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48863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4 08:15
本公开的微波加热装置中,逆变器部(4)对第1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3)进行驱动。冷却部(5)对第1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3)和逆变器部(4)进行冷却。第1和第2波导管(17)将第1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3)生成的微波供给至加热室(2)。在比加热室(2)的底面靠下方的位置处,第1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3)左右排列配置。从第1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3)起朝向前方依次配置有逆变器部(4)和冷却风扇(5),第1和第2波导管(17)被设置为从第1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3)起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根据本公开,能够使微波加热装置在左右方向上变得更小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对被加热物进行使用微波的加热(以下,称作微波加热)的微波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利用微波加热对食品等被加热物进行烹调的微波加热装置中,有时具有两个磁控管(例如,专利文献1)。由此,能够增加微波的输出,在短时间内进行烹调。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2740411号
技术实现思路
近年来,特别在便利店或快餐店等中,很多情况下无法准备用于设置微波加热装置的充足空间,要求使微波加热装置尤其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变得更小型。现有结构针对这一课题并不完善,存在改进的余地。本公开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使得具有多个磁控管的微波加热装置变得更小型。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微波加热装置具有:加热室,其收纳被加热物;门: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于加热室的前表面;生成微波的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逆变器部;冷却部;以及第1波导管和第2波导管。逆变器部对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进行驱动。冷却部对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及逆变器部进行冷却。第1波导管和第2波导管将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生成的微波供给至加热室。在比加热室的底面靠下方的位置处,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左右
排列配置。从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朝向前方依次配置有逆变器部和冷却部,第1波导管和第2波导管被设置为从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根据本公开,能够使具有多个磁控管的微波加热装置在左右方向上变得更小型。附图说明图1是本公开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主视图。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图5A是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纵剖视图。图5B是图5A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室的里壁的主视图。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对流装置的主视图。图8是第1实施方式的对流装置的立体图。图9是第1实施方式的对流装置中包含的热风生成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沿图7的10-10线的剖视图。图11是第1实施方式的热风生成机构中包含的对流加热器的立体图。图12是第1实施方式的对流装置中包含的循环风扇的立体图。图13是第1实施方式的对流装置中包含的导风件的立体图。图14A是第1实施方式的对流装置中包含的导风件的立体图。图14B是在图14A省略了第1、第2风向板的图。图1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室内的循环流的图。图16是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加热运转的一例的时序图。图1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磁控管和波导管的配置的俯视图。图1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磁控管、逆变器、波导管和冷却风扇的配置的俯视图。图1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磁控管、逆变器、波导管和冷却风扇的配置的立体图。图2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用于磁控管和风扇驱动部的冷却机构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图2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用于磁控管和风扇驱动部的冷却机构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图2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用于磁控管和风扇驱动部的冷却机构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图23是图4的A部放大图。图24是图21的E部放大图。图25是第1实施方式的铰链(Hinge)结构的侧视图。图26是第1实施方式的铰链结构的立体图。图27A是第1实施方式的铰链结构的立体图。图27B是图27A的G部放大图。图28A是沿图25的28A-28A线的剖视图。图28B是图28A的H部放大图。图29是第1实施方式的铰链结构的侧视图。图3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加热烹调器的磁控管、逆变器和波导管的配置的俯视图。图31是第2实施方式的对流装置的立体图。图32是本公开第2实施方式的加热室的里壁的主视图。图33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加热室的内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第1方面的微波加热装置具有:加热室,其收纳被加热物;门,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于加热室的前表面;生成微波的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逆变器部;冷却部;以及第1波导管和第2波导管。逆变器部对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进行驱动。冷却部对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及逆变器部进行冷却。第1波导管和第2波导管将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生成的微波供给至加热室。在比加热室的底面靠下方的位置处,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左右
并排配置。从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朝向前方依次配置有逆变器部和冷却部,第1波导管和第2波导管被设置为从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根据本方面,在具有多个微波生成装置的微波加热装置中,能够有效利用机械室内的空间,其结果是,能够使微波加热装置在左右方向上变得更小型。本公开第2方面的微波加热装置在第1方面中,该微波加热装置还具有对流装置,该对流装置以与加热室连通的方式设置于加热室的后方,向加热室供给热风,第1微波生成部和第2微波生成部设置于对流装置的下方。根据本方面,通过有效利用机械室内的空间,能够使得具备对流加热功能的微波加热装置在左右方向变得更小型。本公开第3方面的微波加热装置在第1方面中,该微波加热装置还具有外部空气吸入口,该外部空气吸入口设置于门的下方,用于取入外部空气,冷却部和逆变器部设置于加热室的下方。根据本方面,在门的下方设置有外部空气吸入口,因此在将多个微波加热装置排列于左右方向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冷却风的吸入路径。本公开第4方面的微波加热装置在第1方面中,第1和第2波导管分别具有作为用于将微波供给至加热室内的开口的第1微波放射孔和第2微波放射孔,并且具有朝向第1微波放射孔和第2微波放射孔弯曲90°的H角形状。根据本方面,通过设置H角形状,从而能够提高向加热室内放射的微波的强度。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所有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应部分赋予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第1实施方式)图1~图4是表示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30的外观的图。图1是门11关闭的状态下的加热烹调器30的立体图。图2是门11打开的状态下的加热烹调器30的立体图。图3是门11打开的状态下的加热烹调器30的主视图。图4是在取下了门11的状态下从斜下方观察时的加热烹调器30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30尤其是在便利店或快餐店等使用的业务用的微波炉。如图1~图4所示,加热烹调器30具有作为外箱的主体1、支承主体1的机械室
31、以及安装于主体1的前表面1a上的门11。主体1的内侧如图2~图4所示设置有加热室2。加热室2是在一个面上设有开口的具有大致长方体状的形状的壳体,以在内部收纳被加热物。以下的说明中,将加热室2的设有开口的一侧定义为加热烹调器30的前方,将加热室2的里侧定义为加热烹调器30的后方,并且将从前方观察加热烹调器30时的右侧、左侧分别简称为右侧、左侧。门11以封堵加热室2的开口的方式安装于主体1的前表面1a,通过把手12的操作而能够以设置于门11的两侧下部的铰链为中心开闭。在关闭了门11的状态(参照图1)下,对加热室2内的被加热物进行使用微波等的加热,在门11打开的状态(参照图2)下,被加热物收纳于加热室2内,或者从加热室2被取出。操作部41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波加热装置,该微波加热装置具有:加热室,其收纳被加热物;门,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加热室的前表面;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它们生成微波;逆变器部,其对所述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进行驱动;冷却部,其对所述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及所述逆变器部进行冷却;第1波导管,其将所述第1微波生成装置生成的微波供给至所述加热室;以及第2波导管,其将所述第2微波生成装置生成的微波供给至所述加热室,在比所述加热室的底面靠下方的位置处,所述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左右并排配置,从所述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起朝向前方依次配置有所述逆变器部和所述冷却部,所述第1波导管和第2波导管被设置为从所述第1微波生成部和第2微波生成部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2.05 JP 2014-0204311.一种微波加热装置,该微波加热装置具有:加热室,其收纳被加热物;门,其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加热室的前表面;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它们生成微波;逆变器部,其对所述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进行驱动;冷却部,其对所述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及所述逆变器部进行冷却;第1波导管,其将所述第1微波生成装置生成的微波供给至所述加热室;以及第2波导管,其将所述第2微波生成装置生成的微波供给至所述加热室,在比所述加热室的底面靠下方的位置处,所述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左右并排配置,从所述第1微波生成装置和第2微波生成装置起朝向前方依次配置有所述逆变器部和所述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宏大槻裕一山下诚一福井干男神谷利文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