高度;所述瓦本体1的下表面与斜面板3相固定连接;所述瓦本体1与斜面板3的夹角为倾斜角α;所述倾斜角α为钝角;做引风导流作用;所述瓦本体1的前表面上端设置有若干隔条1-1;隔条1-1的作用就是连通瓦片与瓦片,提供一条通道让瓦片之间可以空气流通;可以所述隔条1-1沿瓦本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侧板2的前表面设置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槽2-1的下端与侧板2的外部相连通,所述瓦本体1的后表面左侧沿瓦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凸条1-5;所述瓦本体1的后表面设置有横向筋条组;所述横向筋条组由若干个间隙相同的横向筋条1-2构成;所述瓦本体1的后表面沿瓦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挡条1-4;所述挡条1-4侧壁与横向筋条1-2相连接;所述挡条1-4的端面水平高度与侧板2的后表面水平高度相同;所述挡条1-4一端延伸至斜面板3的下表面;挡条1-4另一端延伸至瓦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瓦本体1的后表面设置有竖向筋条1-3;所述竖向筋条1-3穿过横向筋条组后终止于瓦本体1的下表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瓦本体1的后表面上端设置有凸台1-7,所述凸台1-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凸台1-7分别设置在竖向筋条1-3与挡条1-4的正上方;所述竖向筋条1-3与凸台1-7连接处设置有竖筋条缺口1-3-1;所述挡条1-4与凸台1-7连接处设置有挡条缺口1-4-1;加大室内
空气的流动能力,也能够有效降低室内的温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瓦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缺口1-6,进一步增加空气流动能力。在使用本技术时,通过上表面设置隔条、凸条增加了瓦片之间的空气流动能力,能够有效降低室内的温度,设置横向筋条组和竖向筋条增加屋面瓦的强度的同时,也不会给屋面瓦增加重量,设置凹槽和斜面板极大地提高了屋面瓦的导水性能。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平瓦结构,它包括有瓦本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侧板(2)和斜面板(3);所述瓦本体(1)的左侧面与侧板(2)相固定连接;所述侧板(2)的前表面水平高度低于瓦本体(1)的前表面水平高度;侧板(2)的后表面水平高度低于瓦本体(1)的后表面水平高度;所述瓦本体(1)的下表面与斜面板(3)相固定连接;所述瓦本体(1)与斜面板(3)的夹角为倾斜角(α);所述倾斜角(α)为钝角;所述瓦本体(1)的前表面上端设置有若干隔条(1‑1);所述隔条(1‑1)沿瓦本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侧板(2)的前表面设置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槽(2‑1)的下端与侧板(2)的外部相连通;所述瓦本体(1)的后表面左侧沿瓦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凸条(1‑5);所述瓦本体(1)的后表面设置有横向筋条组;所述横向筋条组由若干个间隙相同的横向筋条(1‑2)构成;所述瓦本体(1)的后表面沿瓦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挡条(1‑4);所述挡条(1‑4)侧壁与横向筋条(1‑2)相连接;所述挡条(1‑4)的端面水平高度与侧板(2)的后表面水平高度相同;所述挡条(1‑4)一端延伸至斜面板(3)的下表面;挡条(1‑4)另一端延伸至瓦本体(1)的上表面;所述瓦本体(1)的后表面设置有竖向筋条(1‑3);所述竖向筋条(1‑3)穿过横向筋条组后终止于瓦本体(1)的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平瓦结构,它包括有瓦本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侧板(2)和斜面板(3);所述瓦本体(1)的左侧面与侧板(2)相固定连接;所述侧板(2)的前表面水平高度低于瓦本体(1)的前表面水平高度;侧板(2)的后表面水平高度低于瓦本体(1)的后表面水平高度;所述瓦本体(1)的下表面与斜面板(3)相固定连接;所述瓦本体(1)与斜面板(3)的夹角为倾斜角(α);所述倾斜角(α)为钝角;所述瓦本体(1)的前表面上端设置有若干隔条(1-1);所述隔条(1-1)沿瓦本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侧板(2)的前表面设置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槽(2-1)的下端与侧板(2)的外部相连通;所述瓦本体(1)的后表面左侧沿瓦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凸条(1-5);所述瓦本体(1)的后表面设置有横向筋条组;所述横向筋条组由若干个间隙相同的横向筋条(1-2)构成;所述瓦本体(1)的后表面沿瓦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森
申请(专利权)人:李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