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燃烧式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8171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4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燃烧式处理装置,包括:炉体和送料机构,炉体内设有燃烧室和排烟室;送料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螺旋推料杆和第二螺旋推料杆;第一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外壳体设有与间隙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壳体的一端伸入炉体内,第一壳体中进料口位于炉体的外部,第一壳体中出料口位于排烟室内,第一壳体中进气口与燃烧室连通,第一壳体中出气口位于与外界连通;第一螺旋推料杆位于内壳体内,第一螺旋推料杆包括主轴,主轴内设有抽气通道;第二壳体的一端伸入炉体内,第二壳体的进料口与第一壳体的出料口连通,其出料口与燃烧室连通;第二螺旋推料杆位于第二腔室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经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泥燃烧式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超过90%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釆用活性污泥法或者生物膜法,在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现有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泥常用做法是经浓缩、脱水和稳定化后再用于填海或土地利用等。但污水处理厂污泥量大、含水率高、成分复杂且易腐烂,污泥处理过程能耗高、投入大,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泥任意堆放或简单填埋,且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可燃的有机物,如果直接填埋,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还浪费污泥中的有用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污泥燃烧式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污泥燃烧式处理装置,包括:炉体和用于向炉体内输送污泥的送料机构,其中:炉体内设有燃烧室和位于燃烧室一侧并与燃烧室连通的排烟室;送料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螺旋推料杆和第二螺旋推料杆;第一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内具有直线延伸的第一腔室,外壳体位于内壳体的外周,且外壳体的内周面与内壳体的外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外壳体上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以及与间隙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壳体水平布置,第一壳体的一端伸入炉体内并穿过燃烧室伸入至排烟室远离燃烧室的一端,且第一壳体中进料口位于炉体的外部,第一壳体中出料口位于排烟室内,第一壳体中进气口位于燃烧室内并与燃烧室连通,第一壳体
中出气口位于排烟室内并与外界连通;第一螺旋推料杆位于第一腔室内用于将污泥由第一壳体的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推进,第一螺旋推料杆包括主轴,主轴内设有轴向延伸的抽气通道,抽气通道靠近第一壳体出料口的一侧与第一腔室连通,其靠近第一壳体进料口的一侧与外界连通;第二壳体位于炉体远离第一壳体的一侧,第二壳体水平布置,第二壳体具有进料口、出料口和由其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延伸的第二腔室,第二壳体的一端伸入炉体内并穿过排烟室,伸入至燃烧室,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的下方,且第二壳体的进料口位于排烟室内并与第一壳体的出料口连通,其出料口位于燃烧室内并与燃烧室连通;第二螺旋推料杆位于第二腔室内用于将污泥由第二壳体的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推进。优选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间隙内设有若干个由进气口向出气口方向布置的折流板。优选地,折流板由导热材料制作而成。优选地,内壳体由导热材料制作而成。优选地,外壳体由导热材料制作而成。优选地,炉体的外周包覆有保温层,保温层板块内层板、外层板、以及位于内层板和外层板之间的保温填料层。优选地,燃烧室内设有排料机构,排料机构包括排料螺杆和用于驱动排料螺杆转动的动力单元。优选地,排料螺杆包括主轴和安装在主轴的螺旋叶片组,螺旋叶片组包括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分别从主轴的两
端向其中心位置延伸,且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靠近主轴中心的一端相互连接。优选地,燃烧室内且位于排料机构的上方设有用于检测料渣高度的传感器。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传感器用于获取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控制器还与动力单元连接,控制器所根据获取检测数据控制动力单元的启/停动作。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螺旋推料杆与第一壳体相互配合将污泥输送第二壳体内,在输送过程中,利用炉内高温使污泥中的水气化,而设置在第一螺旋推料中主轴内的抽气通道将气化后的水汽快速的从第一机壳内排出,从而使得污泥脱水;而脱水后的污泥则由第一壳体的出料口进入第二壳体内,第二螺旋推料杆与第二壳体相互配合将污泥输送至燃烧室内,在输送过程中,利用炉内高温对脱水后的不断进行烘烤,使得污泥干燥至易燃烧的程度,当其从第二壳体中排入燃烧室时可以被点燃,成为燃烧室内燃料使用。同时,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第一壳体设置成内壳体和外壳体的结构,并使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预留有间隙,使外壳体上设有与间隙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使得炉内烟气可以由外壳体的进气口进入间隙内,从而进一步加快污泥的脱水速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污泥燃烧式处理装置,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环境污染的问题,还使得污泥作为资源得以回收再利用,经济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泥燃烧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泥燃烧式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泥燃烧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泥燃烧式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污泥燃烧式处理装置,包括:炉体1和用于向炉体1内输送污泥的送料机构,其中:炉体1内设有燃烧室和位于燃烧室一侧并与燃烧室连通的排烟室,燃烧室内设有排料机构7,排料机构7包括排料螺杆和用于驱动排料螺杆转动的动力单元,排料螺杆包括主轴和安装在主轴的螺旋叶片组,螺旋叶片组包括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分别从主轴的两端向其中心位置延伸,且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靠近主轴中心的一端相互连接;第二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设置,使得排渣时,料渣可以中部直接向两端推移排出,从而在提高排渣速度的同时,避免了因排渣死角造成排渣不尽的问题。送料机构包括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第一螺旋推料杆4和第二螺旋推料杆5;第一壳体2包括内壳体21和外壳体22,内壳体21由导热材料制作而成,内壳体21内具有直线延伸的第一腔室,外壳体22由导热材料制作而成,外壳体22位于内壳体21的外周,且外壳体22的内周面与内壳体21的外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外壳体22上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以及与间隙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壳体2水平布置,第一壳体2的一端伸入炉体1内并穿过燃烧室伸入至排烟室远离燃烧室的一端,且第一壳体2中进料口位于炉体1的外部,第一壳体2中出料口位于排烟室内,第一壳体2中进气口位于燃烧室内并与燃烧室连通,第一壳体2中出气口位于排烟室内并与外界连通;
第一螺旋推料杆4位于第一腔室内用于将污泥由第一壳体2的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推进,第一螺旋推料杆4包括主轴,主轴内设有轴向延伸的抽气通道,抽气通道靠近第一壳体2出料口的一侧与第一腔室连通,其靠近第一壳体2进料口的一侧与外界连通;第二壳体3位于炉体1远离第一壳体2的一侧,第二壳体3水平布置,第二壳体3具有进料口、出料口和由其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延伸的第二腔室,第二壳体3的一端伸入炉体1内并穿过排烟室,伸入至燃烧室,第二壳体3位于第一壳体2的下方,且第二壳体3的进料口位于排烟室内并与第一壳体2的出料口连通,其出料口位于燃烧室内并与燃烧室连通;第二螺旋推料杆5位于第二腔室内用于将污泥由第二壳体3的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推进。本实施例中,外壳体22和内壳体21之间的间隙内设有若干个由进气口向出气口方向布置的折流板6,折流板6的设置可以延长烟气在间隙内的停留时间,且折流板6由导热材料制作而成,且折流板的两端分别与内壳体21和外壳体22抵靠,使得热量可以快速传入第一壳体的内部,进一步加快污泥的脱水速度。本实施例中,炉体1的外周包覆有保温层8,保温层8板块内层板、外层板、以及位于内层板和外层板之间的保温填料层,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燃烧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和用于向炉体(1)内输送污泥的送料机构,其中:炉体(1)内设有燃烧室和位于燃烧室一侧并与燃烧室连通的排烟室;送料机构包括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第一螺旋推料杆(4)和第二螺旋推料杆(5);第一壳体(2)包括内壳体(21)和外壳体(22),内壳体(21)内具有直线延伸的第一腔室,外壳体(22)位于内壳体(21)的外周,且外壳体(22)的内周面与内壳体(21)的外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外壳体(22)上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以及与间隙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壳体(2)水平布置,第一壳体(2)的一端伸入炉体(1)内并穿过燃烧室伸入至排烟室远离燃烧室的一端,且第一壳体(2)中进料口位于炉体(1)的外部,第一壳体(2)中出料口位于排烟室内,第一壳体(2)中进气口位于燃烧室内并与燃烧室连通,第一壳体(2)中出气口位于排烟室内并与外界连通;第一螺旋推料杆(4)位于第一腔室内用于将污泥由第一壳体(2)的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推进,第一螺旋推料杆(4)包括主轴,主轴内设有轴向延伸的抽气通道,抽气通道靠近第一壳体(2)出料口的一侧与第一腔室连通,其靠近第一壳体(2)进料口的一侧与外界连通;第二壳体(3)位于炉体(1)远离第一壳体(2)的一侧,第二壳体(3)水平布置,第二壳体(3)具有进料口、出料口和由其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延伸的第二腔室,第二壳体(3)的一端伸入炉体(1)内并穿过排烟室,伸入至燃烧室,第二壳体(3)位于第一壳体(2)的下方,且第二壳体(3)的进料口位于排烟室内并与第一壳体(2)的出料口连通,其出料口位于燃烧室内并与燃烧室连通;第二螺旋推料杆(5)位于第二腔室内用于将污泥由第二壳体(3)的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推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燃烧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和用于向炉体(1)内输送污泥的送料机构,其中:炉体(1)内设有燃烧室和位于燃烧室一侧并与燃烧室连通的排烟室;送料机构包括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第一螺旋推料杆(4)和第二螺旋推料杆(5);第一壳体(2)包括内壳体(21)和外壳体(22),内壳体(21)内具有直线延伸的第一腔室,外壳体(22)位于内壳体(21)的外周,且外壳体(22)的内周面与内壳体(21)的外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外壳体(22)上设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以及与间隙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壳体(2)水平布置,第一壳体(2)的一端伸入炉体(1)内并穿过燃烧室伸入至排烟室远离燃烧室的一端,且第一壳体(2)中进料口位于炉体(1)的外部,第一壳体(2)中出料口位于排烟室内,第一壳体(2)中进气口位于燃烧室内并与燃烧室连通,第一壳体(2)中出气口位于排烟室内并与外界连通;第一螺旋推料杆(4)位于第一腔室内用于将污泥由第一壳体(2)的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推进,第一螺旋推料杆(4)包括主轴,主轴内设有轴向延伸的抽气通道,抽气通道靠近第一壳体(2)出料口的一侧与第一腔室连通,其靠近第一壳体(2)进料口的一侧与外界连通;第二壳体(3)位于炉体(1)远离第一壳体(2)的一侧,第二壳体(3)水平布置,第二壳体(3)具有进料口、出料口和由其进料口向其出料口方向延伸的第二腔室,第二壳体(3)的一端伸入炉体(1)内并穿过排烟室,伸入至燃烧室,第二壳体(3)位于第一壳体(2)的下方,且第二壳体(3)的进料口位于排烟室内并与第一壳体(2)的出料口连通,其出料口位于燃烧室内并与燃烧室连通;第二螺旋推料杆(5)位于第二腔室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仁曹文波明永刚舒志强魏凌敏唐武才李文龙何加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