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翰昭专利>正文

一种豆渣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5148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4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渣脱水装置,包括支架、固定安装在支架上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脱水筒、可转动地安装在脱水筒内的转轴、用于驱动转轴旋转的第一电机、与脱水筒相连通的进料斗、用于将物料输送至进料斗内的倒料装置,脱水筒的周壁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有水罐,水罐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脱水筒的右侧开设有出渣口,出渣口处连接有出渣管,转轴呈圆台状,其右端的横截圆面直径大于左端的横截圆面直径,转轴的外圆壁面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螺旋片,螺旋片沿着转轴的轴向方向延伸,螺旋片的螺距从左至右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显著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豆渣的脱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豆渣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是豆腐生产的发源地,豆腐的生产、销售量都较大,相应的豆渣产量也很大。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已从营养学的角度开始重新认识豆渣。经研究证明,一般豆渣含水份85%,蛋白质3.0%,脂肪0.5%,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多糖等)8.0%,此外,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但豆渣中含有水分较多,且水分不容易处理掉,容易产生霉变。目前,一般采用人工挤压的方式将豆渣中的水分挤压出来,这样会显著提高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脱水效果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豆渣脱水装置,可显著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豆渣的脱水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渣脱水装置,包括支架、固定安装在支架上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脱水筒、可转动地安装在脱水筒内的转轴、用于驱动转轴旋转的第一电机、与脱水筒相连通的进料斗、用于将物料输送至进料斗内的倒料装置,所述脱水筒的周壁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有水罐,所述水罐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脱水筒的右侧开设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处连接有出渣管;所述转轴呈圆台状,其右端的横截圆面直径大于左端的横截圆面直径,所述转轴的外圆壁面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螺旋片,所述螺旋片沿着转轴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螺旋片的螺距从左至右逐渐减小。所述倒料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倒料架、可转动地安装在倒料架上的传动架、固定安装在倒料架上的物料框、用于驱动传动架上下滑动的动力装置,所述倒料架的两侧通过第一枢轴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一移动轮,所述传动架的两侧通过第二枢轴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二移动轮,所述机架的两侧形成有供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滑动的第一滑轨。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部的主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下部的从动轴、用于驱动主动轴旋转工作的第二电机,所述主动轴上安装有第一传动轮,所述从动轴上安装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上套绕有输送链,所述传动架与输送链固定连接。所述出渣管的下端安装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上套装有套管,所述安装管内插装有内管,所述内管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内管的上端与出渣管相套接,所述内管的下端连接有多个调节片,每相邻调节片的边缘相互重叠,所述套管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调节片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壁上形成有供第一螺栓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所述第一螺栓上套装有弹簧,所述第一螺栓的上部形成有限位部,所述弹簧的上端连接在限位部上,所述弹簧的下端连接在调节片上。所述脱水筒包括第一脱水筒和套装在第一脱水筒外壁上的第二脱水筒,所述第一脱水筒和第二脱水筒的周壁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脱水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脱水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支撑部,所述壳体的顶部内壁上设置有供第一支撑部插装的第二滑轨,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供第二支撑部插装的第三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均沿着壳体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壳体的左端插装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端头部和第二脱水筒的左端壁面相对应,所述壳体的右端插装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的端头部和第一脱水筒的右端壁面相对应。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待脱水的豆渣可通过倒料装置倒入至进料斗内,然后掉落至脱水筒内,接着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转轴的旋转,在螺旋片的螺旋输送下,豆渣从脱水筒的左侧被输送至右侧,由于转轴右端的横截圆面直径大于左端的横截圆面直径,同时螺旋片的螺距从左至右逐渐减小,豆渣在向右输送的过程中被逐渐挤压出水,在转轴横截圆面直径变大和螺距逐渐变小的配合下,可大幅度提高豆渣的脱水效果,脱水后的水液可从出水管处流出,脱水后的渣料可从出渣管处流出,整个过程均为机械自动化,可显著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去除倒料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倒料装置的初始状态和倒料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图2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螺栓、调节片、套管、弹簧、限位部和连接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架;2、壳体;3、第二脱水筒;4、第一脱水筒;5、转轴;6、水罐;7、出水管;8、出渣管;9、螺旋片;10、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第二螺栓;13、第三螺栓;14、第一电机;15、进料斗;16、轴承座;17、出渣口;18、安装管;19、套管;20、第一螺栓;21、调节片;22、弹簧;23、连接筒;24、限位部;25、物料框;26、第二电机;27、机架;28、第一传动轮;29、主动轴;30、输送链;31、从动轴;32、第二传动轮;33、倒料架;34、传动架;35、第一滑轨;36、第二枢轴;37、第二移动轮;38、第一移动轮;39、第一枢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5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豆渣脱水装置,包括支架1、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的壳体2、安装在壳体2内的脱水筒、可转动地安装在脱水筒内的转轴5、用于驱动转轴5旋转的第一电机14、与脱水筒相连通的进料斗15、用于将物料输送至进料斗15内的倒料装置,所述脱水筒的周壁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壳体2的底部连通有水罐6,所述水罐6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7,所述脱水筒的右侧开设有出渣口17,所述出渣口17处连接有出渣管8;转轴5可以通过轴承座16安装在壳体2的两端。所述转轴5呈圆台状,其右端的横截圆面直径大于左端的横截圆面直径,所述转轴5的外圆壁面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螺旋片9,所述螺旋片9沿着转轴5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螺旋片9的螺距从左至右逐渐减小。从图1中可以看出,螺旋片9的螺距是变化的,即变螺距,可起到挤压和输送的作用。螺旋片9可随着转轴5同步旋转,通过控制第一电机14的转动方向,可将豆渣从脱水筒的左端螺旋输送至脱水筒的右端。而且,螺旋片9和脱水筒之间的间隙比较吻合,螺旋片9可以把粘附在脱水筒壁面上的渣料刮落下来,继续被螺旋输送至出渣口17处。所述倒料装置包括机架27、安装在机架27上的倒料架33、可转动地安装在倒料架33上的传动架34、固定安装在倒料架33上的物料框25、用于驱动传动架34上下滑动的动力装置,所述倒料架33的两侧通过第一枢轴39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一移动轮38,所述传动架34的两侧通过第二枢轴36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二移动轮37,所述机架27的两侧形成有供第一移动轮38和第二移动轮37滑动的第一滑轨35。具体地,图2和图3的底部为倒料装置的初始状态,图2和图3的顶部为倒料装置的倒料状态。在初始时,第一移动轮38是位于第二移动轮37的上方,动力装置在开始驱动传动架34时,由于第一移动轮38没有受限制,使得倒料架33和传动架34同步向上运动;当第一移动轮38运动至第一滑轨35的末端时,第一移动轮38不能再向前运动了,而此时动力装置继续驱动传动架34的向上运动,由于传动架34的上端是可转动地与倒料架33相连接,传动架34开始绕着第二枢轴36旋转,进而带动倒料架33绕着第一枢轴39旋转,从而带动物料框25的同步旋转,使得物料框25内的豆渣倒入至进料斗15内。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27上部的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豆渣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固定安装在支架上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脱水筒、可转动地安装在脱水筒内的转轴、用于驱动转轴旋转的第一电机、与脱水筒相连通的进料斗、用于将物料输送至进料斗内的倒料装置,所述脱水筒的周壁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有水罐,所述水罐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脱水筒的右侧开设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处连接有出渣管;所述转轴呈圆台状,其右端的横截圆面直径大于左端的横截圆面直径,所述转轴的外圆壁面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螺旋片,所述螺旋片沿着转轴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螺旋片的螺距从左至右逐渐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渣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固定安装在支架上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脱水筒、可转动地安装在脱水筒内的转轴、用于驱动转轴旋转的第一电机、与脱水筒相连通的进料斗、用于将物料输送至进料斗内的倒料装置,所述脱水筒的周壁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有水罐,所述水罐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脱水筒的右侧开设有出渣口,所述出渣口处连接有出渣管;所述转轴呈圆台状,其右端的横截圆面直径大于左端的横截圆面直径,所述转轴的外圆壁面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螺旋片,所述螺旋片沿着转轴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螺旋片的螺距从左至右逐渐减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翰昭
申请(专利权)人:申翰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