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转杆体及其制造方法及其所应用之座椅构造,其在一个芯杆的既定部位设有至少一个穿孔,且在此芯杆顶端一体成型有一供安装自行车座椅的接头,再将此芯杆设有穿孔的部位置入一具有非正圆内轮廓的模穴当中,并且将液态的成型原料注入此模穴中,使成型原料填满模穴以及芯杆的穿孔,待模穴中的成型原料固化定型后,即在芯杆上构成具有非正圆外围轮廓的防转体,从而获得一种可利用此防转体限制转动的防转杆体构造,甚至可由此防转杆体的非正圆外围轮廓与座管的非正圆内圈轮廓限制自行车座椅转动,从而获得了一种相对更为稳固、可靠的自行车座椅限制转动构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转杆体及其制造方法及其所应用之座椅构造,主要应用于自行车或运动休闲健身领域。
技术介绍
一般自行车的车体结构多由管或杆所焊接而成,因此自行车主要的组装构件亦多利用杆和管接合方式与车体结合,例如座椅利用其底部的一个杆体穿套在车体的座管中与车体相结合,并且可让使用者调整该杆体穿入座管的程度而改变座椅高度,相同的结合构造亦应用在自行车前叉与车体之间的结合。在可安全正常使用自行车的结构当中,限制座椅与车体的转动,以及限制前叉与前叉管的转动的机制格外重要,如此方能够让骑乘者轻松踩脚踏板以及确实控制转向,已知可利用将杆与管锁紧或箍紧的方式,达到限制座椅与车体的转动或是前叉与前叉管的转动的目的;然而,类似用以限制杆与管之间转动的机制并不适合应用在杆与管必须维持可供常态做轴向伸缩的结合构造当中。已知一种习知具有避震功能的自行车座椅组装构造,其联结在座椅一侧的穿杆以被限制脱出的方式穿套在车体的座管穿当中,使穿杆与座管之间具备可常态做轴向伸缩的结合效果,并且在座管当中设有弹簧用以缓冲经由穿杆传递至车体的重力作用,或是缓冲来自车体的震动,使自行车的座椅具有避震功能。在此习知的座椅组装构造当中,利用一各另外加装在穿杆上的多边形衬套限制穿杆与座管之间的转动,进而达到限制座椅与车体之转动的目的,类似习用衬套必须以螺丝锁固的方式与穿杆结合,并且限制衬套与穿杆之间不能转动,也因此必须事先完成穿杆与衬套的制造、加工,再将穿杆与衬套组装固定后方能够进行座椅与车体的组装。如此,将会增加组装的作业程序,且较不利于控制穿杆及衬套的余料;同时,利用螺丝锁固的方式不但结合强度有限,而且根本无法完全限制衬套与穿杆之间不能转动,并非一种确实能够限制座椅转动机制;尤其,座椅与
穿杆之间仍会有可致相对转动的可能,进而影响座椅组装可靠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装简易、操作方便、且相对稳固、可靠的防转杆体及其所应用之座椅构造,以及提供防转杆体的制造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转杆体,其至少包含有一芯杆及一防转体,在该芯杆的顶端一体成型设有一供安装自行车座椅的接头,该防转体包覆于该芯杆的既定部位,具有一非正圆外围轮廓,而该接头与该防转体之间设有一端盖,且该端盖与该芯杆间套设有一防尘套。所述芯杆设有至少一个穿孔,该防转体对应于该芯杆的穿孔处形成有供贯穿芯杆的柱体。所述端盖具有一通孔供套设于该芯杆,而该防尘套则套设于该通孔且靠近该接头处。所述端盖于该通孔朝该防转体处形成有一包覆部,该包覆部的孔径大于该通孔的孔径大小,且该包覆部设有复数内螺纹。一种防转杆体的制造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步骤一:提供一芯杆,该芯杆顶端一体成型设有一供安装自行车座椅的接头;步骤二:安装固定一端盖及防尘套于该芯杆;步骤三:将该芯杆的既定部位置入一具有非正圆内轮廓的模穴当中;步骤四:将液态的成型原料注入该模穴中,使成型原料填满该模穴之后固化定型,即在该芯杆上构成具有非正圆外围轮廓的防转体。所述成型原料为熔融的塑料原料或熔融的金属原料。所述芯杆的既定部位设有至少一个穿孔,将该芯杆设有穿孔的部位置入该非正圆内轮廓的模穴当中,使成型原料填满模穴以及芯杆中的穿孔。一种防转杆体所应用之座椅构造,将一防转杆体联结在自行车座椅的一侧,并且将该防转杆体以被限制脱出的方式穿套在一车体的座管中;该防转杆体至少包含有一芯杆及一防转体,该芯杆系设有至少一个穿孔,且于该芯杆顶端一体设有一供安装自行车座椅的接头,该防转体系包覆于该芯杆之既定部位,具有非正圆外围轮廓,该防转体对应于该芯杆之穿孔处形成有供贯穿芯杆的柱体;该座管具有与该防转杆体之非正圆外围轮廓相符的非正圆内
圈轮廓,而该接头与该防转体之间设有一端盖,且该端盖与该芯杆间并套设于一防尘套。所述座管内部设有至少一弹性组件。所述芯杆设有至少一个穿孔,而该防转体在对应该芯杆的穿孔处形成有供贯穿芯杆的柱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透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能够以极为简单、经济的制造方式获得具有非正圆外围轮廓的防转杆体,使其应用于自行车的座椅与车体的结合时,更可利用在防转杆体的芯杆顶端一体成型的接头安装自行车座椅,使整体防转杆体可确实产生限制座椅与车体相对转动的效果,达到了相对更为稳固、可靠的自行车座椅限制转动构造之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防转杆体的外观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防转杆体的截面示意图。图4、图5和图6是本专利技术防转杆体的制造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防转杆体所应用之座椅构造分解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防转杆体所应用之座椅构造外观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之防转杆体30,其在一芯杆31的顶端一体成型有一供安装自行车座椅10的接头32,且在该芯杆31的既定部位包覆有一经塑模成型且具有非正圆外围轮廓331的防转体33,而该芯杆31设有一端盖36,该端盖36相对位于该接头32与该防转体33之间,且该端盖36与该芯杆31间并套设于一防尘套37;在实施时,所述防转杆体30可进一步于该接头32上方处,利用螺栓34锁固有两个相对应覆盖的箍片35,主要利用螺栓34锁紧作用,产生另两个箍片35将自行车座椅10,以及同时将两个箍片35朝接头32压制的结合固定效果,而该端盖36则可供锁固于自行车的座管20顶端。同时参照图1、图2和图5所示,该接头32与该两个箍片35分别设有相互对合的穿孔321、351,以供螺栓34穿置;该接头32可进一步将其与其中一箍片35相贴合的部位设计呈凹弧状,且该两个箍片35供螺栓穿置的穿
孔351配合设计呈长条状,从而可以调整自行车座椅10的仰角;以及,该接头32与其中一箍片35,分别在其相贴合的部位,设有复数止滑沟纹322、352,以加强自行车座椅10的仰角固定效果。如图3所示,该芯杆31设有至少一个穿孔311,而该防转体33对应于该芯杆的穿孔311处形成有供贯穿芯杆的柱体332,可加强该防转体33与该芯杆31的结合固定;再者,该端盖36具有一通孔361供套设于该芯杆31,而该防尘套37则套设于该通孔361且靠近该接头32处,可将该通孔361覆盖而达到防尘效果,该端盖36于该通孔361朝该防转体33处形成有一包覆部362,该包覆部362的孔径大于该通孔362的孔径大小,且该包覆部362设有复数内螺纹363,可利用该内螺纹363供锁固其他零件,例如座管等。原则上,本专利技术之防转杆体制造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步骤一:提供一芯杆31,如图4所示,该芯杆31的既定部位设有至少一个穿孔311,且该芯杆31顶端一体成型有一供安装自行车座椅的接头32;步骤二:安装固定一端盖36及防尘套37于该芯杆31;步骤三:将该芯杆设有穿孔311的部位置入一具有非正圆内轮廓的模穴51当中,如图5所示。步骤四:将液态的成型原料52注入该模穴中,如图6所示,使成型原料52填满该模穴51以及该芯杆的穿孔311之后固化定型,即可如图2所示,在该芯杆31上构成具有非正圆外围轮廓331的防转体33,从而获得一种可利用该防转体33限制转动的防转杆体30;在实施时,所述成型原料可以为熔融的塑料原料,也可为熔融的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转杆体,其至少包含有一芯杆及一防转体,其特征在于:在该芯杆的顶端一体成型设有一供安装自行车座椅的接头,该防转体包覆于该芯杆的既定部位,具有一非正圆外围轮廓,而该接头与该防转体之间设有一端盖,且该端盖与该芯杆间套设有一防尘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转杆体,其至少包含有一芯杆及一防转体,其特征在于:在该芯杆的顶端一体成型设有一供安装自行车座椅的接头,该防转体包覆于该芯杆的既定部位,具有一非正圆外围轮廓,而该接头与该防转体之间设有一端盖,且该端盖与该芯杆间套设有一防尘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转杆体,其特征在于:该芯杆设有至少一个穿孔,该防转体对应于该芯杆的穿孔处形成有供贯穿芯杆的柱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转杆体,其特征在于:该端盖具有一通孔供套设于该芯杆,而该防尘套则套设于该通孔且靠近该接头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转杆体,其特征在于:该端盖于该通孔朝该防转体处形成有一包覆部,该包覆部的孔径大于该通孔的孔径大小,且该包覆部设有复数内螺纹。5.一种防转杆体的制造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骤:步骤一:提供一芯杆,该芯杆顶端一体成型设有一供安装自行车座椅的接头;步骤二:安装固定一端盖及防尘套于该芯杆;步骤三:将该芯杆的既定部位置入一具有非正圆内轮廓的模穴当中;步骤四:将液态的成型原料注入该模穴中,使成型原料填满该模穴之后固化定型,即在该芯杆上构成具有非正圆外围轮廓的防转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