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农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添加棕色蘑菇的泡菜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9224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6 0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利用棕色蘑菇子实体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并且提高泡菜风味的方法,属于食品领域。一种添加棕色蘑菇的泡菜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白萝卜、生姜以及大蒜混匀装入泡菜坛子,加入蔬菜原料质量0.05-0.2%的混合菌粉,盖上盖子,用水封口,确保坛内的无氧环境,发酵温度为20-30℃,发酵5-8h后,加入棕色蘑菇子实体酶解液,继续发酵58-80小时;混合菌粉重量份数组成为:植物乳杆菌7-10,醋酸杆菌1。该菌种在生产泡菜时,整个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浓度在5mg/kg以下,远低于国家标准GB2714-2003中规定的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利用棕色蘑菇子实体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并且提高泡菜风味的方法,属于食品领域。技术背景:泡菜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食品,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是经自然环境中的以乳酸菌为主的混合菌发酵蔬菜及调味料而成的,由于风味可口、易于储存、营养健康,因此成为中国人普遍喜爱的一种大众化食品。但泡菜中的亚硝酸盐问题一直都是备受关注。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由于在腌渍和发酵过程中硝酸还原酶将蔬菜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而引起的。当人体摄入亚硝酸盐后,亚硝酸与胃中的含氮化合物(仲胺、叔胺、酰胺及氨基酸)结合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直接危害人体的健康,使人们对于泡菜的消费颇有顾忌,这成为制约泡菜发展的重要因素之。在国家标准(GB2762-2005)中明确规定,酱腌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应超过20mg/kg样品。为了降低酱腌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方努力。目前,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生物降解的方法,即采用人工分离的方法选育高降解性的发酵菌株,进行纯种或混合菌种发酵的方法,尽量排除还原性杂菌引起的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另一类是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通过调节发酵液的渗透压或调节发酵液的成分来抑制还原性微生物引起的负效应,如添加含巯基、羟基的物质以减少亚硝酸盐的含量。而在研究中,我们创新性的发现加入棕色蘑菇子实体能降低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并且效果明显。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添加棕色蘑菇子实体,为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提供一种新的技术和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植物乳杆菌,该菌株产酸量高、耐受性强且能够有效降低泡菜生产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添加棕色蘑菇的泡菜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白萝卜、生姜以及大蒜混匀装入泡菜坛子,加入蔬菜原料质量0.05-0.2%的混合菌粉,盖上盖子,用水封口,确保坛内的无氧环境,发酵温度为20-30℃,发酵5-8h后,加入棕色蘑菇子实体酶解液,继续发酵58-80小时。混合菌粉重量份数组成为:植物乳杆菌7-10,醋酸杆菌1。醋酸杆菌为市场销售的菌粉产品或由常见醋酸杆菌发酵培养冷冻干燥制备。棕色蘑菇子实体酶解液:将棕色蘑菇子实体切成1×1cm的方块,料水比为1∶10,温度55-60度,pH6.5,加入中性纤维素酶(宁夏和氏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性纤维素酶添加量为棕色蘑菇子实体质量的0.1-1%,搅拌转速50-60转/min,酶解3-5h。然后调节温度40度,pH为3.0,加入酸性蛋白酶(山东苏柯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酸性蛋白酶添加量为棕色蘑菇子实体质量的0.1-1%,搅拌转速50-60转/min,酶解2-4h。原料处理:将所有泡菜用原料挑拣,去皮,切块备用。用凉开水清洗所有泡菜用原料,包括、白萝卜、生姜、大蒜等,沥干备用。每天取样检测白萝卜中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发现,从第二天开始,整个发酵过程中,白萝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处于2.1mg/kg以下,明显低于传统腌制过程中白萝卜的亚硝酸盐含量,符合国家标准。香味较浓郁,脆度适中。其中,白萝卜40-50∶生姜:0.5-1∶棕色蘑菇子实体:5-8∶大蒜为:3-10(重量份数比)所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tlj-2014于2014年7月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号为CGMCC NO.9405,保藏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所述植物乳杆菌tlj-2014采用下述流程进行选育:原始出发菌种→试管活化→硫酸二乙酯(DES)诱变→亚硝基胍(NTG)诱变→等离子体诱变→平板初筛→摇瓶复筛→传代稳定性试验。所述植物乳杆菌tlj-2014具有下述性质:(1)乳酸生产速率可以达到35g/L/d,该菌株经过71小时发酵后乳酸浓度达到95g/L;(2)具有耐酸性,在pH 1.80时存活良好;(3)降解亚硝酸盐速度快,分解能力达到9.8mg/h/kg(自然发酵过程亚硝酸盐积累的速率大约为1.1mg/h/kg),能够耐1%胆盐。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物乳杆菌tlj-2014经实验发现遗传稳定性较强,在斜面上可连续十次传代,且性状没有明显变化,各项性能指标都正常;乳酸生产速率可以达到35g/L/d,该菌株经过71小时发酵后乳酸浓度达到95g/L;能够在pH为1.80的条件下存活,能够耐1%胆盐;降解亚硝酸盐速度快,分解能力达到9.8mg/h/kg,该菌种在生产泡菜时,整个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浓度在5mg/kg以下,远低于国家标准GB2714-2003中规定的含量(20mg/kg)。实验过程中,意外的发现在发酵5h后添加棕色蘑菇子实体酶解液有效的降低了亚硝酸盐
含量,整个发酵过程中,白萝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处于2.1mg/kg以下;不在发酵5-8h后添加棕色蘑菇子实体酶解液的泡菜亚硝酸盐含量处于4.5-5.0mg/kg。具体实施例1:原料处理:将所有泡菜用原料挑拣,去皮,切块备用。用凉开水清洗所有泡菜用原料,包括、白萝卜、生姜、大蒜等,沥干备用。棕色蘑菇(Agaricus bisporus ACCC51579)子实体酶解液:将棕色蘑菇子实体切成1×1cm的方块,料水比为1∶10,温度55度,pH6.5,加入中性纤维素酶(宁夏和氏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000u/g棕色蘑菇子实体,搅拌转速300转/min,酶解3.5h。然后调节温度40度,pH为3.0,加入酸性蛋白酶(山东苏柯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500u/g棕色蘑菇子实体,搅拌转速300转/min,酶解3.5h。混合菌粉的配置:植物乳杆菌∶醋酸杆菌为10∶1(重量比),菌粉添加量为0.05-0.2%(菌粉重量:蔬菜重量);所述植物乳杆菌为CGMCC9405,醋酸杆菌为CICC21684。腌制:称取白萝卜5kg、依比例(白萝卜50∶生姜0.5∶子实体5∶大蒜3,重量分数比)加入生姜以及大蒜混匀装入泡菜坛子,加入混合菌粉;盖上盖子,水封口,确保坛内的无氧环境,发酵温度为25℃,发酵5h后,加入棕色蘑菇子实体酶解液,继续发酵至60小时。每天取样检测白萝卜中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发现,从第二天开始,整个发酵过程中,白萝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处于2.1mg/kg以下,明显低于传统腌制过程中白萝卜的亚硝酸盐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实施例2基本同1原料处理:将所有泡菜用原料挑拣,去皮,切块备用。用凉开水清洗所有泡菜用原料,包括、白萝卜、生姜、大蒜等,沥干备用。棕色蘑菇(Agaricus bisporus ACCC51579)子实体酶解液:将棕色蘑菇子实体切成1×1cm的方块,料水比为1∶10,温度55度,pH6.5,加入中性纤维素酶(宁夏和氏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000u/g棕色蘑菇子实体,搅拌转速300转/min,酶解5h。然后调节温度40度,pH为3.0,加入酸性蛋白酶(山东苏柯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500u/g棕色蘑菇子实体,搅拌转速300转/min,酶解3h。混合菌粉的配置:植物乳杆菌∶醋酸杆菌为7∶1(重量比),菌粉添加量为0.05%(菌粉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添加棕色蘑菇的泡菜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白萝卜、生姜以及大蒜混匀装入泡菜坛子,加入蔬菜原料质量0.05‑0.2%的混合菌粉,盖上盖子,用水封口,确保坛内的无氧环境,发酵温度为20‑30℃,发酵5‑8h后,加入棕色蘑菇子实体酶解液,继续发酵58‑80小时;混合菌粉重量份数组成为:植物乳杆菌7‑10,醋酸杆菌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添加棕色蘑菇的泡菜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白萝卜、生姜以及大蒜混匀装入泡菜坛子,加入蔬菜原料质量0.05-0.2%的混合菌粉,盖上盖子,用水封口,确保坛内的无氧环境,发酵温度为20-30℃,发酵5-8h后,加入棕色蘑菇子实体酶解液,继续发酵58-80小时;混合菌粉重量份数组成为:植物乳杆菌7-10,醋酸杆菌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棕色蘑菇的泡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棕色蘑菇子实体酶解液制备如下:将棕色蘑菇子实体切成1×1cm的方块,料水比为1∶10,温度55-60度,pH6.5,加入中性纤维素酶,中性纤维素酶添加量为棕色蘑菇子实体质量的0.1-1%,搅拌转速50-60转/min,酶解3-5h。然后调节温度40度,pH为3.0,加入酸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添加量为棕色蘑菇子实体质量的0.1-1%,搅拌转速50-60转/min,酶解2-4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棕色蘑菇的泡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白萝卜40-50:生姜:0.5-1:棕色蘑菇子实体:5-8:大蒜为:3-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棕色蘑菇的泡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tlj-2014保藏号为C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李政班立桐黄亮杨红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农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