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色减震鞋底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3765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2 0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色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以鞋底本体对应前掌的部位为前,对应后跟的部位为后,所述鞋底本体至少包括两块不同颜色的鞋底块,不同鞋底块沿前后方向拼接在一起,至少一块所述鞋底块上设有减震孔,减震孔沿所述鞋底本体的左右方向延伸。该鞋底具有多色和减震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多色减震鞋底的制作方法,采用该制作方法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该方法制作的鞋底具有较佳的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色减震鞋底及其制作方法,属鞋材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者对成品鞋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市面上几种颜色和硬度的鞋底制品已经很难满足客户要求,消费者需要在鞋底上在不同部位有更多种颜色。现有的生产制备方法为:先将不同颜色,不同硬度的EVA材料分别发泡成片材,再根据不同颜色部位的形状冲裁出来,通过粘结组合后深加工,再进行二次发泡成型来制得。现有生产制备方法存在如下缺陷和不足:1、EVA材料要先按不同颜色和硬度分别进行片材发泡,再按所需形状冲裁,这样操作,造成机台使用率增加,同时造成EVA材料的大量浪费;2、粘结组合深加工是将冲裁好的形状按照所需颜色贴合在一起在深加工,粘结组合主要是取粘结剂作为介质,使之粘固为一体来达到所需的效果,这样就造成增加了大量的人工费用,增加了贴合机台和胶水原料,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造成较大的环境影响,且粘合度不够,产品在受到不同温度,不同液体侵蚀和不同路面等原因的影响而发生变质,结合处分离错位或损坏,严重影响品质。为此,在申请公布号CN 103817964 A,名称为“一种EVA多色鞋底的生产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EVA多色鞋底的生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⑴根据色型取样开模:根据需要,从待制鞋底样品中取出不同颜色对应部位的形状,用发泡模具同样倍率开制注塑模具,每一种颜色对应部位均开制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中设有冷却装置;⑵注塑成型:分别依序将不同颜色,不同硬度但是发泡倍率一致的EVA颗粒组合物通过注射装置加温溶解后,分别注入对应颜色的注塑模具内,
通过冷却装置对注塑模具进行冷却,使用注塑模具内的EVA材料快速定型成各颜色预制品;⑶注塑制品发泡:将各颜色预制品拼成完整鞋底,然后平整的植入高温发泡模具内交联发泡,得半成品粗坯;⑷半成品加工:将半成品粗坯经过表面打磨成半成品,使各颜色结合处呈直线状态为准;⑸模压成型得成品:将整修后的半成品平整的置入二次模具中,加热成型,后再冷却定型,得到EVA多色鞋底。采用上述方案制造的鞋底,该鞋底的减震效果较差,各颜色制品发泡成半成品粗坯时,各颜色制品难以整齐地对位,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进行表面打磨,影响了劳动生产率。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缓冲效果好的多色减震鞋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色减震鞋底的制作方法,采用该制作方法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该方法制作的鞋底具有较佳的减震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多色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以鞋底本体对应前掌的部位为前,对应后跟的部位为后,所述鞋底本体至少包括两块不同颜色的鞋底块,不同鞋底块沿前后方向拼接在一起,至少一块所述鞋底块上设有减震孔,减震孔沿所述鞋底本体的左右方向延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相邻所述鞋底块之间设有限制相邻所述鞋底块沿前后方向脱落的限位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卡块和卡槽,卡块设置在一块所述鞋底块上,卡槽设置在相邻的另一块所述鞋底块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减震孔从所述鞋底本体的左侧壁贯
穿至右侧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底块为三块,分别设为第一鞋底块、第二鞋底块以及第三鞋底块,第一鞋底块、第二鞋底块以及第三鞋底块依次沿所述鞋底本体前后方向设置,第一鞋底块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上设有第一卡槽,第二鞋底块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块配合的第一槽座,第一槽座中设有与第一卡槽配合的第一卡块,第三鞋底块上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上设有第二卡槽,第二鞋底块上设有与第二限位块配合的第二槽座,第二槽座中设有与第二卡槽配合的第二卡块。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多色减震鞋底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将不同颜色的粒子分别在注塑模具中注塑成与鞋底本体不同部位对应的小鞋底块,以鞋底本体对应前掌的部位为前,对应后跟的部位为后,至少一块小鞋底块上设有减震孔,减震孔沿鞋底本体的左右方向延伸;B、将步骤A处理得到的多块不同颜色的小鞋底块沿前后方向依次拼接在一起,在发泡模具中进行发泡处理,小鞋底块经发泡形成鞋底块,各鞋底块粘接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A中形成的多块小鞋底块中,相配合的小鞋底块之间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为卡槽和卡块,卡块设置在一块小鞋底块上,卡槽设置在相配合的另一块鞋底块上,在所述步骤C中,小鞋底块通过卡槽和卡块卡合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穿孔柱,上模与下模之间形成用以成型小鞋底块的模腔,穿孔柱连接在上模或者下模上且穿入模腔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发泡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形成用以成型所述鞋底本体的的腔室,在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设有模芯柱,模芯柱上连接有用以驱动该模芯柱伸出或者伸入该腔室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固定在上模具上或者下模具上。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后,在鞋底本体上开设沿左右方向的减震孔,减震孔能够吸纳鞋底本体的形变,从而使得鞋底本体具有更好的缓冲性能,同时鞋底本体由多块不同颜色的鞋底块沿前后方向拼接而成,能够满足市面上多色鞋底的需求。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可以制作多色且具有减震孔的鞋底,该方法制作的鞋底具有很好的减震性能,同时各小鞋底块巧妙地采用卡槽和卡块结构进行拼接,提升小鞋底块拼接效率,而且能够保证小鞋底块在发泡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对位,大大了减少了后续人工打磨的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注塑模具的结构简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发泡模具的结构简图;图中:1-鞋底本体 10-第一鞋底块11-第一限位块 12-第一卡槽20-第二鞋底块 21-第一卡块22-第二卡块 30-第三鞋底块31-第二限位块 32-第二卡槽40-减震孔 50-注塑模具51-上模 52-下模53-模腔 54-穿孔柱60-发泡模具 61-上模62-下模 63-腔室64-油缸 65-导块66-模芯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参照图1至图4,一种多色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以鞋底本体1对应前掌的部位为前,对应后跟的部位为后,所述鞋底本体1至少包括两块不同颜色的鞋底块,不同鞋底块沿前后方向拼接在一起,至少一块所述鞋底块上设有减震孔40,减震孔40沿所述鞋底本体1的左右方向延伸。在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孔40从所述鞋底本体1的左侧壁贯穿至右侧壁,每个鞋底块上均设有减震孔4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相邻所述鞋底块之间设有限制相邻所述鞋底块沿前后方向脱落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的设置,使得鞋底块在发泡过程中不会脱离或者偏移,从而保证各不同颜色的鞋底块成型之后能够准确对位,保证各种颜色规则排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限位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色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以鞋底本体对应前掌的部位为前,对应后跟的部位为后,所述鞋底本体至少包括两块不同颜色的鞋底块,不同鞋底块沿前后方向拼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块所述鞋底块上设有减震孔,减震孔沿所述鞋底本体的左右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色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以鞋底本体对应前掌的部位为前,对应后跟的部位为后,所述鞋底本体至少包括两块不同颜色的鞋底块,不同鞋底块沿前后方向拼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块所述鞋底块上设有减震孔,减震孔沿所述鞋底本体的左右方向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色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鞋底块之间设有限制相邻所述鞋底块沿前后方向脱落的限位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色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卡块和卡槽,卡块设置在一块所述鞋底块上,卡槽设置在相邻的另一块所述鞋底块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色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从所述鞋底本体的左侧壁贯穿至右侧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色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块为三块,分别设为第一鞋底块、第二鞋底块以及第三鞋底块,第一鞋底块、第二鞋底块以及第三鞋底块依次沿所述鞋底本体前后方向设置,第一鞋底块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上设有第一卡槽,第二鞋底块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块配合的第一槽座,第一槽座中设有与第一卡槽配合的第一卡块,第三鞋底块上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上设有第二卡槽,第二鞋底块上设有与第二限位块配合的第二槽座,第二槽座中设有与第二卡槽配合的第二卡块。6.一种多色减震鞋底的制作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发张德文郭联敏林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特步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