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束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87170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5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束灯,包括至少两组灯光组件,每组所述灯光组件均包括光源、用于放置所述光源的安装板和与所述光源配合射出光束的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和所述安装板分别位于所述光源的上、下两侧,相邻两组所述灯光组件的所述安装板互成夹角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的夹角大于每组所述灯光组件所射出的光束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邻两组灯光组件的光轴夹角大于每一个光束所形成的光束角,由光路传播现象可知,各光束在距离灯具较近的距离时,会出现暂时的交叉,但之后各光束会分离,并各自渐行渐远,从而产生了多道独立的光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在单个光束灯具中形成多个独立光束的效果,有效地增强了装饰效果,减少了装饰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束灯
技术介绍
目前,LED照明产品一般是一个灯光组件产生一道光束。具体地:单个大功率LED光源,通用反光杯或四个或以上的光学透镜,形成单个光束;或在一个灯光组件上,装有多个LED光源,每个LED光源都单独配有对应的反光杯,但由于每个光源出射光的中心轴都是平行的,而每束光出射均形成扇形的光束角,所以在距离灯光组件一定的距离后,各光束在角度扩散的影响下,还是会重叠到一起,形成单一的光束。因而,传统单一的灯光组件难以形成多个光束,要想形成多光束的舞台或装饰效果,须配置多个灯光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光束灯,其可以实现在单个灯光组件中出射出多道独立的光束的效果,有效地增强了装饰效果,减少了装饰成本。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束灯,包括至少两组灯光组件,每组所述灯光组件均包括光源、用于放置所述光源的安装板和与所述光源配合射出光束的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和所述安装板分别位于所述光源的上、下两侧,相邻两组所述灯光组件的所述安装板互成夹角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的夹角大于每组所述灯光组件所射出的光束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元件包括与所述光源正对设置的至少一个平凸透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元件还包括与所述平凸透镜正对设置的双凸透镜,所述平凸透镜和所述双凸透镜沿着所述光源的出射方向依次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凸透镜为两个,两个所述平凸透镜平行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束角为13°~16°,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的夹角为17°~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三组所述灯光组件,三组所述灯光组件并排布置,两侧的所述灯光组件以中间的所述灯光组件为中心对称布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和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安装板均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光源朝向所述开口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灯光组件一一对应的定位圈,所述光学元件包括与所述光源正对设置的两个平凸透镜,所述定位圈的内壁凹设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且与所述平凸透镜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卡口,所述平凸透镜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卡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开口盖合,所述光学元件还包括与所述平凸透镜正对设置的双凸透镜,所述盖体凹设有与所述灯光组件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卡口,所述双凸透镜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卡口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下方的电器盒,所述电器盒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电器盒内设有与所述光源电性连接的控制电路。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束灯,其至少包括两组灯光组件,相邻的两组灯光组件其光源的安装板互成夹角设置,使得两组灯光组件的光轴之间相交形成一定的夹角。又因为每一组灯光组件中通过光学元件与光源的配合,使得光源出射的光为光束,每一组灯光组件均独立射出一个光束。而相邻两组灯光组件的光轴夹角大于每一个光束所形成的光束角,由光路传播现象可知,各光束在距离灯具较近的距离时,会出现暂时的交叉,但之后各光束会分离,并各自渐行渐远,从而产生了多道独立的光束。由上可知,本技术实现了在单个光束灯具中形成多个独立光束的效果,有效地增强了装饰效果,减少了装饰成本。同时,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所述光学元件包括与所述光源正对设置的至少一个平凸透镜和一个双凸透镜,所述平凸透镜和所述双凸透镜沿着所述光源的出射方向依次布置,光源射 出的大角度光线经过平凸透镜的折射和反射杯的反射后形成均匀出射、中心光强高的小角度的光束配光,之后通过双凸透镜来加强中间部分窄光束的准直效果,达到聚光用配光的目的。所述平凸透镜为两个,使得光束照到成像面上时,整个成像光斑的成像效果更加均匀。所述灯光组件为三组,三组所述灯光组件并排布置,两侧的所述灯光组件以中间的所述灯光组件为中心对称布置,使得三组灯光组件分别形成三个独立的光束,并且三个光束并排布置,间隔均匀,达到良好的灯具修饰效果。本技术还包括壳体,灯光组件的光源位于壳体内,用以保证光源的使用安全。本技术还包括盖体,盖体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盖体,更换或维修壳体内的光源和平凸透镜。同时双凸透镜设置于盖体上,在保证光束能够射出灯具的前提下,加强了光束的准直聚光效果。此外,盖体上用于放置双凸透镜的第二安装卡口呈凹陷状,有利于加强双凸透镜的保护,防止双凸透镜损坏。本技术还包括电器盒,电器盒内设有与光源电性连接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光源的开启或关闭,同时也可用于控制不同灯光组件之间工作的切换,达到了智能控制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光束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壳体,110、容纳腔,120、开口,130、散热筋,200、盖体,210、第二安装卡口,300、电器盒,400、光源,500、安装板,510、定位件,610、平凸透镜,620、双凸透镜,700、定位圈,710、第一安装卡口,800、遮光圈。 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 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光束灯,包括至少两组灯光组件,每组所述灯光组件均包括光源400、用于放置所述光源400的安装板500和与所述光源400配合射出光束的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和所述安装板500分别位于所述光源400的上、下两侧,相邻两组所述灯光组件的所述安装板500互成夹角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板500之间的夹角大于每组所述灯光组件所射出的光束角。本技术中相邻的两组灯光组件其光源400的安装板500互成夹角设置,使得两组灯光组件的光轴之间相交形成一定的夹角。又因为每一组灯光组件中通过光学元件与光源400的配合,使得光源400出射的光为光束,每一组灯光组件均独立射出一个光束。而相邻两组灯光组件的光轴夹角大于每一个光束所形成的光束角,由光路传播现象可知,各光束在距离灯具较近的距离时,会出现暂时的交叉,但之后各光束会分离,并各自渐行渐远,从而产生了多道独立的光束。由上可知,本技术实现了在单个光束灯具中形成多个独立光束的效果,有效地增强了装饰效果,减少了装饰使用成本。同时,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元件包括与所述光源400正对设置的至少一个平凸透镜610和一个双凸透镜620,所述平凸透镜610和所述双凸透镜620沿着所述光源400的出射方向依次布置。具体地,所述平凸透镜610的焦距为17~22mm,所述双凸透镜620的焦距为70~80mm。光源400射出的大角度光线经过平凸透镜610的折射和反射杯的反射后形成均匀出射、中心光强高的小角度的光束配光,之后通过双凸透镜620来加强中间部分窄光束的准直效果,达到聚光用配光的目的。所述平凸透镜610优选为两个,两个所述平凸透镜610平行布置,使得光束照到成像面上时,整个成像光斑的成像效果更加均匀。本技术所述的灯光组件出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束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灯光组件,每组所述灯光组件均包括光源、用于放置所述光源的安装板和与所述光源配合射出光束的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和所述安装板分别位于所述光源的上、下两侧,相邻两组所述灯光组件的所述安装板互成夹角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的夹角大于每组所述灯光组件所射出的光束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束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灯光组件,每组所述灯光组件均包括光源、用于放置所述光源的安装板和与所述光源配合射出光束的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和所述安装板分别位于所述光源的上、下两侧,相邻两组所述灯光组件的所述安装板互成夹角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的夹角大于每组所述灯光组件所射出的光束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包括与所述光源正对设置的至少一个平凸透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束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还包括与所述平凸透镜正对设置的双凸透镜,所述平凸透镜和所述双凸透镜沿着所述光源的出射方向依次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束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凸透镜为两个,两个所述平凸透镜平行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束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角为13°~16°,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的夹角为17°~25°。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束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组所述灯光组件,三组所述灯光组件并排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