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键式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5740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6 0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免键式联轴器,该免键式联轴器包括:具有轴孔的联轴器本体;设置在联轴器本体的轴孔内的第一胀紧套,用于将第一转轴与联轴器本体连接在一起;具有通孔并与联轴器本体为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筒,其通孔的轴线为直线,通孔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第一段用于同联轴器本体的轴孔一起容纳第一胀紧套;第二胀紧套,设置在第一连接筒的通孔的第二段内,用于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一连接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免键式联轴器能够将联轴器本体与转轴更稳定地连接在一起,使得打滑现象更加不易出现,从而方便其传递更大的扭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免键式联轴器
技术介绍
联轴器是将不同的机构中的两根转轴(即主动轴和从动轴)连接在一起,并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部件或组件。联轴器按照连接方式可划分为键连式联轴器和免键式联轴器。其中,免键式联轴器主要依靠胀紧套将联轴器本体与转轴连接在一起。传统的免键式联轴器虽然能够将联轴器本体与转轴连接在一起,但是当该免键式联轴器所连接的转轴的转矩较大时,该联轴器本体很容易相对于转轴产生转动,即出现打滑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免键式联轴器,其能够将联轴器本体与转轴更稳定地连接在一起,使得打滑现象更加不易出现,可传递更大的扭矩。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免键式联轴器,包括:具有轴孔的联轴器本体;设置在联轴器本体的轴孔内的第一胀紧套,用于将第一转轴与联轴器本体连接在一起;具有通孔并与联轴器本体为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筒,其通孔的轴线为直线,通孔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其中,第一段用于同联轴器本体的轴孔一起容纳第一胀紧套;第二胀紧套,设置在第一连接筒的通孔的第二段内,用于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一连接筒。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筒的通孔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第三段;第二段的孔径大于第三段的孔径,使得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接合部位能够对第二胀紧套进行限位。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筒的通孔的第一段的孔径大于第二段的孔径。进一步地,免键式联轴器还包括:与第一连接筒的结构相同的多个第二连接筒;和多个第三胀紧套,多个第三胀紧套分别设置在相应的第二连接筒的通孔的第二段内;其中,第一连接筒与多个第二连接筒为共轴式连接,第一连接筒与第二连接筒之间的连接和第二连接筒与第二连接筒之间的连接皆为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筒与第二连接筒之间的连接和第二连接筒与第二连接筒之间的连接皆为法兰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筒与联轴器本体之间的连接为螺栓连接。进一步地,免键式联轴器还包括设置于联轴器本体的轴孔内的第四胀紧套,用于连接第二转轴与联轴器本体,并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位于联轴器本体的两侧。进一步地,联轴器本体的轴孔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轴孔段、第二轴孔段和第三轴孔段,第二轴孔段的孔径既小于第一轴孔段的孔径,又小于第三轴孔段的孔径,第一轴孔段用于容纳第一胀紧套,第三轴孔段用于容纳第四胀紧套。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筒的材料为钢材。本技术提供的免键式联轴器通过第一连接筒为联轴器本体又增加一个胀紧套(即第二胀紧套),使得第一胀紧套与第二胀紧套能够协同作用,将联轴器本体与第一转轴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联轴器本体与第一转轴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与使用单个胀紧套的传统联轴器相比,本技术的免键式联轴器能够将联轴器本体与转轴更稳定地连接在一起,有效地防止联轴器本体与第一转轴间产生打滑现象,促使该免键式联轴器适用于传递更大的扭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免键式联轴器的分解图;图2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免键式联轴器和与之配合的转轴;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免键式联轴器的分解图;图4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免键式联轴器和与之配合的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免键式联轴器10的分解图;图2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免键式联轴器10和与之配合的第一转轴700。如图1和图2所示,该免键式联轴器10包括具有轴孔的联轴器本体100a。联轴器本体100a的形状可不作特别的限定。不过为了提高免键式联轴器10的运转稳定性,联轴器本体100a优选为标准回转体,联轴器本体100a可由硬质材料制成,优选为钢材料制成,其中硬质材料包括树脂或金属等。该免键式联轴器10还包括第一胀紧套200。第一胀紧套200设置在联轴器本体100a的轴孔内,用于将第一转轴700与联轴器本体100a连接在一起,详见图2。相比于键连式联轴器,本实施例中的免键式联轴器10可简化拆装工艺,提高操作效率。其中,第一胀紧套200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标准件,在此不再赘述。该免键式联轴器10还包括具有通孔的第一连接筒300a。第一连接筒300a与联轴器本体100a为可拆卸连接,并促使第一连接筒300a的通孔与联轴器本体100a的轴孔相接合。第一连接筒300a与联轴器本体100a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选为螺栓连接或卡接等。第一连接筒300a的通孔的轴线为直线,该通孔具有第一段301a和第二段302a。其中,通孔的第一段301a用于同联轴器本体100a的轴孔一起容纳第一胀紧套200。其中,第一连接筒300a的材料为可由硬质材料制成,优选为钢材料制成。该免键式联轴器10还包括第二胀紧套400。该第二胀紧套400设置在第一连接筒300a的通孔的第二段302a内。第一转轴700既穿入第一胀紧套200又穿过第二胀紧套400,使得第一胀紧套200与第二胀紧套400同时作用,能够
将第一转轴700与联轴器本体100a稳定的连接在一起。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免键式联轴器10通过第一连接筒300a为联轴器本体100a又增加一个胀紧套(即第二胀紧套400),使得第一胀紧套200与第二胀紧套400能够一同将联轴器本体100a与第一转轴700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联轴器本体100a与第一转轴700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与使用单个胀紧套的传统联轴器相比,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免键式联轴器10能够将联轴器本体100a与转轴更稳定地连接在一起,有效地防止联轴器本体100a与第一转轴700间产生打滑现象,促使该免键式联轴器10适用传递更大的扭矩。第一连接筒300a的通孔的第一段301a与第二段302a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段301a与第二段302a为间接相连,即第一连接筒300a的通孔还包括连接于第一段301a和第二段302a之间的第三段303a,第二段302a的孔径大于第三段303a的孔径,使得第二段302a和第三段303a的接合部位能够对第二胀紧套400进行限位,从而防止第二胀紧套400装入过深而难以拆卸。优选地,第一段301a的孔径大于第二段302a的孔径,以允许第一胀紧套200和第二胀紧套400选为同样规格的标准型胀紧套。虽然上文和图2都仅记载了免键式联轴器10与第一转轴700的连接方式,但容易理解的是,该免键式联轴器10与第二转轴(未示出)的连接方式也可选为与免键式联轴器10与第一转轴700的连接方式。该免键式联轴器10与第二转轴的连接方式也可选为以下方式,即免键式联轴器10还包括第四胀紧套,该第四胀紧套也设置联轴器本体100a的轴孔内,用于将第二转轴与联轴器本体100a连接在一起,并使第一转轴700和第二转轴分别位于联轴器本体100a的两侧(即第一转轴700位于联轴器本体100a的一侧,而第二转轴位于联轴器本体100a的另一侧)。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键式联轴器,包括:具有轴孔的联轴器本体;第一胀紧套,设置在所述联轴器本体的轴孔内,用于将第一转轴与所述联轴器本体连接在一起;具有通孔的第一连接筒,所述第一连接筒与所述联轴器本体为可拆卸连接,所述通孔的轴线为直线,所述通孔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用于同所述联轴器本体的轴孔一起容纳所述第一胀紧套;第二胀紧套,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筒的通孔的第二段内,用于将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接筒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键式联轴器,包括:具有轴孔的联轴器本体;第一胀紧套,设置在所述联轴器本体的轴孔内,用于将第一转轴与所述联轴器本体连接在一起;具有通孔的第一连接筒,所述第一连接筒与所述联轴器本体为可拆卸连接,所述通孔的轴线为直线,所述通孔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用于同所述联轴器本体的轴孔一起容纳所述第一胀紧套;第二胀紧套,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筒的通孔的第二段内,用于将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接筒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键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筒的通孔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的第三段;所述第二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三段的孔径,使得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的接合部位能够对所述第二胀紧套进行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键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段的孔径。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免键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筒的结构相同的多个第二连接筒;和多个第三胀紧套,多个所述第三胀紧套分别设置于相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筒的通孔的第二段内;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筒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朋
申请(专利权)人:泊头市东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