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膜,所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以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的质量比为91/9~99/1、且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的合计量为80~100质量%的方式,含有以三单元组表示的间同立构规整度(rr)为50%以上、重均分子量为80000~200000、且来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92质量%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和在300℃、1.2Kg下的MVR值为130~250cm3/10分钟的聚碳酸酯树脂。将该膜贴合于偏振片的至少一面,得到偏振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膜。更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明性高、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小、热收缩率小、厚度均匀且表面平滑性优良的由含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构成的膜。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各种树脂制膜。其中,偏振片保护膜主要使用三乙酰纤维素。由三乙酰纤维素形成的膜的透湿度高,因此有随着薄膜化而引起偏振片的品质降低的倾向。偏振片保护膜的改良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中成为课题。因此,作为新的偏振片保护膜的材料,正在对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进行研究。已知对由甲基丙烯酸类树脂构成的膜进行拉伸处理时,韧性提高(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对通常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膜进行拉伸时,相位差变大,在IPS液晶方式下会引起画面的品质降低。已知通过在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中添加聚碳酸酯树脂等树脂,容易得到相位差小的膜(专利文献2~4)。但是,这些方法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出于提高耐热性目的而共聚有芳香族乙烯基单体、酰亚胺系单体,因而强度低,因此即使将其制成膜也容易破裂,不适合作为光学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57-3294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304818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514759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3-1486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透明性高、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小、热收缩率小、厚度均匀且表面平滑性优良的由含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而成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构成的膜。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发现了包含以下方式的本专利技术。〔1〕一种膜,由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构成,所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以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的质量比为91/9~99/1、且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的合计量为80~100质量%的方式含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所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以三单元组表示的间同立构规整度(rr)为50%以上、重均分子量为80000~200000、且来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92质量%以上,聚碳酸酯树脂在300℃、1.2Kg下的MVR值为130~250cm3/10分钟。〔2〕根据〔1〕所述的膜,其厚度为10~50μm。〔3〕根据〔1〕或〔2〕所述的膜,其中,前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间同立构规整度(rr)为58%以上且85%以下。〔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其中,前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中,来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99质量%以上。〔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其被双轴拉伸至以面积比计1.5~8倍。〔6〕一种偏振片保护膜,其由前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膜构成。〔7〕一种偏振板,其层叠有至少1片前述〔6〕所述的偏振片保护膜。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膜具有如下优点。1)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均匀地以纳米级相容,因此透明性高。2)即使进行拉伸,厚度方向的相位差也小。3)耐热性高,因此热收缩率小。4)能够使厚度变薄。5)即使薄,面内均匀性也优良。6)不易热分解,能够选择宽范围的制膜条件,因此表面平滑性高。具有这样的优点的本专利技术的膜适合于偏振片保护膜、液晶保护板、便携型信息终端的表面材料、便携型信息终端的显示窗保护膜、导光膜、各种显示器的前面板等。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偏振板的一个例子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膜是由含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及聚碳酸酯树脂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构成的膜。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以三单元组表示的间同立构规整度(rr)的下限为50%、优选为55%、更优选为58%、进一步优选为59%、最优选为60%。从制膜性的观点出发,该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以三单元组表示的间同立构规整度(rr)的上限优选为99%、更优选为85%、进而优选为77%、更进一步优选为70%、再进一步优选为65%、最优选为64%。以三单元组表示的间同立构规整度(rr)(以下有时简称为“间同立构规整度(rr)”)是连续的3个结构单元的链(三单元组、triad)所具有的两个链(二单元组、diad)均为外消旋(表示为rr)的比率。需要说明的是,将聚合物分子中的结构单元的链(二单元组、diad)中立体构型相同者称为内消旋(meso),将立体构型相反者称为外消旋(racemo),将它们分别表示为m、r。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间同立构规整度(rr)(%)可以如下算出:在氘代氯仿中、在30℃下测定1H-NMR谱,由该谱测量将TMS设为0ppm时的0.6~0.95ppm的区域的面积(X)和0.6~1.35ppm的区域的面积(Y),利用式:(X/Y)×100算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以下有时称为“Mw”)优选为80000~200000、更优选为85000~160000、进一步优选为90000~120000。通过所述Mw为80000以上且间同立构规整度(rr)为50%以上,从而得到的膜强度高、不易破裂、容易拉伸。因此,能够使膜更薄。此外,通过Mw为200000以下,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成型加工性提高,因此有得到的膜的厚度均匀且表面平滑性优良的倾向。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Mw与数均分子量(以下有时称为“Mn”)之比(Mw/Mn:以下有时将该值称为“分子量分布”)优选为1.2~2.0、更优选为1.3~1.7。通过分子量分布为1.2以上,从而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流动性提高、得到的膜的表面平滑性优良的倾向。通过分子量分布为2.0以下,从而有得到的膜耐冲击性及韧性优良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Mw及Mn是将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的色谱图换算成标准聚苯乙烯分子量的值。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基于JIS K7210在230℃、3.8kg载荷的条件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优选为0.1~5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0.5~4g/10分钟、最优选为1.0~3g/10分钟。从得到的膜的耐热性的观点出发,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中,来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以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质量为基准为92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7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9质量%以上、最优选为100质量%。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可以含有除了来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单元以外的结构单元,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苯酯等丙烯酸芳基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降冰片烯酯等丙烯酸环烷基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来自在一分子中仅具有一个聚合性碳-碳双键的乙烯基系单体的结构单元。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120℃以上、更优选为12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4℃以上。该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上限通常为130℃。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通过调节分子量、间同立构规整度(rr)来控制。玻璃化转变温度在该范围时,得到的膜不易发生热收缩等变形。对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在自由基聚合法、阴离子聚合法等公知的聚合法中调整聚合温度、聚合时间、链转移剂的种类和量、聚合引发剂的种类和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其由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构成,所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以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的质量比为91/9~99/1、且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的合计量为80~100质量%的方式含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所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以三单元组表示的间同立构规整度(rr)为50%以上、重均分子量为80000~200000、且来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92质量%以上,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在300℃、1.2Kg下的MVR值为130~250cm3/10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1.23 JP 2014-0108441.一种膜,其由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构成,所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以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的质量比为91/9~99/1、且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的合计量为80~100质量%的方式含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所述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以三单元组表示的间同立构规整度(rr)为50%以上、重均分子量为80000~200000、且来自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92质量%以上,所述聚碳酸酯树脂在30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原淳裕,阿部达,野本祐作,辻和尊,高须贺悠贵,干场孝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可乐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