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连接技术领域,公开了可弯曲连接件及可弯曲连接结构,其中,可弯曲连接件包括柔性部件和弹性部件,弹性部件嵌入安装于柔性部件内;或者,弹性部件安装于柔性部件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柔性部件内或者柔性部件外增设一弹性部件,这样,利用柔性部件和弹性部件的可弯曲性,有效保证了可弯曲连接件的可弯曲性能。此外,利用弹性部件的弹性,一方面可极大程度地减小可弯曲连接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弯曲幅度,另一方面可使得可弯曲连接件弯曲后、且在外力撤除后可自动恢复原形,从而有效消除了可弯曲连接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频繁的大幅度弯曲现象,充分保证了可弯曲连接件和可弯曲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
,尤其涉及可弯曲连接件及可弯曲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可弯曲连接件是指与其它部件连接后仍可进行弯曲的连接件。现有技术中,可弯曲连接件一般都是直接采用柔性部件,柔性部件在受力后可轻易产生弯曲变形,满足了可弯曲连接件的设计性能要求。然而,直接采用柔性部件作为可弯曲连接件在具体应用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柔性部件在外力作用下弯曲幅度不受限,且柔性部件在所受作用力消除后不会自动恢复原状,这样使得柔性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频繁的大幅度弯曲现象(尤其对于柔性部件存在与刚性部件连接的情形中,柔性部件在靠近刚性部件的部位处更容易出现频繁的大幅度弯曲现象),从而加快了柔性部件的疲劳损坏,严重影响了可弯曲连接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之处,提供了可弯曲连接件及可弯曲连接结构,其解决了现有可弯曲连接件直接采用柔性部件存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弯曲连接件,包括柔性部件和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嵌入安装于所述柔性部件内;或者,所述弹性部件安装于所述柔性部件外。可选地,所述柔性部件具有两个反向延伸设置的连接端部,所述弹性部件
设有一个,且所述弹性部件从一所述连接端部延伸至另一所述连接端部;或者,所述弹性部件设有两个,且两所述弹性部件分别靠近两所述连接端部设置。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件通过粘着剂或者缝纫线或者绑扎线或者螺钉或者铆钉锁紧定位于所述柔性部件上。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件为片状构件或者柱状构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弯曲连接件,通过在柔性部件内或者柔性部件外增设一弹性部件,这样,利用柔性部件和弹性部件的可弯曲性,有效保证了可弯曲连接件的可弯曲性能。此外,利用弹性部件的弹性,一方面可极大程度地减小可弯曲连接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弯曲幅度,另一方面可使得可弯曲连接件弯曲后、且在外力撤除后可自动恢复原形,从而有效消除了可弯曲连接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频繁、大幅度的弯曲现象,充分保证了可弯曲连接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可弯曲连接结构,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并可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弯曲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采用上述的可弯曲连接件。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两个,所述可弯曲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一个,且所述可弯曲连接结构还包括一个第三连接件,所述可弯曲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可选地,所述柔性部件包括嵌入所述第一连接件内的内嵌部和露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外的外露部,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嵌于所述内嵌部内的第一连接部和嵌于所述外露部内的第二连接部。可选地,所述内嵌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螺钉或者铆钉锁紧定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内。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刚性部件。可选地,上述的可弯曲连接结构为手提包的手提带,所述可弯曲连接件为
所述手提带之带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所述手提带之用于与包体连接的吊扣;或者,上述的可弯曲连接结构为数据连接线,所述可弯曲连接件为所述数据连接线之牵引导线,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所述数据连接线之输入头部或者输出头部或者控制元件;或者,上述的可弯曲连接结构为折叠式手机防护套,所述可弯曲连接件为所述折叠式手机防护套的中间弯曲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所述折叠式手机防护套之盖于手机屏幕或者手机后盖的防护面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弯曲连接结构,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可弯曲连接件作为可相对第一连接件弯曲的第二连接件,故,这样,既保证了第二连接件的可弯曲性能,又有效消除了第二连接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频繁、大幅度的弯曲现象,充分保证了可弯曲连接结构的长期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可弯曲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可弯曲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具有连接孔的弹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不设有连接孔的弹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提带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耳机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折叠式手机防护套的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可弯曲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可弯曲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可弯曲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可弯曲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可弯曲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可弯曲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可弯曲连接件1,包括柔性部件11和弹性部件12,弹性部件12嵌入安装于柔性部件11内。柔性部件11具体指柔性(挠性)较佳的部件,即受力后会变形、且在所受作用力消除之后自身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部件。弹性部件12具体指弹性较佳的部件,即受力后会变形、且在所受作用力消除之后自身能恢复原来形状的部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柔性部件11内增设一弹性部件12来构成一种新型的可弯曲连接件1,这样,利用柔性部件11和弹性部件12的可弯曲性,有效保证了可弯曲连接件1的可弯曲性能。此外,利用弹性部件12的弹性,一方面可极大程度地减小可弯曲连接件1在外力作用下的弯曲幅度,另一方面可使得可弯曲连接件1弯曲后、且在外力撤除后可自动恢复原形,从而有效消除了可弯曲连接件1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频繁、大幅度的弯曲现象,充分保证了可弯曲连接件1的使用寿命。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和图2所示,柔性部件11具有两个反向延伸设置的连接端部111,连接端部111可用于与其它部件进行连接。定义柔性部件11从一连接端部111延伸至另一连接端部111的延伸距离为柔性部件11的长度,定
义弹性部件12在柔性部件11之长度方向上的投影距离为弹性部件12的长度。弹性部件12的长度可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柔性部件11的长度,弹性部件12和柔性部件11之间的长度关系可根据具体需求和成本进行综合优化设计。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和图2所示,弹性部件12设有两个,即一个可弯曲连接件1包括一个柔性部件11和两个弹性部件12,且两弹性部件12分别靠近两连接端部111设置,此时,两个弹性部件12的长度之和小于柔性部件11的长度。由于柔性部件11在靠近连接端部111的部位最容易出现疲劳损坏,故,此处,在柔性部件11最易先损坏的部位处设置弹性部件12进行防护,其防护针对性较强,防护效果较佳,且可弯曲连接件1的成本相对也较低,综合性较好。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和图2所示,柔性部件11包括嵌入第一连接件2内的内嵌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弯曲连接件,包括柔性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嵌入安装于所述柔性部件内;或者,所述弹性部件安装于所述柔性部件外。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弯曲连接件,包括柔性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嵌入安装于所述柔性部件内;或者,所述弹性部件安装于所述柔性部件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曲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部件具有两个反向延伸设置的连接端部,所述弹性部件设有一个,且所述弹性部件从一所述连接端部延伸至另一所述连接端部;或者,所述弹性部件设有两个,且两所述弹性部件分别靠近两所述连接端部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曲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通过粘着剂或者缝纫线或者绑扎线或者螺钉或者铆钉锁紧定位于所述柔性部件上。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可弯曲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片状构件或者柱状构件。5.可弯曲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并可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弯曲的第二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弯曲连接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弯曲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两个,所述可弯曲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一个,且所述可弯曲连接结构还包括一个第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宝光,
申请(专利权)人:诚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