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翻边冲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6910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9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翻边冲头,包括外翻边模芯,其一端为外翻边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外翻边端呈直径逐渐向所述连接端增大的锥形,所述连接端中部上设有向内凹陷的把持部,所述把持部上设有贯穿所述把持部、用于连接扳手的穿孔;去毛刺外套,与所述外翻边模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翻边模芯安装在所述去毛刺外套的内孔中,所述去毛刺外套的一端为去毛刺端,所述去毛刺端与所述外翻边端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内孔为具有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的阶梯孔,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所述外翻边模芯的连接端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孔段内,所述第二孔段形成所述去毛刺端;所述第二孔段于阶梯处设有倒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端成型加工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翻边冲头
技术介绍
铜管去毛刺的管口质量一直是管端成型加工的一个瓶颈,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内配管和上快速接头的效率。由于目前的管端成型模具只有普通的扩口模和缩口模两种,没有专门的去毛刺冲头。为了保证上快速接头和内配管的质量要求,往往需同时处理毛刺和外翻边问题,保证铜管内外径的尺寸要求。因此去毛刺工序需分两个冲程加工,一般先进行外翻边操作,再进行去毛刺操作,由于两个工艺不能同时进行,并且,上述方法工序复杂,生产效率较低。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外翻边冲头,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进行外翻边与去毛刺操作的外翻边冲头。本专利技术的外翻边冲头,包括-外翻边模芯,其一端为外翻边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外翻边端呈直径逐渐向所述连接端增大的锥形,所述连接端中部上设有向内凹陷的把持部,所述把持部上设有贯穿所述把持部、用于连接扳手的穿孔;-去毛刺外套,与所述外翻边模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翻边模芯安装在所述
去毛刺外套的内孔中,所述去毛刺外套的一端为去毛刺端,所述去毛刺端与所述外翻边端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内孔为具有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的阶梯孔,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所述外翻边模芯的连接端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孔段内,所述第二孔段形成所述去毛刺端;所述第二孔段于阶梯处设有倒角。进一步的,所述倒角的角度与所述外翻边端的锥角相等。进一步的,所述外翻边端直径最大处的边缘与所述倒角的底端之间具有所述间隙。进一步的,所述外翻边端外壁上设有若干与其母线等长的加强筋,两相邻所述加强筋之间形成沟壑。进一步的,所述外翻边模芯的连接端设有紧固槽,所述去毛刺外套的中部对应所述紧固槽处设有与所述紧固件相配合的连接孔。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螺钉,所述连接孔为具有内螺纹的通孔。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外翻边冲头利用外翻边端与去毛刺端同时紧压铜管的内外壁,能保证铜管的内外径尺寸要求,并利用倒角在外翻边的同时去除内毛刺,提高了管口质量,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外翻边模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外翻边冲头,包括外翻边模芯10,与外翻边模芯10可拆卸连接去毛刺外套20。外翻边模芯10的一端为外翻边端11,另一端为连接端12,外翻边端11呈直径逐渐向连接端12增大的锥形;外翻边模芯10安装在去毛刺外套20的内孔21中,去毛刺外套20的一端为去毛刺端22,去毛刺端22与外翻边端11之间具有间隙。其中,内孔21为具有第一孔段23和第二孔段24的阶梯孔,第一孔段23的内径小于第二孔段24的内径,外翻边模芯10的连接端12通过紧固件40安装在第一孔段23内,第二孔段24形成去毛刺端22;第二孔段24于阶梯处设有倒角25。本专利技术中的外翻边模芯10起外翻边作用,将铜管的管口套在外翻边模芯10的外翻边端11上,由于外翻边端11呈直径逐渐向连接端12增大的锥形,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将管口进行外翻边;利用去毛刺端22与外翻边端11之间的间隙30,可将管壁置于该间隙30内,如此,外翻边端11置于管口内;又因第二孔段24于阶梯处设有倒角25,在外翻边的同时,倒角25与管口接触,利用倒角25即可去除管口外翻边过程中产生的内毛刺,生产工序变得简单,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的,外翻边端11直径最大处的边缘与倒角25的底端之间也具有上述间隙30,可根据铜管的壁厚,确定间隙30的大小,从而保证内外径的尺寸要求。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在连接端12中部上设有向内凹陷的把持部15,把持部15上设有贯穿把持部15、用于连接扳手的穿孔16。通过设置把持部15,可方便拿取外翻边模芯10进行操作;利用柱状的扳手穿过穿孔16,通过扳手将外翻
边模芯10安装到成型机上,则可将外翻边模芯10作为单独的产品使用,单独进行外翻边操作,丰富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功能。为进一步确保铜管内径尺寸,本专利技术中倒角25的角度与外翻边端11的锥角相等,使得在外翻边时,利用倒角25阻止铜管产生不规则的形变。由于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外翻边端11从管口内部将管口撑开形成外翻边,为确保外翻边端11对铜管内壁应力能够快速将管口撑开,本专利技术在外翻边端11外壁上设有若干与其母线等长的加强筋13,两相邻加强筋13之间形成沟壑。利用各加强筋13使的外翻边端11与铜管内壁之间为线接触,接触面积相比面接触减少很多,从而在相同作用力的情况下,增大了铜管内壁所受到的压强,从而能够快速将管口撑开。为便于将外翻边模芯10与去毛刺外套20进行安装,本专利技术在外翻边模芯10的连接端12设有紧固槽14,在去毛刺外套20的中部对应紧固槽处14设有与紧固件40相配合的连接孔。具体的,紧固件40为螺钉,连接孔为具有内螺纹的通孔,利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去毛刺外套20与外翻边模芯10的可拆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外翻边冲头直接安装在管端成型机上,待加工铜管放在管端成型机夹模上夹紧。随着冲程运动,工作时,外翻边模芯10的外翻边端11首先与铜管内壁接触,对冲将铜管内径向外翻边并保证内径尺寸;随即去毛刺外套20的倒角25与铜管内壁接触,对铜管去内毛刺;冲头回程时,去毛刺外套20的第二孔段24的内壁与外翻边的管口接触,再次去外毛刺,这样加工出来的铜管效果更佳;另外,外翻边模芯10还可作为单独的产品使用,单独进行外翻边操作,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功能多样化。本专利技术的外翻边冲头利用外翻边端与去毛刺端同时
紧压铜管的内外壁,能保证铜管的内外径尺寸要求,并利用倒角在外翻边的同时去除内毛刺,提高了管口质量,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翻边冲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翻边模芯,其一端为外翻边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外翻边端呈直径逐渐向所述连接端增大的锥形,所述连接端中部上设有向内凹陷的把持部,所述把持部上设有贯穿所述把持部、用于连接扳手的穿孔;‑去毛刺外套,与所述外翻边模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翻边模芯安装在所述去毛刺外套的内孔中,所述去毛刺外套的一端为去毛刺端,所述去毛刺端与所述外翻边端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内孔为具有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的阶梯孔,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所述外翻边模芯的连接端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孔段内,所述第二孔段形成所述去毛刺端;所述第二孔段于阶梯处设有倒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翻边冲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翻边模芯,其一端为外翻边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外翻边端呈直径逐渐向所述连接端增大的锥形,所述连接端中部上设有向内凹陷的把持部,所述把持部上设有贯穿所述把持部、用于连接扳手的穿孔;-去毛刺外套,与所述外翻边模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翻边模芯安装在所述去毛刺外套的内孔中,所述去毛刺外套的一端为去毛刺端,所述去毛刺端与所述外翻边端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内孔为具有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的阶梯孔,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所述外翻边模芯的连接端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孔段内,所述第二孔段形成所述去毛刺端;所述第二孔段于阶梯处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朋精密元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