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5160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4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线连接器,电线连接器用于将复数条电线之间相互电性连接,包含壳体、对应于壳体连接的封盖以及导电弹片,电线连接器内部具有一用于容设导电弹片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于电线插入方向形成复数个导引通道,并于垂直电线插入方向形成一安装开口,且安装开口的开口方向平行于复数个导引通道的排列方向,而封盖连接于安装开口,并将安装开口封闭,据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壳体的安装开口的方向设计为相对垂直于导引通道的方向,且导电弹片组接进入于壳体内的方向与壳体及封盖之间组接的方向一致,达到方便人手操作安装及拆卸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线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将复数条电线之间彼此电性连接的电线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电线连接器主要是使用于用电物品或配件与电源间之电线连接之用,遂电线连接器的构造组成设计上,是以方便使用者操作电线连接以及操作连接时不致发生损坏,以及完成连接后不易松脱,而能够达到确实稳固地连接为目的。请参阅图1所示,习知的电线连接装置1,主要由一外壳10、一夹片11、一插片12及一盖体13共同组成;其中,外壳10内设一容置空间,底部具有多数个穿孔100;所述夹片11是由导电材质成型,并置入于外壳10内部定位,夹片11的一侧延伸出复数个弯曲段110,由弯曲段110再持续延伸一弧片111,并于弧片110的尾端形成一夹持缘112,插片12是由导电性材质制成的片体,并置于外壳10内定位同时与夹片11抵触;当外壳10、夹片11及插片12皆装配组合定位后,最后将一盖体13盖合于外壳10上,并与外壳10作稳固地结合。所述穿孔10供一条电线端头剥皮后的裸线插设入,当裸线插入穿孔10时,会推抵开夹持缘112,并沿着插片12的壁体上升,因此,通过夹持缘112与插片12的共同夹持,而能够使插入后的裸线受到夹持定位,而插入各穿孔100内的各条电线亦共同电性导通。有鉴于前述现有电线连接装置设计为一种供使用者能够以上、下或前、后的方向,进行将电线连接装置组装或拆卸的动作,相对于此,本技术欲提供一种符合人手位于人体左、右方位的设计,而能够方便人手以左、右方向进行组装或拆卸动作的电线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将电线进入电线连接器的方向,设计成垂直于组装开口方向的样态,方便人手以左、右方向进行组装或拆卸壳体的电线连接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透通于电线连接器的表面设计凸缘以及凹陷的壳体,大幅地增加人手的手掌或手指与电线连接器表面的接触面积,方便人手将电线连接器抓持或握持、亦方便人手进行将电线插入电线连接器的操作动作,进而减少电线连接器由人手滑落的机会。为达所述目的,本技术一种电线连接器,为一种用于将一电线的末端与其它电线的末端彼此电性连接的装置,包含一壳体、一封盖以及一导电弹片,所述电线连接器的内部具有一用于容设所述导电弹片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于所述电线插入方向形成复数个导引通道,由所述电线的末端进入所述导引通道,并由所述电线内部裸露的部分与所述导电弹片电性连接,而所述导引通道之间彼此间隔排列,并于垂直所述电线插入方向形成一用于将所述导电弹片导入所述容置空间中的安装开口,且所述安装开口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所述复数个导引通道的排列方向,而由所述封盖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安装开口,并将所述安装开口封闭。所述导电弹片设有一弹性部以及一导电部,所述弹性部于每一导引通道的延伸位置分别设有一弹性接脚,而所述导电部连接于所述弹性部,具有横跨于所述每个导引通道的长度,并配合所述每一弹性接脚分别形成一将所述电线内部裸露的部分固定的夹持手段。而于一较佳可行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部于所述弹性接脚位置设有一导引斜口,当所述电线内部的裸露部分自所述弹性接脚通过,而即将与所述导电部接触时,通过所述导引斜口协助所述电线能够更顺利的滑入触及所述导电部。再者,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形成对应于所述导电弹片,并能够将所述导电弹片的两侧定位的第一限位槽以及一第二限位槽。于一较佳可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内壁的两相对侧位置,且所述两相对侧的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开口的开口方向以及所述复数个导引通道的排列方向。另于一较佳可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内壁的两相邻侧位置,且所述第一限位槽或第二限位槽其中之一的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开口的开口方向以及所述复数个导引通道的排列方向,而另一者的 方向平行于所述安装开口的开口方向以及所述复述个导引通道的通道方向。另外,为了让本技术电线连接器设计为方便人手拿持,增加所述电线插入于本技术电线连接器的人手操作方便性,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于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位置凸出延伸形成一握持凸缘,而且,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握持凸缘的外表面形成一握持凹陷,由所述握持凸缘及握持凹陷共同增加本技术电线连接器的外表面面积。所述导引通道设有一与所述电线连接器外部连接导通的第一孔径以及一与所述容置空间连接导通的第二孔径,其中,所述第一孔径的尺寸为设计对应所述电线外部的塑料包材尺寸,而所述第二孔径的尺寸为设计对应于所述电线内部的裸露导线的尺寸。其中,所述壳体的安装开口的周缘以及所述封盖对应于所述安装开口的周缘分别设有一对应组接的对位块以及一收容槽,由所述对位块及收容槽构成一方便人手能够快速地进行对位组装的功效。最后,所述壳体的安装开口具有一第一开口面、一平行于所述第一开口面的第二开口面以及一同时相交于所述第一开口面与第二开口面的第三开口面,而所述封盖具有一将所述第一开口面封闭的平板部以及一将所述第二开口面与第三开口面同时封闭的突出部。由前述说明可知,本技术的特点在于,设计一电线导入的方向与外壳组接拆卸的方向之间相互垂直的电线连接器,通过将外壳组接拆卸方向设计成为便利于人手左右操作动作的方向,有利于人手操作方便性,此外,通过于外壳外表面设计握持凸缘及握持凹陷增加本技术供人手握取的总表面积,藉以增加人手拿取本技术电线连接器的稳定度,并有利于协助单手拿持本技术电线连接器的同时另一只手插入电线的操作流畅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电线连接装置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电线连接器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导电弹片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电线连接器配合电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图2的另一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壳体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线连接装置;10-外壳;100-穿孔;11-夹片;110-弯曲段;111-弧片;112-夹持缘;12-插片;13-盖体;2-电线连接器;3-壳体;30-握持凸缘;31-握持凹陷;32-容置空间;33-安装开口;330-第一开口面;331-第二开口面;332-第三开口面;34-收容槽;35-导引通道;350-第一孔径;351-第二孔径;36-检测通道;37-第一限位槽;38-第二限位槽;4-封盖;40-对位块;41-平板部;42-突出部;5-导电弹片;50-弹性部;500-弹性接脚;501-第一限位件;502-乘载件;502A-凹穴;503-第二限位件;51-导电部;51A-凸部;52-导引斜口;6-电线;60-包材尺寸;61-导线尺寸;A-安装开口的开口方向;B-电线插入方向;C-导引通道的排列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兹为便于更进一步对本技术的构造、使用及其特征有更深一层明确、详实的认识与了解,爰举出较佳实施例,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2至图5所示,本技术电线连接器2主要包含有一壳体3、一封盖4以及一导电弹片5三大部分,本技术能够让至少一条电线6进入其中,并达到将复数条电线6彼此之间相互电性连接的目的。由本技术电线连接器2的外表面观之,于一较佳可行实施例中,所述电线连接器2的外表面延伸凸出形成一握持凸缘30,所述握持凸缘30与壳体3的外表面共同呈现为一流线型的斜面样态,除了能够作为一供人手方便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线连接器,用于将复数条电线之间相互电性连接,包含一壳体、一对应所述壳体连接的封盖以及一导电弹片,所述电线连接器内部具有一用于容设所述导电弹片的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容置空间在所述电线插入方向形成复数个导引通道,并在垂直于所述电线插入方向形成一安装开口,且所述安装开口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所述复数个导引通道的排列方向;而所述封盖连接于所述安装开口,并将所述安装开口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连接器,用于将复数条电线之间相互电性连接,包含一壳体、一对应所述壳体连接的封盖以及一导电弹片,所述电线连接器内部具有一用于容设所述导电弹片的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容置空间在所述电线插入方向形成复数个导引通道,并在垂直于所述电线插入方向形成一安装开口,且所述安装开口的开口方向平行于所述复数个导引通道的排列方向;而所述封盖连接于所述安装开口,并将所述安装开口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片设有一弹性部以及一导电部,所述弹性部在每一导引通道的延伸位置分别设有一弹性接脚,而所述导电部连接于所述弹性部,具有横跨于所述每个导引通道的长度,并配合所述每一弹性接脚分别形成一将所述电线固定的夹持手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在所述弹性接脚位置进一步设有一导引斜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进一步由所述容置空间延伸出将所述导电弹片的两侧部位加以固定的一第一限位槽以及一第二限位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线连接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锦明
申请(专利权)人:金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