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
,适于中、重型汽车单杆远距离变速操纵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速操纵机构的减振联接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直接固定在发动机上的单杆远距离变速操纵机构,易与发动机产生共振,产生振动异响,影响驾驶舒适性。而固定在发动机上的操纵机构,只有少量产品在操纵器固定支架处增加了阻尼减振结构,操纵杆进行选换挡动作传递杆系机构并没有阻尼减振机构,这就会导致变速操纵器在发动机振动的影响下始终存在严重的振动噪声问题,同样严重影响驾驶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变速操纵机构的减振联接机构,结合说明书附图,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变速操纵机构的减振联接机构,联接于变速操纵杆1与联接臂4之间,由减振套管2、减振软垫3、螺栓5以及螺母6组成;所述减振套管2套置在变速操纵杆1的安装孔内,所述减振软垫3位于变速操纵杆1两侧与联接臂4之间的间隙内,所述螺栓5穿过联接臂4安装孔、减振软垫3和减振套管2,将变速操纵杆1与联接臂4相连接,并用螺母6固定。所述减振套管2由外管201、内管202和套管橡胶层203组成,所述外管201套置在内管202的外侧,所述橡胶层203硫化于外管201与内管202之间;所述减振软垫3由内板302、外板301和软垫橡胶层303组成,所述软垫橡胶层303硫化于内板302和外板301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套管2的内管202壁厚尺寸大于外管201的壁厚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软垫3的内板302的内圈直径大于所述减振套管2的内管202的外圈直径,所述减振软垫3的外板301的内圈直径小于所述减振套管2的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变速操纵机构的减振联接机构,联接于变速操纵杆(1)与联接臂(4)之间,其特征在于:由减振套管(2)、减振软垫(3)、螺栓(5)以及螺母(6)组成;所述减振套管(2)套置在变速操纵杆(1)的安装孔内,所述减振软垫(3)位于变速操纵杆(1)两侧与联接臂(4)之间的间隙内,所述螺栓(5)穿过联接臂(4)安装孔、减振软垫(3)和减振套管(2),将变速操纵杆(1)与联接臂(4)相连接,并用螺母(6)固定;所述减振套管(2)由外管(201)、内管(202)和套管橡胶层(203)组成,所述外管(201)套置在内管(202)的外侧,所述橡胶层(203)硫化于外管(201)与内管(202)之间;所述减振软垫(3)由内板(302)、外板(301)和软垫橡胶层(303)组成,所述软垫橡胶层(303)硫化于内板(302)和外板(301)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变速操纵机构的减振联接机构,联接于变速操纵杆(1)与联接臂(4)之间,其特征在于:由减振套管(2)、减振软垫(3)、螺栓(5)以及螺母(6)组成;所述减振套管(2)套置在变速操纵杆(1)的安装孔内,所述减振软垫(3)位于变速操纵杆(1)两侧与联接臂(4)之间的间隙内,所述螺栓(5)穿过联接臂(4)安装孔、减振软垫(3)和减振套管(2),将变速操纵杆(1)与联接臂(4)相连接,并用螺母(6)固定;所述减振套管(2)由外管(201)、内管(202)和套管橡胶层(203)组成,所述外管(201)套置在内管(202)的外侧,所述橡胶层(203)硫化于外管(201)与内管(202)之间;所述减振软垫(3)由内板(302)、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允学,郭守山,王群,张明,于龙,任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