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边仁杰专利>正文

蓄热炉底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9627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6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蓄热炉底凸涉及冶金铸铝,包括:门(1)、膛腔(2)、蓄热体(3)、凸(4),所述4)设置于炉膛腔的底部,凸(4)的凸罩(37)包裹凸芯(39)埋设于砌筑体中,凸罩(37)包裹的凸芯(39)嵌有电热元件(38),电热元件(38)C元素材料成型,电热元件(38)环状或阿基米德螺旋状,电热元件(38)连有导体(40),导体(40)穿过凸芯(39)连通电插头(9),电插头(9)插入电源插座(42)内;蓄热体(3)由蓄热片(34)缠卷成型,上面与下面成型出放射状气道槽(33),气流在气道槽(33)分散蓄热片(34)之间的缝隙流过,蓄积热量加热进炉增压升液充模气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熔铝铸铝炉窑,尤其是铸铝保温炉。
技术介绍
现有轮毂铸造保温炉,由于泄压排气的温度较高,通用的换向阀不能适应使用昂贵的惰性气体循环重复利用,所以,一般是用压缩空气加压升液铸模,用后排放掉。空气排放丢弃好像没有“成本”,其实不然,泄压气体携带的热量是用电加热的,排放丢弃了电能源,无疑是浪费了成本。当然,最浪费成本的不仅仅是丢弃点热空气,而最大浪费的是电热元件烘烤辐射铝液面,热效率低,铝液面温度高,铝液氧化严重。氧化即无意义的损耗浪费电能也消耗铝液,其铝液损失价值不小于加热电耗成本;还产生大量氧化渣附加很多扒渣的辛苦劳。特别是炉的保温不佳时需电热元件大功率加热,造成热原件附近铝液面温度过高,氧化渣很多,即多耗费电能又降低金属收得率,损失之大可为铸铝头号成本杀手。从技术角度分析,当加热液面温度超过850℃的时候氧化明显加快,850℃是氧化速率陡升拐点,假设铝液温度低于750℃时候,若热源温度在850℃左右,仅100℃的温差加热能量化,其数值显然极为有限,甚至供热量小于散热量已经低于750℃的铝液还趋于降温态势,所以,要提高低温铝液的温度,只有提高热源的辐射温度来加大热能量,也只有无可奈何的加快液面氧化铝渣的形成。辛辛苦苦劳动扒渣,多耗电费又多损耗铝液,几度温度几多成本!还有不能乐观的是保温不佳似乎是整体浇注炉膛的通病,原因是由于炉膛耐火材料内外层的温度梯度差,产生内层与外层的热胀尺度不一致,内层的温度高膨胀尺度大,外层的温度低膨胀尺度小,内层撑裂炉膛,铝液穿越裂纹渗透侵入保温层材料孔隙,使炉的保温材料失去保温性能。目前的炉,保温并非是保温材料和保温结构产生的效果,主要是借助电热元件的加热来维持温度。也带来电热原件附近的铝液面温度过高,氧化渣很多,也不能避免。为了避免炉膛材料开裂,新炉上线采用极为缓慢的升温曲线(10多天),烘烤时间很长,浪费大量加热电能,其实升温再慢材料热阻也依然存在,内外层的温度梯度差不会因慢升温消失,整体浇注成型的炉膛腔开裂理论上难避免。为了节约电、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金属收得率,归根结底要降低成本就需有不氧化铝液、不损失排气热能、快升温炉膛腔不裂的轮毂铸造保温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蓄热炉底凸。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热炉底凸,具有本体,包括:门、膛腔、蓄热体、凸,所述门由轴铰链接小臂,小臂由臂轴铰链接大臂,大臂由安装座轴铰链接安装座,安装座固定于炉口板,小臂和大臂设有把手,手动小臂和大臂设有的把手,大臂以座轴为轴水平摆动,小臂以臂轴为轴水平摆动,门以门轴为轴水平摆动,门的凸出部水平移入门口洞,压紧装置压门密封;膛腔上部设置多个气道连接导气管,膛腔的两对称大弧线立墙与小弧线立墙相切成型水滴状,水滴状膛腔的立墙由三层以上的砌体砌筑,内衬层为陶瓷砌体层,其它为保温砌体层,保温砌体表面贴附有铝箔,砌体层与砌体层之间成型出粉体层,粉体层中充填微细粉体,微细粉体≤320目矿物,比重≥2.7g/cm,≤320目粉粒中含≤800目的细粉,≤800目的细粉含2-3%的纳米或接近纳米超级微细粉;蓄热体由蓄热片缠卷成型,上面与下面成型出放射状气道槽,气流在气道槽分散蓄热片之间的缝隙流过,其上部连接多个导气管,下部连通炉壳夹层的下部,夹层上部连通环道,环道设有总管输入流出气流;凸设置于炉膛腔的底部,凸的凸罩包裹凸芯埋设于砌筑体中,凸罩包裹的凸芯嵌有电热元件,电热元件环状或阿基米德螺旋状,电热元件连有导体,导体穿过凸芯连通电插头,电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内,电插座的电源引线分为上引线和下引线,上引线与下引线分别在上下不同层的砌体间隙中铺设,铺设的引线连通配电箱的电源。所述凸本体的电热元件是螺旋线圈,螺旋线圈包裹有绝缘体,螺旋线圈连有导体,导体连通有电插头,电插头插入插座,电插座连通上引线和连通下引线,上引线与下引线连通配电箱的电源,螺旋线圈输入工频或中频50-5000Hz电流。所述凸本体热元件C元素材料成型,C元素材料成型的电热元件缠裹非金属无机材料纤维,缠裹有非金属无机材料纤维的电热元件,在真空炉中熔融非金属无机材料纤维成型玻璃相防氧化隔离衣,隔离衣外成型绝缘层胚体,成型有绝缘胚体的电热元件入真空炉烧结绝缘胚体。所述所述炉壳半弧板两侧边分别连接弧侧板,半弧板上边连接盖板法兰,半弧板的下边连接半封头,半封头连接有底板和底板两边弧板的一端,弧板的另一端连接球面板,球面板连接弧形板还连接锥面板,锥面板的一条边连接坡面板,坡面板下边连接弧形板,坡面板上方的边连接前板的下方边,前板上方的边连接炉口板的下方边,炉口板设置有门口,炉口板的上边连接有一平板,
平板设置有一圆弧的边,圆弧的边连接一矮弧板,矮弧板连接盖板的法兰,炉口板两侧边连接两弧侧板,弧侧板上方连接盖板法兰,弧侧板下方的边连接锥面板、球面板、弧板;锥面板、球面板、弧板还可是牛角双曲面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炉凸热元件潜入铝液加热,炉堂腔上部温大幅度降低,液面温度低于铝液下层温度,即炉堂腔上部温度700℃时,铝液温度高于750℃,而液面温度接近700℃难氧化成渣,热凸潜入加热可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有益的效果是电能热转化率高,铝液面温度大幅度下降氧化渣大幅度减少,蓄热体降也低排气温度,所以,金属收得率提高电耗下降。炉门有保温凸出部分,突出部的下面水平,门口洞的下面也是水平设置,加上大臂和小臂与安装座铰链接,以两维的运动解开了三维的难题,虽说是小的改进,但门的凸出部分水平运动终于嵌入倾斜门洞口内,突破保温炉专利技术几十年以来一直未解决的问题。门的保温体凸出部嵌入到炉口洞口内,无疑保温效果好,降低电耗。且门口洞的下面水平设置优点是:铝水的液面可以提高,能增加炉的容积。水滴弧线形状的炉膛腔应力均匀,热变形均匀不开裂。水滴弧线形状的炉壳,提供了水滴弧线形状炉膛腔的成型基准模板,也提供了充裕的炉底空间,充裕的炉底空间内能够设置足够大体积的蓄热体。足够大体积的蓄热体,能够多吸收泄压气流的热量,并大幅度的降低泄压气体温度,蓄热体积蓄的全部热量还能为增压进气流增温,把排泄气体留在蓄热体的热量带回炉膛内,电能消耗进一步减少。所述的炉膛由三层以上的砌体砌筑,砌体与砌体之间成型出细粉层的空间填充微细粉,小粒度细粉微粒够阻止铝液渗透,小粒度微粒的表面众多,热辐射的穿越需重复多次反射折射增加辐射热阻。保温砌体表面贴附铝箔,金属铝有良好的热辐射反射性能,微粒与砌体贴附在保温砌体的铝箔合成多层次的热辐射阻隔层。即能阻止铝液渗透又能提高热阻,微粒与铝箔及保温砌体的组合提升了保温效果。重要的是热凸温度高膨胀与炉底不同步,其密封是极难的技术难题,微细粉的流动补偿性能解决了密封大难题。膛腔内层与外层间的热膨胀不一致性,在小微细粉的流动补偿性面前迎刃而解。所以炉膛腔材料确保能快速升温不开裂。意想不到的有益效果是:炉壳风冷低温体积膨胀小,正好弥补钢壳热膨胀大于耐火材料的热涨差,能紧紧包裹热膨胀率小于钢壳的炉膛砌筑体,有阻止炉膛开裂的效果。有益的效果是:1.氧化少扒渣少,金属收提高,作业率提高。2.门嵌入洞
口保温好。3.炉膛腔能够快升温不开裂。综合效果省电节约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蓄热炉底凸实施例剖面透视图;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热炉底凸,具有本体,包括:门(1)、膛腔(2)、蓄热体(3)、凸(4),所述门(1)由轴(28)铰链接小臂(8),小臂(8)由臂轴(24)铰链接大臂(27),大臂(27)由安装座轴(25)铰链接安装座(26),安装座(26)固定于炉口板(3),小臂(8)和大臂(27)设有把手,手动小臂(8)和大臂(27)设有的把手,大臂(27)以座轴(25)为轴水平摆动,小臂(8)以臂轴(24)为轴水平摆动,门(1)以门轴(28)为轴水平摆动,门(1)的凸出部水平移入门(1)口洞,压紧装置(19)压门(1)密封;膛腔(2)上部设置多个气道(17)连接导气管(18),膛腔(2)的两对称大弧线(32)立墙与小弧线(36)立墙相切成型水滴状,水滴状膛腔(2)的立墙由三层以上的砌体砌筑,内衬层为陶瓷砌体层,其它为保温砌体层,保温砌体表面贴附有铝箔,砌体层与砌体层之间成型出粉体(5)层,粉体(5)层中充填微细粉体(5),微细粉体(5)≤320目矿物,比重≥2.7g/cm,≤320目粉粒中含≤800目的细粉,≤800目的细粉含2‑3%的纳米或接近纳米超级微细粉;蓄热体(3)由蓄热片(34)缠卷成型,上面与下面成型出放射状气道槽(33),气流在气道槽(33)分散蓄热片(34)之间的缝隙流过,其上部连接多个导气管(18),下部连通炉壳夹层(22)的下部,夹层(22)上部连通环道(21),环道(21)设有总管(6)输入流出气流;凸(4)设置于炉膛腔的底部,凸(4)的凸罩(37)包裹凸芯(39)埋设于砌筑体中,凸罩(37)包裹的凸芯(39)嵌有电热元件(38),电热元件(38)环状或阿基米德螺旋状,电热元件(38)连有导体(40),导体(40)穿过凸芯(39)连通电插头(9),电插头(9)插入电源插座(42)内,电插座(42)的电源引线分为上引线(31)和下引线(41),上引线(31)与下引线(41)分别在上下不同层的砌体间隙中铺设,铺设的引线连通配电箱(14)的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炉底凸,具有本体,包括:门(1)、膛腔(2)、蓄热体(3)、凸(4),所述门(1)由轴(28)铰链接小臂(8),小臂(8)由臂轴(24)铰链接大臂(27),大臂(27)由安装座轴(25)铰链接安装座(26),安装座(26)固定于炉口板(3),小臂(8)和大臂(27)设有把手,手动小臂(8)和大臂(27)设有的把手,大臂(27)以座轴(25)为轴水平摆动,小臂(8)以臂轴(24)为轴水平摆动,门(1)以门轴(28)为轴水平摆动,门(1)的凸出部水平移入门(1)口洞,压紧装置(19)压门(1)密封;膛腔(2)上部设置多个气道(17)连接导气管(18),膛腔(2)的两对称大弧线(32)立墙与小弧线(36)立墙相切成型水滴状,水滴状膛腔(2)的立墙由三层以上的砌体砌筑,内衬层为陶瓷砌体层,其它为保温砌体层,保温砌体表面贴附有铝箔,砌体层与砌体层之间成型出粉体(5)层,粉体(5)层中充填微细粉体(5),微细粉体(5)≤320目矿物,比重≥2.7g/cm,≤320目粉粒中含≤800目的细粉,≤800目的细粉含2-3%的纳米或接近纳米超级微细粉;蓄热体(3)由蓄热片(34)缠卷成型,上面与下面成型出放射状气道槽(33),气流在气道槽(33)分散蓄热片(34)之间的缝隙流过,其上部连接多个导气管(18),下部连通炉壳夹层(22)的下部,夹层(22)上部连通环道(21),环道(21)设有总管(6)输入流出气流;凸(4)设置于炉膛腔的底部,凸(4)的凸罩(37)包裹凸芯(39)埋设于砌筑体中,凸罩(37)包裹的凸芯(39)嵌有电热元件(38),电热元件(38)环状或阿基米德螺旋状,电热元件(38)连有导体(40),导体(40)穿过凸芯(39)连通电插头(9),电插头(9)插入电源插座(42)内,电插座(42)的电源引线分为上引线(31)和下引线(41),上引线(31)与下引线(41)分别在上下不同层的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仁杰
申请(专利权)人:边仁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