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9825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6 20:54
一种背光模块包含壳体、光源以及导光板。壳体具有第一侧墙,第一侧墙具有多个第一组合件,第一组合件沿第一方向排列。光源设置于壳体内。导光板容置于壳体内,具有入光侧及第二侧墙,第二侧墙邻近于第一侧墙,入光侧与光源沿第一方向具有间距,其中第二侧墙具有第二组合件用以可拆卸地组合于第一组合件的其中之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可通过调整光源与导光板的入光侧的间距而可调整自导光板出光后产生的画面的光学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背光模块,特别是关于一种可调整光源与导光板的间距的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为目前应用在显示荧幕上的一种发光源,可经由运用光学薄膜、导光板、冷阴极灯管组,或发光二极管光条、背板及塑胶框等组成。举例来说,因液晶本身不发光,为了让使用者能清楚看到显示荧幕上所显示的内容,需在显示荧幕背面加上一个可投射出光源的背光模块,使光线通过显示荧幕后,将资讯传递到使用者的眼中,因此背光模块为显示荧幕面板“关键零组件”之一。背光模块不只可作为液晶显示器的光源,也影响显示荧幕的辉度、均匀度、画面品味及视角。一般已知的背光模块,大多包含光源模块、基座、导光板以及底盘。在已知的背光模块中,光源模块通过多个螺丝锁在基座上。基座及导光板锁在底盘上,使得光源模块与导光板之间具有一固定间距。然而,由于光源模块、导光板以及基座的尺寸在制作时会产生些微的误差,导致光源模块所产生的光线入射导光板的品质无法控制在最佳的状态而导致出光画面的亮度较不均匀,同时还会使出光画面的亮度下降。虽然目前已有一些专利可用来解决前述的问题,例如中国专利第102767755A号、中国台湾专利第201409126号以及中国台湾专利第M348241号等。但是,上述专利仍存在结构复杂及元件的组装不便的问题。“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
的技术 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公开的内容,不代表所述内容或者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具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含壳体、光源以及导光板。壳体具有第一侧墙,第一侧墙具有多个第一组合件,第一组合件沿第一方向排列。光源设置于壳体内。导光板容置于壳体内,具有入光侧及第二侧墙,第二侧墙邻近于第一侧墙,入光侧与光源沿第一方向具有间距,其中第二侧墙具有第二组合件用以可拆卸地组合于第一组合件的其中之一。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侧墙邻接于入光侧。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组合件为一凸块,每一第一组合件为一凹槽。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组合件为三角形凸块,每一第一组合件为三角形凹槽。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组合件为圆弧凸块,每一第一组合件为圆弧凹槽。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组合件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0.2mm,每一第一组合件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0.3mm。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每一第一组合件为一组合柱,第二组合件具有组合孔,用以可拆卸地供第一组合件的其中之一嵌合。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墙具有凹口,第一组合件设置于凹口内,第二侧墙具有延伸部容置于凹口内,第二组合件设置于延伸部上,且第二组合件用以在凹口内可拆卸地组合于第一组合件的其中之一。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光源具有基板及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 设置于基板上且沿第二方向排列,其中第二方向非平行于第一方向。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含壳体、光源以及导光板。壳体具有第一侧墙,第一侧墙具有第一组合件。光源设置于壳体内。导光板容置于壳体内,具有入光侧及第二侧墙,第二侧墙邻近于第一侧墙,入光侧与光源沿第一方向具有间距,其中第二侧墙具有多个第二组合件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一组合件用以可拆卸地组合于第二组合件的其中之一。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二侧墙邻接于入光侧。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组合件为凸块,每一第二组合件为凹槽。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组合件为三角形凸块,每一第二组合件为三角形凹槽。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组合件为圆弧凸块,每一第二组合件为圆弧凹槽。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组合件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0.2mm,每一第二组合件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为0.3mm。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组合件为组合柱,每一第二组合件为组合孔,用以可拆卸地供第一组合件嵌合。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墙具有凹口,第一组合件设置于凹口内,第二侧墙具有延伸部容置于凹口内,第二组合件设置于延伸部上,且第二组合件的其中之一用以在凹口内可拆卸地组合于第一组合件。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光源具有基板及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设置于基板上且沿第二方向排列,其中第二方向非平行于第一方向。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可通过调整光源与导光板的入光侧的间距而可调整自导光板出光后产生的画面的光学效果。当背光模块的光源、壳体或导光板的实际尺寸与标准尺寸之间有误差时,导光板在壳体内的相对位置可进一步被调整,而改变光源与导光板的入光侧的间 距,藉此微调出光画面的光学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在组装初步完成后,还可进一步微调光源与导光板的入光侧的间距,不用重新开模制造新的组件,而可降低背光模块的整体的制造成本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光源与导光板的入光侧的间距可通过导光板的移动而调整以保持优选的间距,使得背光模块出光的画面不会因间距过大而影响光线的辉度及均匀度,同时,背光模块也不会因间距过小而产生散热不佳的问题。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叙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照图1,其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可由壳体110、光源120以及导光板130组装而成。 壳体110具有第一侧墙112,第一侧墙112具有多个第一组合件114,其中第一组合件114沿第一方向D1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壳体 110的材质可为一塑胶壳体或一金属壳体,壳体110的第一侧墙112可以为一体成型或由不同材质组合而成,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同时,光源120设置于壳体110内,进一步地说,光源120固定地设置于壳体110内,而不会与壳体110相对地移动。举例来说,光源120具有基板122及多个发光单元124,发光单元124设置于基板122上且沿第二方向D2排列,其中第二方向D2非平行于第一方向D1。进一步地说,第二方向D2垂直于第一方向D1,但不限于此。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单元124可为发光二极管晶片,但不限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用以提供背光源,其特征是包含一壳体、一光源以及一导光板,所述壳体具有一第一侧墙,所述第一侧墙具有多个第一组合件,所述多个第一组合件沿一第一方向排列;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光板容置于所述壳体内,具有一入光侧及一第二侧墙,所述第二侧墙邻近于所述第一侧墙,所述入光侧与所述光源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一间距,其中所述第二侧墙具有一第二组合件,用以可拆卸地组合于所述多个第一组合件的其中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块,用以提供背光源,其特征是包含一壳体、一光源以及一导光板,所述壳体具有一第一侧墙,所述第一侧墙具有多个第一组合件,所述多个第一组合件沿一第一方向排列;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导光板容置于所述壳体内,具有一入光侧及一第二侧墙,所述第二侧墙邻近于所述第一侧墙,所述入光侧与所述光源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一间距,其中所述第二侧墙具有一第二组合件,用以可拆卸地组合于所述多个第一组合件的其中之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墙邻接于所述入光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合件为一凸块,每一所述第一组合件为一凹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合件为一三角形凸块,每一所述第一组合件为一三角形凹槽。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合件为一圆弧凸块,每一所述第一组合件为一圆弧凹槽。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合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为0.2mm,每一所述第一组合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宽度为0.3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组合件为一组合柱,所述第二组合件具有一组合孔,用以可拆卸地供所
\t述多个第一组合件的其中之一嵌合。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墙具有一凹口,所述多个第一组合件设置于所述凹口内,所述第二侧墙具有一延伸部容置于所述凹口内,所述第二组合件设置于所述延伸部上,且所述第二组合件用以在所述凹口内可拆卸地组合于所述多个第一组合件的其中之一。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具有一基板及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多个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沿一第二方向排列,其中所述第二方向非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11.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