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集水花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8923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5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集水花坛,包括坛架,坛架位于落水管正下方,落水管固定于建筑物外墙上,坛架内空间从上到下分别可分为种植区、隔离区和集水区,种植区底面呈漏斗状且在中心处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与集水区之间在隔离区内连接有单向阀,集水区内设有隔板,隔板将集水区分为蓄水区和排水区,蓄水区上穿过坛架后连接设有水管,水管上设有阀门,排水区与埋入地下的排水管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建筑物落水管中的雨水,灌溉了花坛中的植被,且可自行收集还未被植被及泥土吸收的水分,在雨停及需要浇灌时,还可利用,水分利用率极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花坛,特别涉及一种自集水花坛
技术介绍
在房子周围通常建有花坛,花坛里种有一些花草树木,绿化及美观了周围环境。但需要经常浇水,以满足植被不断地生长,长期下来,所需水量也不容小觑,而另一边,房子上布设的落水管,下雨天流入的雨水却被直接排入至埋入地下的雨水管道中,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分利用率极高的可自行集水的花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集水花坛,包括坛架,坛架位于落水管正下方,落水管固定于建筑物外墙上,坛架内空间从上到下分别可分为种植区、隔离区和集水区,种植区底面呈漏斗状且在中心处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与集水区之间在隔离区内连接有单向阀,集水区内设有隔板,隔板将集水区分为蓄水区和排水区,蓄水区上穿过坛架后连接设有水管,水管上设有阀门,排水区与埋入地下的排水管相通。本技术充分利用了建筑物落水管中的雨水,灌溉了花坛中的植被,且可自行收集还未被植被及泥土吸收的水分,在雨停及需要浇灌时,还可利用,水分利用率极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坛架1、种植区11、隔离区12、集水区13、蓄水区131、排水区132、落水管2、建筑物外墙3、过滤网4、单向阀5、隔板6、水管7、阀门8、排水管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自集水花坛,包括坛架1,坛架1位于落水管2正下方,
落水管2固定于建筑物外墙3上,坛架1内空间从上到下分别可分为种植区11、隔离区12和集水区13,种植区11底面呈漏斗状且在中心处设有过滤网4,过滤网4与集水区13之间在隔离区12内连接有单向阀5,集水区13内设有隔板6,隔板6将集水区13分为蓄水区131和排水区132,蓄水区131上穿过坛架1后连接设有水管7,水管7上设有阀门8,排水区132与埋入地下的排水管9相通。本技术使用时,雨水经落水管2流入至坛架1内,一部分由植被及泥土吸收,另一部分未能完全吸收的水分在泥土中渗透后经过滤网4过滤后,将水分由单向阀5流入至集水区13内的蓄水区131,当一段时间后需要浇灌植被时,只要拧开阀门8,在水管7上接上皮管即可。而当雨水过多时,则在先蓄满蓄水区131的前提下,再经流入至排水区132,最后流入埋入地下的排水管9内。其中单向阀5的设置,是为了防止蓄水区131内的水倒灌流入至种植区11内,从而发生植被烂根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集水花坛,包括坛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坛架(1)位于落水管(2)正下方,所述的落水管(2)固定于建筑物外墙(3)上,所述的坛架(1)内空间从上到下分别可分为种植区(11)、隔离区(12)和集水区(13),所述的种植区(11)底面呈漏斗状且在中心处设有过滤网(4),所述的过滤网(4)与集水区(13)之间在隔离区(12)内连接有单向阀(5),所述的集水区(13)内设有隔板(6),所述的隔板(6)将集水区(13)分为蓄水区(131)和排水区(132),所述的蓄水区(131)上穿过坛架(1)后连接设有水管(7),所述的水管(7)上设有阀门(8),所述的排水区(132)与埋入地下的排水管(9)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集水花坛,包括坛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坛架(1)位于落水管(2)正下方,所述的落水管(2)固定于建筑物外墙(3)上,所述的坛架(1)内空间从上到下分别可分为种植区(11)、隔离区(12)和集水区(13),所述的种植区(11)底面呈漏斗状且在中心处设有过滤网(4),所述的过滤网(4)与集水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鼎峰市政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