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侧压导轨滑移式超前及端头液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6274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7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侧压导轨滑移式超前及端头液压支架,包括有数个收尾相接的液压支架单元,液压支架单元包括有滑移式顶梁机构、抗侧压支撑机构;滑移式顶梁机构包括有顶梁、导轨伸缩梁,顶梁为中空结构,导轨伸缩梁纵向滑动安装于顶梁内,导轨伸缩梁包括有横向间隔排列的四个开式箱体、三个闭合式箱体,开式箱体、闭合式箱体前端连接有连接箱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应用在综掘巷道迎头的即时支护,能够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在综采工作面拆除时当掩护支架使用,适用性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具体属于抗侧压导轨滑移式超前及端头液压支架
技术介绍
煤炭行业在过去的黄金期,机械化并没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智能化几乎没有发展,严重制约了煤炭行业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水平。2020年我国煤炭行业将更加集中,从业人员将减少到400万以下,煤矿总数将降至4000以下。目前煤炭行业面临的严峻的经营形势,进一步发展机械化、自动化、甚至智能化是必然的紧迫选择。管理的创新,必须建立在设备更新的基础上。我国是世界上使用煤炭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煤炭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而高应力和三软条件的综采工作面在机械化方面比较落后,严格意义上讲只能算半机械化。对于将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差距很大,主要是在两巷的超前管理上,尽管目前市场上出现多种型号的两巷及端头支护设备,但都不能够适应高应力和三软条件下的支护要求。而这种条件的煤矿占的比重较大,目前这部分综采工作面两巷,及上下端头的管理依然采用原炮采工艺的管理方式,占据了综采管理工作中较大的比重;尤其是安全管理,两巷和上下端头是综采工作面安全隐患最大的区域。两巷作业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新人的培养出现了很困难的局面。以某矿调查为例,五年当中,整个采煤系统,进入两巷和上下端头作业的新人,只有两个人。另外,目前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大都年龄较大,体力和精力很快就将无法满足这项工作。如果不能从设备上寻求突破,五年以后许多高应力和三软条件的综采工作面将难以实现正常的高效回采。对现今市场存在相关产品的分析研究:(1)没有抗侧压的措施,没有实现全控顶支护。(2)不能实现结构单元独立的移架。(3)不能实现带压擦顶移架,移架过程中存在反复支护,无法解决顶底板移近量较大的问题,在围岩应力较大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机头高度严重不足。(4)结构相对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检修维护难度大。(5)支护范围不足,不能有效的降低采动影响。(6)对于U型钢和工字钢支护的巷道,抹帽作业的工作面,不能达到有效的配合使用。(7)支护强度相对较低,原巷道支护材料损坏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侧压导轨滑移式超前及端头液压支架,可以应用在综掘巷道迎头的即时支护,能够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在综采工作面拆除时当掩护支架使用,适用性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该设计结构简单,加工工艺与一般煤矿用支架的加工工艺相同,能够充分利用矿机企业现有的设备进行生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侧压导轨滑移式超前及端头液压支架,包括有数个收尾相接的液压支架单元,液压支架单元包括有滑移式顶梁机构、抗侧压支撑机构;所述的滑移式顶梁机构包括有顶梁2、导轨伸缩梁4,顶梁2为中空结构,导轨伸缩梁4纵向滑动安装于顶梁2内,导轨伸缩梁4包括有横向间隔排列的四个开式箱体15、三个闭合式箱体16,开式箱体15、闭合式箱体16前端连接有连接箱体14,连接箱体14外侧设有铰接头22,开式箱体15内设有内置拉移千斤顶9,内置拉移千斤顶9带动导轨伸缩梁4在顶梁2内移动,液压支架单元的铰接头22与相邻液压支架单元顶梁2相连接;所述的抗侧压支撑机构包括有铰接于顶梁2两侧的立柱7、抗侧压护板3,立柱7下端铰接于底座1中部,抗侧压护板3内滑动设置有可伸缩侧板5,可伸缩侧板5内置有伸缩千斤顶10,伸缩千斤顶10带动可伸缩侧板5在抗侧压护板3内移动,抗侧压护板3与底座1内侧顶部之间铰接有可伸缩连杆6、底侧链接千斤顶19,抗侧压护板3上内侧壁与顶梁2下侧壁之间铰接有抗侧压千斤顶8。 所述的底座1为L型,底座1下底面、侧面分别焊接有5mm钢板18。所述的内置拉移千斤顶9安装于控制槽12内,并通过销子20安装于顶梁2,顶梁2前端设有挡块13进行限位。所述的抗侧压护板3与可伸缩连杆6连接处设有限位板11,控制抗侧压护板3与立柱7之间的距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1)改变传统的降柱移架,移架千斤顶在底座的移架方式和结构方式,创新设计为移架千斤顶在顶梁,抬起底座,操作移架千斤顶,待移支架沿导轨擦顶滑移。解决了反复支护造成的顶板下沉量大的问题。(2)增加了抗侧压的措施,抗侧压结构稳定有效,改变目前市场产品抗侧压不足的问题。(3)使用可伸缩连杆进行抗偏,极大的增加了结构件的灵活,在实际应用中将有更强的适应性。(4)分体底座“L”型,靠帮支护,提供了更大的支护空间。(5)导轨伸缩梁的使用,可以方便的调节支护面积,推移千斤顶能够更好的抵抗冲击地压。(6)在处理侧压,顶板压力和底板压力时,设计的结构能很好的将这些力互为作用。(7)调整结构单元的仰俯角和左右偏转角度,能很好的适应巷道的起伏和转向。(8)带压移架过程中,由于对顶板有较高的支护强度,能够进行有控制的挑顶的作用。(9)内置推移千斤顶的连接方式,充分利用的空间,方便于安装。(10)底座设计导向抗偏钢板,简化结构的同时,增加了结构件的强度。(11)对称式的结构设计,最大限度的增加了通用性,降低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柱垂直时状态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柱伸完时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串接的液压支架单元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滑移式顶梁机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内置拉移千斤顶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抗侧压护板与可伸缩连杆安装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一种抗侧压导轨滑移式超前及端头液压支架,包括有数个收尾相接的液压支架单元,液压支架单元包括有滑移式顶梁机构、抗侧压支撑机构;滑移式顶梁机构包括有顶梁2、导轨伸缩梁4,顶梁2为中空结构,导轨伸缩梁4纵向滑动安装于顶梁2内,导轨伸缩梁4包括有横向间隔排列的四个开式箱体15、三个闭合式箱体16,开式箱体15、闭合式箱体16前端连接有连接箱体14,连接箱体14外侧设有铰接头22,开式箱体15内设有内置拉移千斤顶9,内置拉移千斤顶带动导轨伸缩梁4在顶梁2内移动,液压支架单元的铰接头22与相邻液压支架单元顶梁2相连接,导轨伸缩梁4底面设有抗磨钢板17;抗侧压支撑机构包括有铰接于顶梁2两侧的立柱7、抗侧压护板3,立柱7下端铰接于底座1中部,抗侧压护板3内滑动设置有可伸缩侧板5,可伸缩侧板5内置有伸缩千斤顶10,伸缩千斤顶10带动可伸缩侧板5在抗侧压护板3内移动,抗侧压护板3与底座1内侧顶部之间铰接有可伸缩连杆6、底侧链接千斤顶19,抗侧压护板3上内侧壁与顶梁2下侧壁之间铰接有抗侧压千斤顶8。底座1为L型,底座1下底面、侧面分别焊接有5mm钢板18。内置拉移千斤顶9安装于控制槽12内,并通过销子20安装于顶梁2,顶梁2前端设有挡块13进行限位。抗侧压护板3与可伸缩连杆6连接处设有限位板11,控制抗侧压护板3与立柱7之间的距离。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说明:该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两巷沿顺槽支护全控顶支架的系统单元,跨机头机尾支护单元和上下端头的自移式全控顶支护单元,相互之间采用导轨伸缩梁链 接为一个整体系统,实现全自动移架和即时支护的目的。2、超前支护是为生产提供足够的通风断面,设备布置空间,人行道等,增加支护强度,减缓由于回采造成的矿压显现。目前三软煤层和深层开采高应力条件下的综采工作面,依然采用铰接顶梁配合单体支护的方式,上下端头和超前顺槽支护无法实现机械化。存在以下不足和缺点:劳动强度大,安全环境差,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侧压导轨滑移式超前及端头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数个首尾相接的液压支架单元,液压支架单元包括有滑移式顶梁机构、抗侧压支撑机构;所述的滑移式顶梁机构包括有顶梁、导轨伸缩梁,顶梁为中空结构,导轨伸缩梁纵向滑动安装于顶梁内,导轨伸缩梁包括有横向间隔排列的四个开式箱体、三个闭合式箱体,开式箱体、闭合式箱体前端连接有连接箱体,连接箱体外侧设有铰接头,开式箱体内设有内置拉移千斤顶,内置拉移千斤顶带动导轨伸缩梁在顶梁内移动,液压支架单元的铰接头与相邻液压支架单元顶梁相连接;所述的抗侧压支撑机构包括有铰接于顶梁两侧的立柱、抗侧压护板,立柱下端铰接于底座中部,抗侧压护板内滑动设置有可伸缩侧板,可伸缩侧板内置有伸缩千斤顶,伸缩千斤顶带动可伸缩侧板在抗侧压护板内移动,抗侧压护板与底座内侧顶部之间铰接有可伸缩连杆、底侧链接千斤顶,抗侧压护板上内侧壁与顶梁下侧壁之间铰接有抗侧压千斤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侧压导轨滑移式超前及端头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数个首尾相接的液压支架单元,液压支架单元包括有滑移式顶梁机构、抗侧压支撑机构;所述的滑移式顶梁机构包括有顶梁、导轨伸缩梁,顶梁为中空结构,导轨伸缩梁纵向滑动安装于顶梁内,导轨伸缩梁包括有横向间隔排列的四个开式箱体、三个闭合式箱体,开式箱体、闭合式箱体前端连接有连接箱体,连接箱体外侧设有铰接头,开式箱体内设有内置拉移千斤顶,内置拉移千斤顶带动导轨伸缩梁在顶梁内移动,液压支架单元的铰接头与相邻液压支架单元顶梁相连接;所述的抗侧压支撑机构包括有铰接于顶梁两侧的立柱、抗侧压护板,立柱下端铰接于底座中部,抗侧压护板内滑动设置有可伸缩侧板,可伸缩侧板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徐庆辉黄昌健杨家坤张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宿州市龙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