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健辅助装置,其具有相互连接组合的第一支架组与第二支架组,第一、二支架组是分别供固定于使用者四肢中被关节连接的两肢体,且第一、二支架组的连接处设有一定位机构,而定位机构中与第二支架组连接的连接盘设有径向相对的卡槽,各卡槽周缘具有多个卡齿,且第一支架组设有一卡固件,该卡固件对应各卡槽分别设有一卡块,且第一支架组对应各卡块分别开设有槽,供各卡块穿起而与各卡槽的其中一卡齿啮合,而可由卡固件的各卡块与各卡槽的卡齿啮合而稳固定位第一、二支架组间的角度,以形成对使用者肢体的良好支撑及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健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7所示,为现有的一种复健辅助装置,其具有相互连接组合的一上支架组81与一下支架组82,该上、下支架组81、82可分别供固定于使用者四肢中被关节连接的两肢体上(图中是以人体的膝关节所连接的大腿与小腿为例),且该上、下支架组81、82的连接处设有一定位机构9,供定位该上、下支架组81、82之间的角度,以形成对使用者肢体的支撑。再请配合参阅图8,该定位机构9具有结合于该下支架组82的二固定盘91,该二固定盘91之间供该上支架组81设置,且各固定盘91设有一弧槽92,各弧槽92径向凸设有多个卡槽921,该二固定盘91之间设有可沿弧槽92滑移的二卡块93,各卡块93中再滑设有一滑块931,各滑块931中穿设一杆932,借由该杆932穿设于该卡槽921中定位该卡块93,使该卡块93可供上支架组81抵靠,而可由二卡块93对上支架组81产生限位效果。前述的定位机构9中主要是借由该杆932穿设于卡槽921中来定位该卡块93,进而达到对上支架组81的限位作用。然而,当上、下支架组81、82之间受力时,所有的作用力会集中至其中一支杆932上,而由卡槽921的侧壁提供支撑作用,因此在设计上卡槽921的侧壁必需有相当宽度(肉厚)方能产生足够的支撑作用,换言之,两相邻的卡槽921之间必需要有相当的间距,否则便会因卡槽921侧壁宽度不足,而无法产生足够的支撑作用,进而会造成卡槽921崩毁的问题。而当两相邻卡槽921的间距加大时,便会相对产生无法作小角度调整的问题。当然,该上、下支架组81、82的所有的作用力集中至一支杆932上的现象,也容易造成杆932弯曲变形或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复健辅助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变换角度,且具有良好支撑与固定效果的复健辅助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健辅助装置,具有相互连接组合的一第一支架组与一第二支架组,该第一、二支架组分别供固定于使用者四肢中被关节连接的两肢体上,且该第一、二支架组的连接处设有一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与该第一支架组连接的一连接座,以及与该第二支架组连接的一连接盘,且该连接座与该连接盘是以一连接件连接结合,而该连接盘至少设有二个径向相对的卡槽,各卡槽周缘具有多个卡齿,各卡齿是以该连接件为圆心排列成圆弧状,而该第一支架组设有一卡固件,该卡固件对应各卡槽分别设有一卡块,以与各卡槽中的卡齿啮合,且该连接座对应各卡块分别设有一槽,供各卡块穿越,而由该卡固件的各卡块与各卡槽的卡齿啮合而定位该第一、二支架组之间的角度,以形成对使用者肢体的支撑。前述的复健辅助装置,其中连接座间隔设有两翼片,两翼片之间供该第二支架组的连接盘容置后连接结合,而前述的槽分别设于两翼片上。本专利技术能变换角度,具有良好支撑与固定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于复健鞋具的外观示意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于复健鞋具的局部分解立体示意3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4是本专利技术的卡固件被掀开枢转的示意5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实施状态示意7是现有的复健辅助装置的外观示意8是现有的复健辅助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复健辅助装置是以复健鞋具为例,如图1所示,其具有相互连接组合的一第一支架组11(如图1所示的小腿支架)与一第二支架组12(如图1所示的鞋),该第一、二支架组11、12是分别供固定于使用者四肢中被关节连接的两肢体上(如小腿与脚掌,图中未示),且该第一、二支架组11、12的连接处设有一定位机构2,供定位该第一、二支架组11、12之间的角度,以形成对使用者肢体的支撑。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该定位机构2包括与该第一支架组11连接的一连接座21,以及与该第二支架组12连接的一连接盘22,该连接座21具有间隔设置的两翼片211,且两翼片211之间供该连接盘22容置后以一连接件23连接结合。而该连接盘22设有二个径向相对的卡槽221,且各卡槽221周缘具有多个卡齿222,各卡齿222是以该连接件23为圆心排列成圆弧状。该第一支架组11设有一卡固件24,该卡固件24对应各卡槽222分别设有一卡块241,供与各卡槽221中的卡齿222啮合,且该连接座21的各翼片211对应各卡块241分别设有一槽212,供各卡块241穿越,而可由该卡固件24的各卡块241与各卡槽221的卡齿222啮合而定位该第一、二支架组11、12之间的角度。由图3与图5中可以清楚看出,各卡块241嵌入该卡槽221时,卡块241的两端可分别与一卡齿222啮合,换言之,在该第一、二支架组11、12承受力量时,是由两个卡块241与四个卡齿222来共同承受所有作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仅由一杆承受作用力,本专利技术显然能提供更优异的支撑效果。再者,由于各卡齿222是以该连接件23为圆心排列,因此卡齿222承受作用力时,能由卡槽221与连接盘22外缘间的肉厚提供足够的支撑,再加上作用力是由四个卡齿222共同分摊,因此即便各卡齿222是紧邻设置,亦可产生足够的支撑力,让该第一、二支架组11、12之间的角度能被稳固地固定。而紧邻设置的各卡齿222则可供该第一、二支架组11、12之间作较小角度的变化调整,如图5所示。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复健辅助装置确实具有提供角度变换以及良好支撑与固定效果的多重功效。当然,本专利技术仍存在许多例子,其间仅细节上的变化。请参阅图6,其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其中该第一、二支架组11A、12A可分别设计成供固定人体的膝关节所连接的大腿与小腿的型态。也可以变换设计成供固定人体的肘关节所连接的上臂与小臂的型态(图中未示),该第一、二支架组的相关变换设计均可达到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复健辅助装置,具有相互连接组合的一第一支架组与一第二支架组,该第一、二支架组分别供固定于使用者四肢中被关节连接的两肢体上,且该第一、二支架组的连接处设有一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与该第一支架组连接的一连接座,以及与该第二支架组连接的一连接盘,且该连接座与该连接盘是以一连接件连接结合,而该连接盘至少设有二个径向相对的卡槽,各卡槽周缘具有多个卡齿,各卡齿是以该连接件为圆心排列成圆弧状,而该第一支架组设有一卡固件,该卡固件对应各卡槽分别设有一卡块,以与各卡槽中的卡齿啮合,且该连接座对应各卡块分别设有一槽,供各卡块穿越,而由该卡固件的各卡块与各卡槽的卡齿啮合而定位该第一、二支架组之间的角度,以形成对使用者肢体的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间隔设有两翼片,两翼片之间供该第二支架组的连接盘容置后连接结合,而前述的槽分别设于两翼片上。全文摘要一种复健辅助装置,其具有相互连接组合的第一支架组与第二支架组,第一、二支架组是分别供固定于使用者四肢中被关节连接的两肢体,且第一、二支架组的连接处设有一定位机构,而定位机构中与第二支架组连接的连接盘设有径向相对的卡槽,各卡槽周缘具有多个卡齿,且第一支架组设有一卡固件,该卡固件对应各卡槽分别设有一卡块,且第一支架组对应各卡块分别开设有槽,供各卡块穿起而与各卡槽的其中一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健辅助装置,具有相互连接组合的一第一支架组与一第二支架组,该第一、二支架组分别供固定于使用者四肢中被关节连接的两肢体上,且该第一、二支架组的连接处设有一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与该第一支架组连接的一连接座,以及与该第二支架组连接的一连接盘,且该连接座与该连接盘是以一连接件连接结合,而该连接盘至少设有二个径向相对的卡槽,各卡槽周缘具有多个卡齿,各卡齿是以该连接件为圆心排列成圆弧状,而该第一支架组设有一卡固件,该卡固件对应各卡槽分别设有一卡块,以与各卡槽中的卡齿啮合,且该连接座对应各卡块分别设有一槽,供各卡块穿越,而由该卡固件的各卡块与各卡槽的卡齿啮合而定位该第一、二支架组之间的角度,以形成对使用者肢体的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燕章,
申请(专利权)人:温燕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