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脱力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5171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4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脱力试验装置,用于软管与硬管之间的拉脱力试验,拉脱力试验装置包括:软管工装,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固定部;硬管工装,包括第二连接部以及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二固定部;其中,当进行软管与硬管之间的拉脱力试验时,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固定于拉伸机试验台上,软管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接部上,硬管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二连接部上,软管的第二端和硬管的第二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避免了管子的变形,便于安装和拆卸,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拉脱力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上经常会用到管子与管子之间的连接,其中,汽车上常用的管子与管子之间的连接形式有:软管与硬管连接,硬管与软管连接后再连接硬管,软管连接硬管后再连接软管等。在汽车上,如果管子与管子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较低,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汽车的性能,情况严重时还会影响驾驶员及乘客的安全,因此在汽车的制造过程中,对管子与管子之间的连接是否满足技术要求,需要使用拉脱力试验的方法来进行验证。这样,拉脱力试验的工装的研究和开发,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占据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汽车的实际生产和使用中,需要一种工装来完成汽车上几种常用规格的软管和硬管连接方式的拉脱力开发验证,并且在拉脱力开发验证过程中,有效避免管子发生变形,对管子的损伤降至最低,并且便于管子的安装和拆卸,降低工装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有效避免管子发生变形,且便于管子的安装和拆卸,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拉脱力试验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依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拉脱力试验装置,用于软管与硬管之间的拉脱力试验,所述拉脱力试验装置包括:软管工装,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固定部;硬管工装,包括第二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二固定部;其中,当进行软管与硬管之间的拉脱力试验时,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固定于拉伸机试验台上,所述软管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硬管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软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硬管的第二端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多个不同外径的螺纹管柱,多个所述螺纹管柱同轴心依次连接,其中,靠近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螺纹管柱的外径大于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螺纹管柱的外径,所述螺纹管柱的外径与所述软管的内径相配合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圆柱形的定位芯棒,所述定位芯棒与所述螺纹管柱同轴心设置,且所述定位芯棒上远离所述螺纹管柱的一端处设置有贯穿所述定位芯棒的第一销孔,所述定位芯棒通过一销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销孔和拉伸机试验台上的第一定位孔,固定于拉伸机试验台上。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一主体,所述主体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一内径可调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径与所述硬管的外径相配合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一用于调节所述螺纹孔的内径大小的调节手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一安装孔,所述调节手柄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于所述主体上。可选的,所述主体的第一端为圆台状结构,所述主体的第二端为与主体的第一端同轴心设置的圆柱状结构,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主体的第二端的圆周面上。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部为一与所述主体同轴心设置的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处设置有一贯穿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二固定部通过一销柱穿设于所述第二销孔和拉伸机试验台上的第二定位孔,固定于拉伸机试验台上。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部为一截面呈T形的柱形结构,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一端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端直径,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主体同轴心设置,且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的第二端连接。可选的,所述硬管工装还包括一固定底柱,所述固定底柱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所述固定底柱上远离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处设置有贯穿所述固定底
柱的第三销孔,所述固定底柱通过一销柱穿设于所述第三销孔和拉伸机试验台上的第二定位孔,固定于拉伸机试验台上。可选的,所述硬管工装还包括一过渡管柱,所述过渡管柱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固定底柱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拉脱力试验装置,用于软管和硬管之间的拉脱力试验,包括软管工装和硬管工装。当进行拉脱力试验时,软管工装的第一固定部和硬管工装的第二固定部均固定在拉伸机试验台上,软管的第一端固定在软管工装的第一连接部上,硬管的第一端固定在硬管工装的第二连接部上,软管的第二端与硬管的第二端连接。该拉脱力试验装置能够对软管和硬管进行有效固定,有效避免了管子发生变形,将对管子的损伤降至最低;此外,该拉脱力试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管子的安装和拆卸,可重复使用,降低了加工维护成本,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软管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硬管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1、软管工装;2、硬管工装;11、第一连接部;12、第一固定部;21、第二连接部;22、第二固定部;23、固定底柱;24、过渡管柱;111、螺纹管柱;121、第一销孔;211、主体;212、螺纹孔;213、安装孔;231、第三销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
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拉脱力试验装置用于软管和硬管之间的拉脱力试验,该拉脱力试验装置包括软管工装1和硬管工装2,其中,软管工装1包括第一连接部11以及与第一连接部11连接的第一固定部12,硬管工装2包括第二连接部21以及与第二连接部21连接的第二固定部22。具体的,在进行软管和硬管之间的拉脱力试验时,可以将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22均固定在拉伸机试验台上,软管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部11上,硬管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二连接部21上,软管的第二端和硬管的第二端连接,最后通过拉伸机试验台对软管和硬管之间的连接进行拉脱力试验。在本实施例中,在对软管和硬管之间的连接进行拉脱力试验时,通过将软管的第一端固定在软管工装的第一连接部上,将硬管的第一端固定在硬管工装的第二连接部上,能够实现对软管和硬管的有效固定,有效避免管子的变形,并将对管子的损伤降至最低。此外,该拉脱力试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管子的安装和拆卸,可重复使用,降低了加工维护成本,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参见图1,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包括多个不同外径的螺纹管柱111,多个螺纹管柱111同轴心依次连接,其中,靠近于第一固定部12的螺纹管柱的外径大于远离第一固定部12的螺纹管柱的外径,螺纹管柱111的外径与软管的内径相配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连接部可以包括三个不同外径的螺纹管柱,且三个螺纹管柱的外径随着螺纹管柱与第一固定部的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此外,螺纹管柱的外径可以根据汽车上常用规格的软管的内径而设置。具体的,为了保证软管的连接牢固性,螺纹管柱的外径与软管的内径配合连接时可以为过盈配合。另外,还可以在软管与螺纹管柱的连接处设置一卡箍,用于进一步保证软管的连接牢固性。本实施例利用多个不同外径的螺纹管柱固定连接软管,操作方便,并且在保证了软管工装结构简单的同时,可以连接多种不同规格的软管,增加了软管工装的实用性。继续参见图1,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2为圆柱
形的定位芯棒,定位芯棒与螺纹管柱111同轴心设置,且定位芯棒上远离螺纹管柱111的一端处设置有贯穿定位芯棒的第一销孔121,定位芯棒通过一销柱穿设于第一销孔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脱力试验装置,用于软管与硬管之间的拉脱力试验,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力试验装置包括:软管工装,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固定部;硬管工装,包括第二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二固定部;其中,当进行软管与硬管之间的拉脱力试验时,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固定于拉伸机试验台上,所述软管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硬管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软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硬管的第二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脱力试验装置,用于软管与硬管之间的拉脱力试验,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力试验装置包括:软管工装,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一固定部;硬管工装,包括第二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二固定部;其中,当进行软管与硬管之间的拉脱力试验时,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固定于拉伸机试验台上,所述软管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硬管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软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硬管的第二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脱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多个不同外径的螺纹管柱,多个所述螺纹管柱同轴心依次连接,其中,靠近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螺纹管柱的外径大于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螺纹管柱的外径,所述螺纹管柱的外径与所述软管的内径相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脱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圆柱形的定位芯棒,所述定位芯棒与所述螺纹管柱同轴心设置,且所述定位芯棒上远离所述螺纹管柱的一端处设置有贯穿所述定位芯棒的第一销孔,所述定位芯棒通过一销柱穿设于所述第一销孔和拉伸机试验台上的第一定位孔,固定于拉伸机试验台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脱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一主体,所述主体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一内径可调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径与所述硬管的外径相配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脱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马立璞陈希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