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767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尔夫球钉,尤指可依使用者的打击习性,用以调整并限定该高尔夫球钉的托球高度的构造,其包括球钉、止档件、定位手段,该止档件套设于该球钉的杆体上,其具有可供球钉杆体穿设的第一穿孔,该定位手段分别设于球钉的杆体上、止档件的第一穿孔内壁上,而其设有可相互干涉定位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则可借助定位手段使止档件于球钉的杆体上可上下活动调整并限定其调整后位置,以利用止档件的阻挡而达到限制球钉的插土深度,供依照每一打击者的打击习性,达到容易且准确调整球钉的高度,以提高使用者的击球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尔夫球钉,尤指可依使用者的打击习性,用以 调整并限定套设于球钉杆体上的止档件位置,而达到准确限制球钉的 高度,以符合每一使用者的打击习性,有效提高击球品质。
技术介绍
有越来越多人喜欢在休闲时,通过打高尔夫球来排遣休闲时间, 并可同时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所以,高尔夫球活动也越来越盛行,而一般高尔夫球在发球时,通常都是把高尔夫球置放于发球座(GO LF TEE)上,以利挥杆击球,但因高尔夫球这种运动涉及的因 素诸多,如身材、心理、杆具或挥杆习惯等,都会影响挥球时的成绩, 此外最直接影响挥球效果的即是打击者的挥杆习性(即挥球点)与高 尔夫球发球座的托球高度是否符合,而使每一打击者的挥球点恰处于 高尔夫球的最佳击球点上,因此当打击者于球场上不论使用何种材质 的球杆(如铁杆或木杆...等杆具)作挥球打击时,其高尔夫球 发球座的托球高度往往扮演着影响击球品质的关键,而目前所用高尔 夫球的发球座,仅为单一杆体型式所制成,其缺点则是打击者往往无 法准确控制发球座每次插土的深度,需凭借打击者的经验或感觉来决 定发球座的托球高度,造成打击者于击球时其挥球点无法每一次准确 位于高尔夫球的最佳击球点上,致使影响高尔夫球的飞行方向、距离 的不定,甚至进而影响打击者往后击球的情绪,导致打击者往往无法 处于较佳击球品质的状态中。另外,从事高尔夫球运动者,在练习时往往必须有参考自己姿势 与高尔夫球动态的必要,在传统上,有经验的打击者会以自己的发球 座在击球出去时被牵动的位置来评估高尔夫球转动的方向,并且进一步判别击球姿态的好坏,使打击者能了解自己的击球姿态,而除了打 击姿态之外,依高尔夫球场地的不同,所适用的发球座型式也完全不 同,即必须准备多个不同高度型式的发球座,造成打击者耗用经费较 多,因而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因此,便有业者推出一种可分离型的高尔夫球座,该球座由托球 座及钉杆所组成,而运用托球座可分离的特性,提供打击者依托球座 的弹跳方向,判断击球姿态的好坏,即当高尔夫球击出时,其击球瞬 间击中高尔夫球球心的下方,打击者的球杆或高尔夫球的旋转会驱使托球座往前弹出掉落于地;若击中球心的上方,高尔夫球即旋转成逆 时钟方向,因而驱使托球座向后弹出掉落于地,通过托球座弹出方向 即可让打击者判别高尔夫球的旋转方向,并且进一步作为判断击球姿 态好坏的依据,然其缺点则是当球杆不慎触击托球座时,势必造成托 球座往不特定方向弹跳、脱落,以致容易造成托球座的遗失,故,在 无法克服如何使高尔夫球座不易遗失情形下,导致打击者于击球时相 当不方便。再者,目前所用高尔夫球的发球座大都于杆体顶部仅设有可用以 承托高尔夫球的凹部,然其缺点则是于高尔夫球被击中时,因高尔夫 球与发球座的凹部紧贴使接触面积甚大,导致髙尔夫球击中后会与发 球座的凹部所产生的摩擦力较大下,易迫使高尔夫球于飞行过程的旋 转率增加,而造成高尔夫球的飞行距离降低。所以,上述现有高尔夫球座的结构于整体设计上仍存在有诸多缺 陷而无法兼顾,并有待进一步改良的必要,故要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 与缺陷,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高 尔夫球钉,该球钉的杆体上套设有止档件,并分别于该球钉的杆体上设有定位手段的第一限位部、以及该止档件其可供球钉穿设的第一穿 孔内壁处设有定位手段的第二限位部,则可通过定位手段其第一限位 部、第二限位部相互干涉定位,以及球钉杆体上所设刻度的标示部, 使止档件于球钉的杆体上可上下活动调整并借助标示部以准确限定其 调整后位置,以利用止档件的阻挡而达到限制球钉的插土深度,依照 每一打击者的打击习性,达到准确调整球钉的高度,以提高使用者的 击球品质。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该止档件上另设有可供一连接绳活动穿 设的第二穿孔,并于该连接绳上穿设有具磁性的附着体,可借助连接 绳上的附着体吸附于一承载定位件上,如此当球钉于击球后往外弹跳 时,可利用连接绳予以拉扯回收该球钉,使球钉即可再次使用,达到 重复使用而可节省球钉遗失重购所需耗用的经费。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该球钉其杆体顶部设有具凹槽的托球部, 并于托球部的凹槽周缘凸设有至少三个以上的支撑部,可借助支撑部 顶撑承托高尔夫球,以减少髙尔夫球与托球部的凹槽相接触的面积, 而于高尔夫球被击中时,则可减少高尔夫球与托球部的凹槽因接触面 积所产生的摩擦,进而降低高尔夫球于飞行过程的旋转率,提升高尔 夫球的飞行距离。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尔夫球钉,尤指可依使用者的 打击习性,用以调整并限定该高尔夫球钉的托球高度的高尔夫球钉, 其包括球钉、止档件、定位手段,其中,该球钉于其杆体顶部设有具 凹槽的托球部,并于托球部的凹槽周缘凸设有至少三个以上的支撑部; 该止档件套设于该球钉的杆体上,其具有可供球钉穿设的第一穿孔、 以及可供一连接绳活动穿设的第二穿孔,又该连接绳上穿设有可活动 位移且具磁性的附着体;该定位手段分别设于球钉的杆体上和止档件 的第一穿孔内壁上,而其设有可相互干涉定位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 位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 本专利技术球钉的杆体上套设有止档件,以利用止档件的阻挡 而达到限制球钉的高度,供依照每一打击者的打击习性,可达到准确 调整球钉的托球高度,以提高使用者的击球品质。(二) 本专利技术的止档件上连接绳穿设有附着体,可通过连接绳上 的附着体用以吸附于一承载定位件上,利用连接绳予以拉扯回收该球 钉,使球钉即可再次使用,达到重复使用而可节省球钉遗失重购所需 耗用的经费。(三) 本专利技术的球钉托球部凹槽周缘凸设有至少三个以上的支撑 部,通过该等支撑部顶撑承托高尔夫球,以减少高尔夫球与托球部的 凹槽因相接触面积所产生的摩擦,进而降低高尔夫球于飞行过程的旋 转率,提升高尔夫球的飞行距离。(四) 本专利技术于球钉的托球部外边,可设为呈不规则边状的型式, 以利用托球部外边呈不规则的边状,以增加使用者握持于球钉托球部 外边的摩擦力,则可避免使用者握持球钉转动过程,容易产生滑手现 象而造成转动不易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较佳实施例实施状态时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较佳实施例实施状态后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侧视剖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使用后的侧视剖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使用状态侧视剖面图。图中符号说明1球钉11托球部12钉部111凹槽13标示部112支撑部2止檔件21第一穿孔22第二穿孔定位手段31第一限位部321凸体311卡槽322凸块32第二限位部4连接绳41防脱部附着体51穿孔6承载定位件7高尔夫球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结 合附图就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 了解。请参阅图1、 2、 3、 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 图、第一较佳实施例实施状态时、实施状态后放大图及本专利技术第二较 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由图所示可清楚看出,本专利技术的高尔夫球钉 包括球钉l、止档件2、定位手段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尔夫球钉,尤指可依使用者的打击习性,用以调整并限定该高尔夫球钉的托球高度的高尔夫球钉,其包括球钉、止档件、定位手段,其特征在于:该球钉于其杆体顶部设有具凹槽的托球部,并于托球部的凹槽周缘凸设有至少三个以上的支撑部;该止档件套设于该球钉的杆体上,其具有可供球钉穿设的第一穿孔、以及可供一连接绳活动穿设的第二穿孔,又该连接绳上穿设有可活动位移且具磁性的附着体;该定位手段分别设于球钉的杆体上和止档件的第一穿孔内壁上,而其设有可相互干涉定位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练兴
申请(专利权)人:赫晟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