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化/半钢化玻璃应力斑强度量化检验方法,通过所述测量仪检测偏振光入射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上应力斑后的颜色值并将该颜色值通过色度坐标进行表示,以此对应力斑强度进行量化区分。运用该检验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通过人工观察偏振光在玻璃应力斑处产生不同干涉条纹的粗细、面积大小和分布程度来进行判定,所带来的这种方法主要依靠工程师多年积累的经验进行,受环境因素影响,且该判定属于主观判定,不够准确,不够严谨,在实际生产控制中存在操作难度大,难以普及推广,并且难以为设备和工艺调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的问题,同时该检验方法简单实用,便于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加工制造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化/半钢化玻璃应力斑强度量化检验方法。
技术介绍
玻璃属于一种透明介质材料,在浮法退火后是属于各向同性的光学材料,当玻璃经过钢化/半钢化后,由于设备无法实现绝对均匀的加热和冷却,所以在玻璃内部会形成分布不均匀的应力,从而使玻璃变成各向异性的材料。当光线入射进入各向异性材料时,光线的折射角度和光程会受材料影响。当一束偏振光线入射到钢化/半钢化玻璃时,入射光线被折射成两束光线,两束光线经玻璃传播后,一部分透射过玻璃,另一部分由玻璃下表面反射回玻璃上表面,根据光传播路程与相位的关系:Δψ=2πδ/λ(其中,ψ为相位,δ为光线传播的光程差,λ为光波长),反射回去的光线就会在材料表面形成干涉作用。干涉增强的区域,在玻璃表面形成明亮区域,反之光线干涉削弱,则在玻璃表面形成暗区;在偏振光或部分偏振光照射条件下,由于玻璃内部应力使玻璃产生双折射现象从而引起在玻璃表面可以观察到不同区域的颜色和明暗变化,被称为应力斑。由于应力斑轻重程度不一,和玻璃厚度差别,干涉区域可能会产生不同颜色的光斑。钢化/半钢化玻璃应力斑现阶段无法全部消除,只能通过工艺和设备的调整来使钢化/半钢化玻璃应力分布较为均匀,以此来减弱应力斑的强度或面积。目前,行业内对钢化/半钢化玻璃应力斑的强度检测主要利用带偏光片的灯箱
照射玻璃,再使用偏光片进行观察;或者将玻璃放在黑背景材料上,在室外用偏光片进行观察。通过偏振光观察在玻璃表面产生的干涉条纹的粗细、面积大小和分布程度来进行判定;这种定性的判定方法,主要依靠工程师多年积累的经验进行,受环境因素影响,且该判定属于主观判定,不够准确,不够严谨。在实际生产控制中存在操作难度大,难以普及推广,并且难以为设备和工艺调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钢化/半钢化玻璃应力斑的检测主要利用带偏光片的灯箱照射玻璃,再使用偏光片进行观察,通过偏振光观察在玻璃表面产生的干涉条纹的粗细、面积大小和分布程度来进行判定,这种定性的判定方法,主要依靠工程师多年积累的经验进行,受环境因素影响,且该判定属于主观判定,不够准确,不够严谨。在实际生产控制中存在操作难度大,难以普及推广,并且难以为设备和工艺调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所述测量仪检测偏振光入射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上应力斑后的颜色值并将该颜色值通过色度坐标进行表示,以此对应力斑强度进行量化区分的检验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化/半钢化玻璃应力斑强度量化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待测钢化/半钢化玻璃两板面分别贴合偏光片一和偏光片二;b、入射光透过所述偏光片一入射到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一部分所述入射光在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表面发生反射,形成反射光二,一部分所述入射光经过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折射后,再经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的另一表面反
射回入射表面,形成反射光三,所述反射光二和反射光三在入射表面形成干涉区域一,所述干涉区域一的干涉光再透过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形成透射光;c、测量仪贴合所述偏光片二,所述测量仪发出检测光入射到所述偏光片二再反射,形成反射光一,所述透射光透过所述偏光片二再传播,所述反射光一与透射光在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表面形成干涉区域二;d、所述测量仪检测出所述干涉区域二处不同干涉条纹的颜色值;e、将每条所述颜色值通过色度坐标进行对应标识,以此对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上应力斑强度进行量化区分。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钢化/半钢化玻璃应力斑强度量化检验方法,通过所述测量仪检测偏振光入射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上应力斑后的颜色值并将该颜色值通过色度坐标进行表示,以此对应力斑强度进行量化区分,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通过人工观察偏振光在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应力斑处产生不同干涉条纹的粗细、面积大小和分布程度来进行判定,所带来的这种现有方法主要依靠工程师多年积累的经验进行,受环境因素影响,且该判定属于主观判定,不够准确,不够严谨,在实际生产控制中存在操作难度大,难以普及推广,并且难以为设备和工艺调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的问题,该检验方法能够有效减少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应力斑强度量化值标识更加客观、简单实用,便于推广普及。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的所述偏光片一的偏振角度任意。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的所述偏光片二的偏振角度与所述偏光片一的偏振角度相互垂直。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的所述入射光由入射光源发出。优选地,所述入射光源为标准光源,色温6500K。优选地,所述入射光源设置在灯箱中。优选地,所述灯箱的出光侧贴合所述偏光片一。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的所述测量仪,包括用于发射所述检测光的发光模块,以及用于采集所述反射光与透射光共同在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表面上形成干涉区域二颜色值的采集模块。采用这种方法,所述测量仪能够发出所述检测光,所述检测光的所述反射光一与所述入射光的所述透射光再干涉能够加强干涉区域二的效果,便于所述测量仪检测,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优选地,所述步骤e中,通过处理系统将每条所述颜色值通过色度坐标进行对应标识。优选地,所述处理系统包括通信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测量仪,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干涉区域二颜色值信息根据色度坐标进行对应标识处理后,将待测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的应力斑强度量化结果以数据或图像方式输出显示。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运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钢化/半钢化玻璃应力斑强度量化检验方法,通过所述测量仪检测偏振光入射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上应力斑后的颜色值并将该颜色值通过色度坐标进行表示,以此对应力斑强度进行量化区分,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通过人工观察偏振光在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应力斑处产生不同干涉条纹的粗细、面积大小和分布程度来进行判定,所带来的这种现有方法主要依
靠工程师多年积累的经验进行,受环境因素影响,且该判定属于主观判定,不够准确,不够严谨,在实际生产控制中存在操作难度大,难以普及推广,并且难以为设备和工艺调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的问题,该检验方法能够有效减少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应力斑强度量化值标识更加客观、简单实用,便于推广普及;2、运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钢化/半钢化玻璃应力斑强度量化检验方法,所述测量仪能够发出所述检测光,所述检测光的所述反射光一与所述入射光的所述透射光再干涉能够加强干涉区域二的效果,便于所述测量仪检测,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钢化/半钢化玻璃应力斑强度量化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入射玻璃在玻璃表面形成干涉区域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透过玻璃的透射光与测量仪反射光形成干涉区域的示意图。图中标记:1-钢化/半钢化玻璃,2-偏光片一,3-偏光片二,4-入射光源,41-入射光,42-反射光二,43-反射光三,44-干涉光,45-透射光,5-测量仪,51-发光模块,511-检测光,512-反射光一,52-采集模块,6-干涉区域一,7-干涉区域二,8-灯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化/半钢化玻璃应力斑强度量化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待测钢化/半钢化玻璃(1)两板面分别贴合偏光片一(2)和偏光片二(3);b、入射光(41)透过所述偏光片一(2)入射到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1),在入射表面形成干涉区域一(6),所述干涉区域一(6)的干涉光(44)再透过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1)形成透射光(45);c、测量仪(5)贴合所述偏光片二(3),所述测量仪(5)发出检测光(511)入射到所述偏光片二(3)再反射,形成反射光一(512),所述反射光一(512)与透射光(45)在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1)表面形成干涉区域二(7);d、所述测量仪(5)检测出所述干涉区域二(7)处不同干涉条纹的颜色值;e、将每条所述颜色值通过色度坐标进行对应标识,以此对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1)上应力斑强度进行量化区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化/半钢化玻璃应力斑强度量化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待测钢化/半钢化玻璃(1)两板面分别贴合偏光片一(2)和偏光片二(3);b、入射光(41)透过所述偏光片一(2)入射到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1),在入射表面形成干涉区域一(6),所述干涉区域一(6)的干涉光(44)再透过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1)形成透射光(45);c、测量仪(5)贴合所述偏光片二(3),所述测量仪(5)发出检测光(511)入射到所述偏光片二(3)再反射,形成反射光一(512),所述反射光一(512)与透射光(45)在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1)表面形成干涉区域二(7);d、所述测量仪(5)检测出所述干涉区域二(7)处不同干涉条纹的颜色值;e、将每条所述颜色值通过色度坐标进行对应标识,以此对所述钢化/半钢化玻璃(1)上应力斑强度进行量化区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力斑强度量化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所述偏光片一(2)的偏振角度任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力斑强度量化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所述偏光片二(3)的偏振角度与所述偏光片一(2)的偏振角度相互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力斑强度量化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伯永,彭立群,杜治强,李建根,谭永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南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