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飞行汽车的可折叠升降装置及其折叠和展开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70766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9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于飞行汽车的可折叠升降装置,包括主轴、设置于主轴上的旋翼和设置于主轴上的支持组件,旋翼具有多个可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桨叶,支持组件与各个桨叶连接且被构造为对处于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桨叶提供约束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适于飞行汽车的升降装置,设置成可折叠的结构,在折叠后可以减小占据的空间,便于飞行汽车的停放。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适于飞行汽车的可折叠升降装置的折叠和展开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汽车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飞行汽车的可折叠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20世纪40年代,当汽车、航空技术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之后,福特汽车公司创办人享利·福特才大胆地发出“飞行汽车迟早会出现”的科学预言。20世纪50年代,人们便开始了研究现代飞行汽车的实际行动。一名叫莫尔·泰勒的美国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在1986年终于将现代汽车与航空技术珠联璧合出一种既能地上跑,又能空中飞的飞行汽车,并获得政府有关部门签发的飞行许可证。进入90年代之后,为使飞行汽车真正实现实用化,一些专家冲破泰勒的设计模式,致力于折叠式飞行汽车的研制。现在全方位大范围的推广飞行折叠汽车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现有的旋翼式飞行汽车为了减少旋翼所占的空间,其旋翼是可折叠的,折叠时,是把其中一个旋翼保持不动,其他的旋翼折叠到这一个旋翼的位置,以便节约空间,但是这种折合方式只是把旋翼所占的空间减少了,整体还是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而且这种折叠方式,造成了飞行器重心偏移,放置不稳定,很容易偏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于飞行汽车的可折叠升降装置,目的是减小占据的空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适于飞行汽车的可折叠升
降装置,包括主轴、设置于主轴上的旋翼和设置于主轴上的支持组件,旋翼具有多个可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桨叶,支持组件与各个桨叶连接且被构造为对处于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桨叶提供约束力。所述旋翼还具有设置于所述主轴上的桨毂,所述桨叶在桨毂上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所述桨叶与所述桨毂为转动连接。所述桨叶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所述支持组件与第一叶片和第三叶片连接。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桨毂转动连接,所述支持组件与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三叶片转动连接。所述支持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主轴上的支撑座和与支撑座转动连接的支撑杆,支撑杆与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三叶片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包括套设于所述主轴上且与所述桨毂之间距离可调的活动套和可旋转的设置于活动套上的旋转套,所述支撑杆与旋转套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套与所述主轴为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适于飞行汽车的可折叠升降装置的展开方法,在旋翼需展开时,支持组件的支撑座在主轴上向上移动,支持组件的支撑杆同时朝向外侧摆动,支撑杆在摆动的同时会使处于折叠状态的桨叶逐渐展开,直至支撑座移动至上止点位置处,此时桨叶处于伸直状态,完成旋翼的展开。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适于飞行汽车的可折叠升降装置的折叠方法,在旋翼需折叠时,在主轴停止转动后,支持组件的支撑座在主轴上向下移动,支持组件的支撑杆同时朝向内侧摆动,支撑杆在摆动的同时会使处于展开状态的桨叶逐渐收缩,直至支撑座移动至下止点位置处,此时桨叶处于折叠状态,完成旋
翼的折叠。本专利技术适于飞行汽车的升降装置,设置成可折叠的结构,在折叠后可以减小占据的空间,便于飞行汽车的停放。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专利技术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升降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支持组件与第三轴段的装配图;图4是桨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传动机构;2、桨毂;3、桨叶;31、第一叶片;32、第二叶片;33、第三叶片;34、第一叶片本体;35、第一连接杆;36、连接头;37、第二叶片本体;38、第二连接杆;4、支持组件;41、旋转套;42、活动套;43、支撑杆;5、主轴;51、第一轴段;52、第二轴段;53、第三轴段;6、第一驱动器;7、托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于飞行汽车的可折叠升降装置,包括主轴5、设置于主轴5上的旋翼和设置于主轴5上的支持组件4,主轴5通过传动机构1与设置于飞行汽车上的动力总成连接。旋翼具有多个可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桨叶3,支持组件4与各个桨叶3连接且被构造为对处于
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桨叶3提供约束力。在需要升降装置工作时,支持组件4提供的约束力使所有的桨叶3保持展开状态,此时旋翼也即呈弯曲展开的状态,然后通过主轴5的旋转带动旋翼旋转,产生飞行汽车所需的升力。具体地说,如图1和图2所示,旋翼主要包括设置于主轴5上的桨毂1和与桨毂1连接的桨叶3,桨叶3并在桨毂1上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作为优选的,由于桨叶3设置为可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进行切换的结构,桨叶3的端部与桨毂1为转动连接,桨叶3相对于桨毂1转动时的旋转中心线与主轴5的轴线为相垂直的。桨叶3在展开状态时,是呈笔直状朝向桨毂1的外侧伸出。在桨叶3由展开状态变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桨叶3是向下摆动,直至所有桨叶3收拢至主轴5的四周和桨毂1的下方。如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桨叶3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叶片31、第二叶片32和第三叶片33。第一叶片31的端部具有与桨毂1转动连接的连接头36,支持组件4与第一叶片31和第三叶片33转动连接。第一叶片31的另一端与第二叶片32的端部转动连接,第二叶片32的另一端与第三叶片33的端部转动连接,第一叶片31、第二叶片32和第三叶片33的旋转中心线均为相平行且与呈展开状态的桨叶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在桨叶3呈展开状态时,第一叶片31、第二叶片32和第三叶片33处于同一平面。在桨叶3需切换成折叠状态时,在支持组件4的作用下使第一叶片31、第二叶片32和第三叶片33摆动至折叠位置处,最终使折叠状态的桨叶3大致呈N字形或V形状态,占用空间小。如图2至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支持组件4包括套设于主轴5上的支撑座和与支撑座转动连接的支撑杆43,支撑座位于桨毂1的下方,支撑杆43在支撑座上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支撑杆43的数量与桨叶3的数量相等。各个支撑杆43分别与一个桨叶3的第一叶片31和第三叶片33转动连接,形成连杆机构。
支撑座在主轴5上的上下移动,并支撑杆43带动桨叶3的三个叶片进行摆动,实现桨叶3的展开和折叠。支撑座在主轴5上处于上止点位置时,桨叶3处于展开状态;当支撑座在主轴5上处于下止点位置时,桨叶3处于折叠状态。如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第一叶片31包括第一叶片本体34、设置于第一叶片本体34端部的连接头36和设置于第一叶片本体34的底面上的第一连接杆35,第二叶片32包括第二叶片本体37和设置于第二叶片本体37上的第二连接杆38。第一叶片本体34和第二叶片本体37均为片状构件。第一连接杆35为朝向第一叶片本体34的外侧倾斜延伸,第一连接杆35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叶片本体34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以便于实现与支撑杆43的连接。第二连接杆38为朝向第二叶片本体37的外侧倾斜延伸,第二连接杆38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叶片本体37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以便于实现第一叶片31与第二叶片32的连接。第一连接杆35的一端与第一叶片本体3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杆43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38的一端与第二叶片32固定连接,另一端在第一连接杆35的两端之间的位置处与第一连接杆35转动连接。支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9/CN105966181.html" title="适于飞行汽车的可折叠升降装置及其折叠和展开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适于飞行汽车的可折叠升降装置及其折叠和展开方法</a>

【技术保护点】
适于飞行汽车的可折叠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设置于主轴上的旋翼和设置于主轴上的支持组件,旋翼具有多个可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桨叶,支持组件与各个桨叶连接且被构造为对处于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桨叶提供约束力。

【技术特征摘要】
1.适于飞行汽车的可折叠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设置于主轴上的旋翼和设置于主轴上的支持组件,旋翼具有多个可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桨叶,支持组件与各个桨叶连接且被构造为对处于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桨叶提供约束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飞行汽车的可折叠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还具有设置于所述主轴上的桨毂,所述桨叶在桨毂上沿周向均匀分布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飞行汽车的可折叠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与所述桨毂为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适于飞行汽车的可折叠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所述支持组件与第一叶片和第三叶片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于飞行汽车的可折叠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桨毂转动连接,所述支持组件与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三叶片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于飞行汽车的可折叠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主轴上的支撑座和与支撑座转动连接的支撑杆,支撑杆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平王刚高洪何芝仙白玉蝶时培成张荣芸潘道远韩利敏王建平唐冶江民李宁吴旺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