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列车卧铺下铺的转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64600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8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列车卧铺下铺的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导轨上设有一组滑块,所述的滑块上方设有一滑动铺垫,滑动铺垫的一端设有相配合的可翻转的翻转铺垫。使用时,转换结构的作用是使翻转铺垫能够从座椅状态翻折成卧铺状态,当翻转铺垫翻折时,滑动铺垫在滑块的作用下沿着导轨进行滑动,从而留出可供翻转铺垫可以翻折的空间,滑动铺垫在滑动的过程中,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脱离,在第二定位板一端的脱离部的带领下,翻转铺垫进行翻转,当翻转铺垫向下翻转后,第二定位板另一端的凸起部与第一定位板一端的凹陷部相接触配合,使得翻转铺垫被固定在与滑动铺垫持平的水平状态,与滑动铺垫共同形成铺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列出座椅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列车卧铺下铺的转换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铁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规模铁路建设高效推进,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技术创新取得一批新的重大成果,高速铁路建设及国际合作取得重要进展,客货运输再创新高。为了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传统的车内设备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对车内设备设施进行人性化的改造,以提高客车的舒适性、实用性、安全性和车内环境的美观性已经成为摆在轨道客车设备和部件配套厂家的课题。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列车上都配备有卧铺车厢,这是为了满足长距离、长时间乘客的需求,但是现有的卧铺结构基本上都为固定式状态,给乘客在晚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息环境;但当乘客在白天不需要躺卧休息时,只需要以坐姿在车厢内休息或者在车厢内走动时,仅仅考虑到躺卧的需求是不够的,上下铺由于宽度较宽不仅让乘客在乘坐时靠不到间壁上的靠背,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包厢的空间。国内列车上的卧铺,其结构简单,功能比较单一,不适应现代列车客室的各种需求,传统卧铺列车都只是由上铺与下铺组成;同时,现有卧铺的乘坐舒适性较差,只适合乘客躺卧且座垫固定,无腰靠,乘客久坐久躺很不舒适,并且卧铺空间的占用率大,使乘客长时间处于压抑的状态;人机性、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列车卧铺下铺的转换结构,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卧铺与座位之间无法简单转换的一些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列车卧铺下铺的转换结构,它主要包括导轨,其特征在于:导轨上设有一组滑块,所述的滑块上方设有一滑动铺垫,滑动铺垫的一端设有相配合的可翻转的翻转铺垫。进一步的,翻转铺垫内设有第二定位板,滑动铺垫的下方一端设有与第二定位板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板,滑动铺垫通过连接块与滑块相连;滑动与导轨为可滑动连接,导轨的两端均设有止挡块。使用时,转换结构的作用是使翻转铺垫能够从座椅状态翻折成卧铺状态,当翻转铺垫翻折时,滑动铺垫在滑块的作用下沿着导轨进行滑动,从而留出可供翻转铺垫可以翻折的空间,滑动铺垫在滑动的过程中,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脱离,在第二定位板一端的脱离部的带领下,翻转铺垫进行翻转,当翻转铺垫向下翻转后,第二定位板另一端的凸起部与第一定位板一端的凹陷部相接触配合,使得翻转铺垫被固定在与滑动铺垫持平的水平状态,与滑动铺垫共同形成铺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座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二实施例卧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各附图中的标号表示如下:01铺腿、021导轨、022滑块、03止挡块、11滑动铺垫、15连接块、16第一定位板、21翻转铺垫、24第二定位板、25凸起部、26凹陷部、27脱离部、28锁紧机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列车卧铺下铺的转换结构,它主要包括导轨,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导轨上设有一组滑块,所述的滑块上方设有一滑动铺垫,滑动铺垫的一端设有相配合的可翻转的翻转铺垫。翻转铺垫内设有第二定位板,滑动铺垫的下方一端设有与第二定位板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板,滑动铺垫通过连接块与滑块相连;滑动与导轨为可滑动连接,导轨的两端均设有止挡块。第二定位板的一端设有一凸起部,第一定位板的一端设有与该凸起部相配合的凹陷部;第二定位板的另一端为脱离部,该脱离部设有一平面接触面,该接触面与设在轨道一侧的挡板相配合。导轨的下方设有铺腿,所述的一组滑块共有两块,两块滑块之间的间距为导轨总长的1/2—1/3,两块滑块在导轨上的可移动距离大于翻转铺垫的高度。导轨与滑动铺垫之间设有一锁紧机构。转换结构的作用是使翻转铺垫能够从座椅状态翻折成卧铺状态,当翻转铺垫翻折时,滑动铺垫在滑块的作用下沿着导轨进行滑动,从而留出可供翻转铺垫可以翻折的空间,滑动铺垫在滑动的过程中,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脱离,在第二定位板一端的脱离部的带领下,翻转铺垫进行翻转,当翻转铺垫向下翻转后,第二定位板另一端的凸起部与第一定位板一端的凹陷部相接触配合,使得翻转铺垫被固定在与滑动铺垫持平的水平状态,与滑动铺垫共同形成铺面。同理,当翻转铺垫需要变成座椅状态时,首先将翻转铺垫后方的第二定位板凸起部与第一定位板的凹陷部分离,然后将翻转铺垫扶起转换成座椅靠背,接着将滑动铺垫沿着导轨向后移动,当其中的一个滑块遇到止挡块后,滑动铺垫移动结束,第二定位板的脱离部与第一定位板相接触,完成回复座椅状态。以上操作过程简单明了,同时,导轨、滑块以第一、第二定位板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加工,同时翻折效果好,不易损耗。实施中,如图1所示,滑动铺垫11中的连接块15分别于铺腿01上的滑块022(用螺钉)连接,此时滑动铺垫11就与铺腿01完成安装且能沿着导轨021前后滑动。当滑块022与止挡块03接触时,滑动铺垫无法向后滑动,此时定位板一16与定位板二24在a位置接触,翻转铺垫21就被定位在竖直位置。形成座椅。在座椅状态时锁紧机构会将滑动铺垫11固定,即滑动铺垫11与翻转铺垫21位置都为固定不动的。如图2所示,将滑动铺垫11向前滑动时,图1中的a位置会脱离接触,翻转铺垫21会向下旋转。当滑动铺垫11向前滑动至滑块022与止挡块03接触时停止滑动,此时定位板二24与定位板一16在b位置接触,翻转铺垫21位置被固定在水平状态,形成铺面。此时锁紧机构会将11滑动铺垫位置固定,即铺面不会移动。通过上述转换结构,可以使得卧铺与座位之间进行方便的转换,同时转换过程简单易行,不占用其他空间,便于操作和安装,解决了长久以来,列车卧铺白天无法好好座,列车硬座晚上没法好好睡的根本问题。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列车卧铺下铺的转换结构,它主要包括导轨,其特征在于:导轨上设有一组滑块,所述的滑块上方设有一滑动铺垫,滑动铺垫的一端设有相配合的可翻转的翻转铺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列车卧铺下铺的转换结构,它主要包括导轨,其特征在于:导轨上设有一组滑块,所述的滑块上方设有一滑动铺垫,滑动铺垫的一端设有相配合的可翻转的翻转铺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列车卧铺下铺的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翻转铺垫内设有第二定位板,滑动铺垫的下方一端设有与第二定位板相配合的第一定位板,滑动铺垫通过连接块与滑块相连;滑动与导轨为可滑动连接,导轨的两端均设有止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列车卧铺下铺的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导轨的下方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王应强卢君帅李致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坦达轨道车辆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