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属于振动及噪声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浮置板轨道就是通过弹性体把轨道结构上部建筑与基础完全隔离,使其处于悬浮状态,建立质量-弹簧的单自由度系统,利用整个道床在弹性体上进行惯性运动来隔离和衰减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其中,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减振性能是目前已有轨道减振形式中隔振效果比较突出的,当线路周围为住宅、音乐厅、医院、学校、宾馆等隔振要求较高的建筑时,该隔振方式被广泛采用。虽然钢弹簧浮置板轨道浮置板在高频隔振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对于20Hz以下频率,由于自身频率的原因,很难起到理想的隔振效果,甚至会造成振动放大现象。空气弹簧是在柔性的封闭气室内充入压缩空气,利用空气的可压缩性实现弹性作用的一种非金属弹簧。与普通的钢制弹簧和橡胶弹簧相比,空气弹簧自振频率很低,能够在20Hz以下保持很好的隔振性能。颗粒阻尼装置是通过颗粒之间以及与容器壁之间的非弹性碰撞,产生附加阻尼,消耗能量的装置,与普通的橡胶隔振器相比,其耐久性好,可靠度高,易用于恶劣环境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颗粒盛放室周围开节流孔,把颗粒盛放室作为附加气室,同时利用颗粒阻尼耗能以及金属弹簧的弹性,实现外界激励下的宽频特别是低频隔振功能。本专利技术相对已有的钢弹簧隔振器,不仅提高了隔振频率范围,而且极大提高了低频激励下的隔振效果。一种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包括空气弹簧部件、颗粒阻尼部件和金属弹簧2;其中:空气弹簧部件包括注气孔1、顶板6、气囊层7和底板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包括空气弹簧部件、颗粒阻尼部件和金属弹簧(2);其特征在于:空气弹簧部件包括注气孔(1)、顶板(6)、气囊层(7)和底板(10),气囊层(7)的上圈和下圈分别设置顶板(6)和底板(10),顶板(6)上开有注气孔(1),由顶板(6)、气囊层(7)和底板(10)组成的空间为空气弹簧气室(9);颗粒阻尼部件包括颗粒盛放室(3)、颗粒(8)和节流孔(4),颗粒盛放室(3)表面开有若干节流孔(4),颗粒(8)位于颗粒盛放室(3)内,颗粒盛放室(3)下部通过粘接或螺栓连接在底板(10)上;颗粒阻尼部件位于空气弹簧气室(9)内金属弹簧(2)位于空气弹簧气室(9)内,其上部与顶板(6)底部连接,下部和颗粒盛放室(3)上部相连;通过颗粒盛放室(3)表面开有的节流孔(4),把颗粒盛放室(3)作为附加气室,同时利用颗粒阻尼耗能以及金属弹簧的弹性,实现外界激励下的宽频特别是低频隔振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包括空气弹簧部件、颗粒阻尼部件和金属弹簧(2);其特征在于:空气弹簧部件包括注气孔(1)、顶板(6)、气囊层(7)和底板(10),气囊层(7)的上圈和下圈分别设置顶板(6)和底板(10),顶板(6)上开有注气孔(1),由顶板(6)、气囊层(7)和底板(10)组成的空间为空气弹簧气室(9);颗粒阻尼部件包括颗粒盛放室(3)、颗粒(8)和节流孔(4),颗粒盛放室(3)表面开有若干节流孔(4),颗粒(8)位于颗粒盛放室(3)内,颗粒盛放室(3)下部通过粘接或螺栓连接在底板(10)上;颗粒阻尼部件位于空气弹簧气室(9)内金属弹簧(2)位于空气弹簧气室(9)内,其上部与顶板(6)底部连接,下部和颗粒盛放室(3)上部相连;通过颗粒盛放室(3)表面开有的节流孔(4),把颗粒盛放室(3)作为附加气室,同时利用颗粒阻尼耗能以及金属弹簧的弹性,实现外界激励下的宽频特别是低频隔振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板(6)和底板(10)包住气囊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颖,贾坚,陈瑾,刘传平,张志彬,谢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