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恒速液压控制装置、搅拌车及恒速液压控制方法。装置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和补油泵;液压泵由发动机驱动向液压马达提供液压动力;液压马达驱动搅拌筒进行旋转,补油泵为液压控制系统供油,并产生与发动机转速成比例的液压压力,还包括:液压反馈调节单元,所述液压反馈调节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补油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液压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补油泵的泵油压力,采用液压控制的方式反向调节所述液压泵的泵排量,以实现所述搅拌筒的恒速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液压控制实现搅拌筒恒速转动的方式,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传感器等电子器件的控制方式,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混凝土搅拌车
,具体涉及一种恒速液压控制装置、搅拌车及恒速液压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搅拌车上的搅拌筒的旋转动力一般都是由液压泵和马达组成的液压系统直接从发动机的取力口取出。搅拌筒的旋转速度与发动机的转速直接刚性联系。当搅拌车起步或者加速的时候,发动机不仅需要带动整车加速,还要带动搅拌筒加速旋转,导致整车的加速性能较差以及加速过程油耗和排放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恒速液压控制装置、搅拌车及恒速液压控制方法,能够实现搅拌筒的恒速转动,且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传感器等电子器件的控制方式,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恒速液压控制装置,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和补油泵;所述液压泵的第一端与发动机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液压马达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的第二端与搅拌筒连接;所述液压泵由发动机驱动向所述液压马达提供液压动力;所述液压马达驱动所述搅拌筒进行旋转,所述补油泵为液压控制系统供油,并产生与发动机转速成比例的液压压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反馈调节单元;所述液压反馈调节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补油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液压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补油泵的泵油压力,采用液压控制的方
式反向调节所述液压泵的泵排量,以实现所述搅拌筒的恒速转动。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液压泵连接的液压泵变量机构,相应地,所述液压反馈调节单元通过控制所述液压泵变量机构调节所述液压泵的泵排量;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泵变量机构包括泵变量油缸、第一活塞以及与第一活塞连接的传动杆;第一活塞将所述泵变量油缸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液压泵连接,用于调节液压泵的泵排量;相应地,所述液压反馈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调节阀、控制机构和第二调节阀;其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油缸,第二活塞以及与第二活塞连接的推杆;第二活塞将所述控制油缸隔为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二调节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调节阀的第二端与所述泵变量油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阀包括控制端和输出端,所述控制端与所述补油泵连接,获取补油泵的泵油压力;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油缸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端接收的泵油压力的控制下,输出与所述泵油压力呈正相关的压力至所述控制油缸的第三腔体或第四腔体,以使所述第二活塞在所述输出端输出的压力的控制下相应地运动,并带动所述推杆相应地偏移;所述第二调节阀根据所述推杆的偏移量控制所述泵变量油缸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产生对应的压力差;相应地,第一活塞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带动所述传动杆运动,以调节液压泵的泵排量,使泵排量与所述泵油压力呈负相关。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阀还包括输入端,所述输入端接收用户设定的基准压力;相应地,所述输出端用于在所述控制端接收的泵油压力的控制下,输出第一油量,以使输出第一油量后的输出端的压力与所述基准压力
之差与所述泵油压力呈正相关的关系;其中,输出第一油量之前的输出端的压力与所述输入端的基准压力相等。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机械手柄、与所述机械手柄连接的第一活动杆、与所述第一活动杆依次连接的减压阀弹簧和减压阀;所述减压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调节阀的输入端连接;通过操作所述机械手柄,带动所述第一活动杆压缩所述减压阀弹簧,改变所述减压阀的输出端的出口压力,以设定所述第一调节阀输入端的基准压力。优选地,所述液压反馈调节单元还包括:方向控制阀;所述方向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调节阀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控制油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调节阀的输出端输出油量流至所述控制油缸的第三腔体或第四腔体。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活动杆和与机械手柄相连的凸轮;所述第二活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凸轮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方向控制阀连接,用于在所述机械手柄的带动下调节所述方向控制阀的控制状态。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开关阀,所述开关阀设置在所述补油泵和所述液压反馈调节单元之间;当所述开关阀断开时,所述液压反馈调节单元停止反馈控制工作。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阀为二位三通恒转速调节阀,第二调节阀为三位五通阀。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搅拌车,包括发动机和上面任一项所述的恒速液压控制装置,所述发动机与所述液压泵连接。第三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面任一项所述的恒速液压控制装置的恒速液压控制方法,包括:所述液压反馈调节单元根据所述补油泵的泵油压力,采用液压控制的方式反向调节所述液压泵的泵排量,以实现所述搅拌筒的恒速转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恒速液压控制装置,通过在补油泵和液压泵之间设置液压反馈调节单元,然后利用液压反馈调节单元根据补油泵的泵油压力,采用液压控制的方式反向调节液压泵的泵排量,实现所述搅拌筒的恒速转动。具体地,由于补油泵的泵油压力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例关系,因此液压反馈调节单元可以根据补油泵的泵油压力反向调节液压泵的泵排量,进而实现液压泵的泵排量与发动机转速的反向变化,由此使得搅拌筒保持恒速转动。本专利技术采用液压控制实现搅拌筒恒速转动的方式,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传感器等电子器件的控制方式,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补油泵的出口压力与发动机的转速成比例关系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恒速液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提供了恒速液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恒速液压控制装置的具体实现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恒速液压控制装置的具体实现结构示意图;图6是减压阀和二位三通恒转速调节阀集成后的管路设计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五个实施例提供的恒速液压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由于补油泵的出口压力与发动机的转速成比例关系。当发动机转速提高,补油泵的出口压力同时升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正是利用这一关系,利用补油泵的出口压力近似获取发动机的转速,然后根据补油泵的出口压力对液压泵的泵排量进行调节,实现液压泵的泵排量与发动机转速反向变化,进而实现搅拌筒的恒速转动。下面将通过第一至第四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恒速液压控制装置,参见图2,包括:液压泵100、液压马达200和补油泵300;所述液压泵100的第一端与发动机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液压马达20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液压马达200的第二端与搅拌筒连接;所述液压泵100由发动机驱动向所述液压马达200提供液压动力;所述液压马达200驱动所述搅拌筒进行旋转,所述补油泵300为所述发动机供油,该装置还包括:液压反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速液压控制装置,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和补油泵;所述液压泵的第一端与发动机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液压马达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的第二端与搅拌筒连接;所述液压泵由发动机驱动向所述液压马达提供液压动力;所述液压马达驱动所述搅拌筒进行旋转,所述补油泵为液压控制系统供油,并产生与发动机转速成比例的液压压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反馈调节单元;所述液压反馈调节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补油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液压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补油泵的泵油压力,采用液压控制的方式反向调节所述液压泵的泵排量,以实现所述搅拌筒的恒速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速液压控制装置,包括:液压泵、液压马达和补油泵;所述液压泵的第一端与发动机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液压马达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的第二端与搅拌筒连接;所述液压泵由发动机驱动向所述液压马达提供液压动力;所述液压马达驱动所述搅拌筒进行旋转,所述补油泵为液压控制系统供油,并产生与发动机转速成比例的液压压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反馈调节单元;所述液压反馈调节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补油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液压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补油泵的泵油压力,采用液压控制的方式反向调节所述液压泵的泵排量,以实现所述搅拌筒的恒速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液压泵连接的液压泵变量机构,相应地,所述液压反馈调节单元通过控制所述液压泵变量机构调节所述液压泵的泵排量;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泵变量机构包括泵变量油缸、第一活塞以及与第一活塞连接的传动杆;第一活塞将所述泵变量油缸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液压泵连接,用于调节液压泵的泵排量;相应地,所述液压反馈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调节阀、控制机构和第二调节阀;其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油缸,第二活塞以及与第二活塞连接的推杆;第二活塞将所述控制油缸隔为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二调节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调节阀的第二端与所述泵变量油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阀包括控制端和输出端,所述控制端与所述补油泵连接,获取补油泵的泵油压力;所述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油缸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端接收的泵油压力的控制下,输出与所述泵油压力呈正相关的压力至所述控制油缸的第三腔体或第四腔体,以使所述第二活
\t塞在所述输出端输出的压力的控制下相应地运动,并带动所述推杆相应地偏移;所述第二调节阀根据所述推杆的偏移量控制所述泵变量油缸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产生对应的压力差;相应地,第一活塞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带动所述传动杆运动,以调节液压泵的泵排量,使泵排量与所述泵油压力呈负相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李海军,杨斌,韩永庆,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