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塑料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4062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2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塑料油箱,包括油箱主体、冷却器、电加热器、滤油器、带温度计的液位计、液位传感报警器、温度传感报警器;将冷却器、电加热器、滤油器、带温度计的液位计、液位传感报警器、温度传感报警器分别安装在油箱主体上,组成一体化油箱。本发明专利技术油箱侧板和底板使用双层热塑性材料,内层材料为聚酰胺,外层材料为聚乙烯,前者可以防止漏油,后者可以起增塑作用,提高油箱的耐冲击性;冷却器和电加热器可以使油箱能够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不影响性能地发挥作用;滤油器可以过滤掉杂质,提高油液的使用效率;带温度计的液位计可以测出油液的温度和液位,从而指导液位传感报警器和温度传感报警器的工作,提高液压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涉及一种多功能塑料油箱,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漏油、耐冲击、效率高、安全性好的多功能油箱。
技术介绍
塑料油箱起源于欧洲,相比传统的钢板油箱,塑料油箱具有更加安全、轻质、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随着工业的发展,塑料油箱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已经逐步应用于工业中。但是其传统的钢板油箱由于其具有更加耐冲击的特性,且塑料油箱存在油液易泄漏等问题,加上国内塑料油箱的技术还不成熟,塑料油箱并未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虽然目前有些油箱内会自带液位计、冷却器和电加热器,但是一般没有使用温度计实时测量油液的温度,使得冷却器和电加热器没有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用,存在能量的不必要损耗。此外,油箱内置滤油器是一个发展趋势,但是并没有普遍使用于实际产品中。综上所述,针对塑料油箱的耐冲击性能差和易漏油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油箱侧板和底板使用双层热塑性材料的方法,即内层材料为聚酰胺,外层材料为聚乙烯;前者可以有效防止油箱漏油,后者可以起增塑作用,提高油箱的抗冲击性能;以此来解决目前塑料油箱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此外,通过在油箱上设置冷却器、电加热器、带温度计的液位计、液位传感报警器、温度传感报警器、滤油器等装置,组成一体化多功能油箱;通过带温度计的液位计、温度传感报警器、冷却器和电加热器,液压系统能够实时根据油液的温度来进行有效工作;根据带温度计的液位计和液位传感报警器,使操作者能够根据实时液位的情况来决定油液的补充与暂停加油;通过滤油器能够保持油液的清洁,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塑料油箱,以防止漏油、提高抗冲击性能、减少能量的损耗以及提高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塑料油箱,包括顶板(1)、侧板(19)、隔板(8)、底板(12)、前支脚(14)、后支脚(15)、放油嘴(6)、空气滤清器(2)、油箱吊钩(16)、清洗孔端盖(5)、入孔盖(17)、吸油管(9)、回油管(7)、冷却器(13)、电加热器(11)、滤油器(10)、带温度计的液位计(4)、液位传感报警器(18)、温度传感报警器(3);侧板(19)、隔板(8)、底板(12)、前支脚(14)、后支脚(15)、放油嘴(6)、空气滤清器(2)、油箱吊钩(16)、清洗孔端盖(5)、入孔盖(17)、吸油管(9)、回油管(7)等构成油箱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塑料油箱是改进油箱主体材料以及在油箱主体上增加多功能设计;所述改进油箱主体材料是在油箱侧板(19)和底板(12)上使用双层热塑性材料;所述多功能设计是在油箱侧板(19)上安装一个带温度计的液位计(4),用以实时测出油液的温度和液位,从而指导温度传感报警器(18)和液位传感报警器(3)的工作。 所述油箱侧板(19)和底板(12)内层材料为聚酰胺,外层材料为聚乙烯;前者能有效防止油箱漏油,后者能起增塑作用,提高油箱的抗冲击性能;且塑料油箱具有重量轻、强度好、防泄漏、持久耐用、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所述多功能设计是在油箱侧板(19)带温度计的液位计(4)上安装一个温度传感报警器(3);当带温度计的液位计(4)测得油液温度低于设定的最低值时,温度传感报警器(3)会发出警报,提示需要使用电加热器(11)给油液加温;当带温度计的液位计(4)测得油液温度高于设定的最高值时,温度传感报警器(3)也会发出警报,提示需要使用冷却器(13)给油液散热;从而维持油液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提高油液的使用效率。 所述多功能设计是在油箱侧板(19)带温度计的液位计(4)侧面安装一个液位传感报警器(18);当带温度计的液位计(4)测得油液液位低于设定的最低值时,液位传感报警器(18)会发出警报,提示需要给油箱补充油液;当带温度计的液位计(4)测得油液液位达到设定的最高值时,液位传感报警器(18)也会发出警报,提示必须停止给油箱加油;从而保证油液的液位在合适的范围内,维持液压系统的安全性能。 所述多功能设计是在油箱底板(12)前方安装一个油冷冷却器(13);当温度传感器(3)发出高温警报时,冷却器(13)开始工作,给油液降温,直到油液温度维持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所述多功能设计是在油箱底板(12)后方安装一个电加热器(11);当温度传感器(3)发出低温警报时,电加热器(11)开始工作,给油液加热,直到油液温度维持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所述多功能设计是在吸油管(9)上设置一个滤油器(10);滤掉油液中的杂质,起到保证油液清洁的作用,且避免引起杂质对运动部件造成的表面划伤和磨损,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 所述多功能塑料油箱容积为512L,油箱的长度为1000mm,宽度为800mm,高度为640mm,壁厚为6mm;由于塑料油箱的空间设计自由度大,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容量的油箱,其长度、宽度、高度、壁厚可以自行调整。本专利技术具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油箱侧板和底板使用双层热塑性材料,即内层材料为聚酰胺,外层材料为聚乙烯;前者可以有效防止油箱漏油,后者可以起增塑作用,提高油箱的抗冲击性能。此外,通过在油箱底板设置冷却器和电加热器,在油箱侧板上设置带温度计的液位计,再分别在带温度计的液位计侧面和顶面安装液位传感报警器和温度传感报警器等装置,在吸油管上设置滤油器,组成一体化多功能油箱,以便冷却器和电加热器能够实时根据油液的温度来进行有效工作,使操作者能够根据液位的情况来决定油液的补充与暂停加油,并且保持油液清洁,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塑料油箱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塑料油箱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塑料油箱俯视图。图中:1顶板;2空气滤清器;3温度传感报警器;4带温度计的液位计;5清洗孔端盖;6放油嘴;7回油管;8隔板;9吸油管;10滤油器;11电加热器;12底板;13冷却器;14前支脚;15后支脚;16油箱吊钩;17入孔盖;18液位传感报警器;19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空气滤清器2位于油箱顶板1上,带温度计的液位计4和清洗孔端盖5位于油箱侧板19上,温度传感报警器3和液位传感报警器18分别位于带温度计的液位计4的顶部和侧面,入孔盖17也位于油箱侧板19上。如图2所示,放油嘴6位于油箱底板12上,吸油管9和回油管7分别位于油箱的前方和后方,中间设置隔板8,滤油器10安装在吸油管9上,在油箱底板12的前方和后方分别安装冷却器13和电加热器11,前支脚14和后支脚15支撑油箱重量。如图3所示,油箱吊钩16设置在油箱侧板19上。 本专利技术通过油箱侧板和底板使用双层热塑性材料,即内层材料为聚酰胺,外层材料为聚乙烯,可以有效防止油箱漏油和起增塑作用,从而提高油箱的抗冲击性能。通过在油箱侧板上安装一个带温度计的液位计,可以同时测出油液的温度和液位,从而指导液位传感报警器和温度传感报警器的工作。在油箱侧板带温度计的液位计上安装一个温度传感报警器;当带温度计的液位计测得油液温度低于设定的最低值时,温度传感报警器会发出警报,提示需要使用电加热器给油液加温;当带温度计的液位计测得油液温度高于设定的最高值时,温度传感报警器也会发出警报,提示需要使用冷却器给油液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塑料油箱,包括顶板(1)、侧板(19)、隔板(8)、底板(12)、前支脚(14)、后支脚(15)、放油嘴(6)、空气滤清器(2)、油箱吊钩(16)、清洗孔端盖(5)、入孔盖(17)、吸油管(9)、回油管(7)、冷却器(13)、电加热器(11)、滤油器(10)、带温度计的液位计(4)、液位传感报警器(18)、温度传感报警器(3);侧板(19)、隔板(8)、底板(12)、前支脚(14)、后支脚(15)、放油嘴(6)、空气滤清器(2)、油箱吊钩(16)、清洗孔端盖(5)、入孔盖(17)、吸油管(9)、回油管(7)等构成油箱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塑料油箱是改进油箱主体材料以及在油箱主体上增加多功能设计;所述改进油箱主体材料是在油箱侧板(19)和底板(12)上使用双层热塑性材料;所述多功能设计是在油箱侧板(19)上安装一个带温度计的液位计(4),用以实时测出油液的温度和液位,从而指导温度传感报警器(18)和液位传感报警器(3)的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塑料油箱,包括顶板(1)、侧板(19)、隔板(8)、底板(12)、前支脚(14)、后支脚(15)、放油嘴(6)、空气滤清器(2)、油箱吊钩(16)、清洗孔端盖(5)、入孔盖(17)、吸油管(9)、回油管(7)、冷却器(13)、电加热器(11)、滤油器(10)、带温度计的液位计(4)、液位传感报警器(18)、温度传感报警器(3);侧板(19)、隔板(8)、底板(12)、前支脚(14)、后支脚(15)、放油嘴(6)、空气滤清器(2)、油箱吊钩(16)、清洗孔端盖(5)、入孔盖(17)、吸油管(9)、回油管(7)等构成油箱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塑料油箱是改进油箱主体材料以及在油箱主体上增加多功能设计;所述改进油箱主体材料是在油箱侧板(19)和底板(12)上使用双层热塑性材料;所述多功能设计是在油箱侧板(19)上安装一个带温度计的液位计(4),用以实时测出油液的温度和液位,从而指导温度传感报警器(18)和液位传感报警器(3)的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塑料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侧板(19)和底板(12)内层材料为聚酰胺,外层材料为聚乙烯;前者能有效防止油箱漏油,后者能起增塑作用,提高油箱的抗冲击性能;且塑料油箱具有重量轻、强度好、防泄漏、持久耐用、生产效率高等优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塑料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设计是在油箱侧板(19)带温度计的液位计(4)上安装一个温度传感报警器(3);当带温度计的液位计(4)测得油液温度低于设定的最低值时,温度传感报警器(3)会发出警报,提示需要使用电加热器(11)给油液加温;当带温度计的液位计(4)测得油液温度高于设定的最高值时,温度传感报警器(3)也会发出警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爱平谢为李宇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