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外壳、内锅、盛水器、加热装置、米汤盛放器、加水装置、和第一阀门;所述内锅的底部悬空设置在盛水器内,且所述的内锅设置有多个漏水孔,漏水孔位于内锅的底面或者底面及侧面;所述的盛水器设置在外壳内,且盛水器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的加热装置配合盛水器设置,用于对盛水器内的水加热;所述的米汤盛放器设置在盛水器下方,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的加水装置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盛水器连通;所述的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蒸饭器适合于日常家用,能类似于传统甑子饭的制作方法蒸制米饭,同时能将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的米汤留存下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在蒸饭过程中可获得米汤的自动蒸饭器。
技术介绍
电饭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非常普及,是人们做饭的重要帮手。现目前的电饭煲在煮饭时,是将米和水混合在一起,先加热水,通过水和米之间的热传导使得米被煮熟,然后将水加热后变为蒸汽排出,最终得到松软合适的米饭。但是,这种方式煮熟的米饭,存在口感较差的缺陷,且水与米的比例不易掌握,常常导致煮熟的米饭过稀或过干。沥米饭又可称为甑子饭,是一种常见的传统做饭方法,首先是将米用水煮半分熟,再将米捞起沥干,置于竹或木制的筒内,之后上锅蒸熟,特点是饭粒干爽饱满、口感较佳,同时还可以产出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的米汤。沥米饭的另一优点在于,其在制作米饭的过程中受加水量的影响较小,因此米饭不易出现过稀或过干的情况,但传统沥米饭的蒸制步骤较复杂。另外,电饭煲的工作方式和结构决定了其在烹饪过程中水和米无法分离,不能实现对米饭的蒸制,因此口感较差,也无法产出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米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替代电饭锅,并适合于日常家用的自动蒸饭器,其能通过类似传统沥米饭的方式蒸制米饭,能得到颗粒疏松、干爽饱满、口感较佳的饭粒,并且同时还能获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的米汤。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外壳和加热装置,还包括内锅、盛水器、米汤盛放器、加水装置、和第一阀门;所述内锅的底部悬空设置在盛水器内,且所述的内锅设置有多个漏水孔,漏水孔位于内锅的底面或者底面及侧面;所述的盛水器设置在外壳内,且盛水器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的加热装置配合盛水器设置,用于对盛水器内的水加热;所述的米汤盛放器设置在盛水器下方,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的加水装置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盛水器连通;所述的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装置位于盛水器的四周,所述盛水器的底部为锥形结构,锥形的底部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装置位于盛水器底面的下方,所述盛水器的底面为倾斜面,倾斜面的最低点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连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外壳和加热装置,还包括内锅、盛水器、米汤盛放器、第一阀门和蒸汽生成装置;所述内锅的底部悬空设置在盛水器内,且所述的内锅设置有多个漏水孔,漏水孔位于内锅的底面或者底面及侧面;所述的盛水器设置在外壳内,且盛水器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的加热装置配合盛水器设置,用于对盛水器内的水加热;所述的米汤盛放器设置在盛水器下方,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的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上;所述的蒸汽生成装置通过蒸汽管道与盛水器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蒸汽生成装置包括储水池和用于对储水池内的水加热的储水池加热器,所述的蒸汽管道与储水池的上部连通。进一步的,还包括可将蒸汽均布于内锅中的蒸汽均布装置。所述米汤盛放器的容量大于盛水器的容量。所述的米汤盛放器与蒸饭器本体可分离。所述的米汤盛放器上设有米汤释放龙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蒸饭器适合于日常家用,能类似于传统甑子饭的制作方法蒸制米饭,较目前电饭煲制作的米饭有颗粒疏松、干爽饱满、口感更佳的优点;(2)在蒸饭的同时能将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的米汤留存下来;(3)结构较简易,适合于工业批量生产,甚至可替代目前市面上的电饭煲。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顶盖,2-外壳,3-内锅,4-盛水器,5-加热装置,6-米汤盛放器,7-加水装置,8-第二阀门,9-第一阀门,10-漏水孔,11-第一连接管,12-第二连接管,13-米汤释放龙头,14-门板,15-储水池,16-储水池加热器,17-蒸汽管道,18-蒸汽均布装置,19-蒸汽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1、外壳2、内锅3、盛水器4、加热装置5、米汤盛放器6、加水装置7、第二阀门8、第一阀门9。所述内锅3的底部悬空设置在盛水器4内,且所述的内锅3上设置有多个漏水孔10,漏水孔10位于内锅3的底面;所述的盛水器4设置在外壳2内,盛水器4的上部为柱状结构,底部为锥形结构,锥形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1;所述的加热装置5设置在盛水器4的柱状结构及锥形结构的四周,用于对盛水器4内的水加热;所述的米汤盛放器6位于盛水器4下方,并与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底部连通,且米汤盛放器6与第一连接管11为可拆分连接,以便单独取出米汤盛放器6,所述米汤盛放器6的底部还设置有米汤释放龙头13,需要时,开启该龙头即可放出米汤盛放器6中的米汤,需说明的,所述的米汤释放龙头13与米汤盛放器6为可拆分连接,需要单独取出米汤盛放器6时,使其先与米汤释放龙头13分离后再取出;所述的加水装置7为定量加水器,可定量向盛水器4中注水,其设置于外壳2内,且加水装置7通过第二连接管12与盛水器4底部的第一连接管11连通;所述的第二阀门8设置在第二连接管12上;所述的第一阀门9设置在第一连接管11上,且位于第二连接管12与第一连接管11交汇处的下方。为了保证米汤能全部进入米汤盛放器6中,所述米汤放器6的容量大于盛水器4的容量;为了便于从蒸饭器本体中将米汤盛放器6单独取出进行清洗,在外壳2相对米汤盛放器6的位置处设置有可转动开启的门板14;加热时,由于第一阀门9与盛水器4最低端之间的区域不在加热装置5的作用范围内,为加热死角区域,所以,设置时第一阀门9尽量靠近盛水器4设置,以减小该死角区域;同理,第二阀门8也尽量靠近第一连接管11设置。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1、外壳2、内锅3、盛水器4、加热装置5、米汤盛放器6、加水装置7、第二阀门8、第一阀门9。所述内锅3的底部悬空设置在盛水器4内,且所述的内锅3上设置有多个漏水孔10,漏水孔10位于内锅3的底面;所述的盛水器4设置在外壳2内,且盛水器4的底面为倾斜面,倾斜面的最低点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1;所述的加热装置5设置在盛水器4底面的下方,用于对盛水器4内的水加热;所述的米汤盛放器6位于盛水器4下方,并与所述第一连接管11的底部连通,且米汤盛放器6与第一连接管11为可拆分连接,以便单独取出米汤盛放器6;所述的加水装置7为定量加水器,可定量向盛水器4中注水,其设置于外壳2外侧,且加水装置7通过第二连接管12与盛水器4的侧壁连通;所述的第二阀门8设置在第二连接管12上;所述的第一阀门9设置在第一连接管11上。为了保证米汤能全部进入米汤盛放器6中,所述米汤放器6的容量大于盛水器4的容量;为了便于从蒸饭器本体中将米汤盛放器6单独取出,在外壳2相对米汤盛放器6的位置处设置有可转动开启的门板14,米饭蒸制完成后,打开门板14即可取出米汤,需要清洗时,同样打开门板14将其取出即可;加热时,由于第一阀门9与盛水器4最低端之间的区域不在加热装置5的作用范围内,为加热死角区域,所以,设置时第一阀门9尽量靠近盛水器4设置,以减小该死角区域;同理,第二阀门8也尽量靠近盛水器4侧壁设置。在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蒸饭器使用时,先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1)、外壳(2)和加热装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锅(3)、盛水器(4)、米汤盛放器(6)、加水装置(7)和第一阀门(9);所述内锅(3)的底部悬空设置在盛水器(4)内,且所述的内锅(3)设置有多个漏水孔(10),漏水孔(10)位于内锅(3)的底面或者底面及侧面;所述的盛水器(4)设置在外壳(2)内,且盛水器(4)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1);所述的加热装置(5)配合盛水器(4)设置,用于对盛水器(4)内的水加热;所述的米汤盛放器(6)设置在盛水器(4)下方,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1)连通;所述的加水装置(7)通过第二连接管(12)与盛水器(4)连通;所述的第一阀门(9)设置在第一连接管(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1)、外壳(2)和加热装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锅(3)、盛水器(4)、米汤盛放器(6)、加水装置(7)和第一阀门(9);所述内锅(3)的底部悬空设置在盛水器(4)内,且所述的内锅(3)设置有多个漏水孔(10),漏水孔(10)位于内锅(3)的底面或者底面及侧面;所述的盛水器(4)设置在外壳(2)内,且盛水器(4)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1);所述的加热装置(5)配合盛水器(4)设置,用于对盛水器(4)内的水加热;所述的米汤盛放器(6)设置在盛水器(4)下方,且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1)连通;所述的加水装置(7)通过第二连接管(12)与盛水器(4)连通;所述的第一阀门(9)设置在第一连接管(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接管(1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5)位于盛水器(4)的四周,所述盛水器(4)的底部为锥形结构,锥形的底部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蒸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5)位于盛水器(4)底面的下方,所述盛水器(4)的底面为倾斜面,倾斜面的最低点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11)连通。5.自动蒸饭器,包括顶盖(1)、外壳(2)和加热装置(5),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德嘉,
申请(专利权)人:谷德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