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相转变温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36728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2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相转变温度的方法,利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的散射光强对温度的变化,进而计算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的方法;测定某种脂质体的散射光强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所得曲线中斜率最大时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的散射光强对温度的变化,进而计算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的方法,拓展了粒度分析仪在测定脂质体相转变温度上的应用;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某种脂质体的散射光强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所得曲线中斜率最大时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能够准确地测定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并具有灵敏度高、耗样量低、无扰检测和操作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脂质体分析
,尤其涉及一种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相转变温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脂质体具有类似于细胞膜的双层磷脂分子结构,能够方便地包封亲水或者疏水药物,因此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抗癌药物载体。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商品化脂质体制剂应用于癌症治疗,如(Ben Venue Laboratories,Inc Bedford,OH)和(Celsion Corporation,Lawrenceville,NJ)等。而温度敏感型脂质体(TSL)利用肿瘤组织的温度比正常组织高的特点,能够降低抗肿瘤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有效杀死肿瘤组织。TSL的响应温度与其相转变温度密切相关。性能优异的TSL应当在其相转变温度以下时内容物泄露较慢较少,而在相转变温度以上时内容物泄露较快较多。TSL的相转变温度一般由其组成决定,与其中所含脂质分子的主转变温度以及脂质分子之间的相对比例有关。尽管常见的脂质分子的转变温度已知,但是用作药物载体的TSL,其脂质成分通常不少于两种,因此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需要用仪器进行准确测定。目前测量脂质体相转变温度的主流方法是高灵敏度差示扫描量热法(Micro-DSC)。Micro-DSC通过测定相转变时的焓变来确定相转变温度。尽管Micro-DSC具有高灵敏度,但脂质体的相转变的焓变值非常小,因此一般要求样品的量不少于1μmol(浓度不小于2mM,体积不小于0.5mL)。而且Micro-DSC的价格较为昂贵,只有少数高校和科研院所具备Micro-DSC。因此发展一种更加经济的、方便的、准确的测定脂质体相转变温度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相转变温度的方法,旨在解决目前测量脂质体相转变温度方法存在脂质体的相转变焓变值非常小,成本较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相转变温度的方法,所述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相转变温度的方法利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的散射光强对温度的变化,进而计算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的方法;利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某种脂质体的散射光强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所得曲线中斜率最大时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进一步,所述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相转变温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待测的脂质体样品在某一温度以上进行退火热处理,得到处于热力学稳定相态的脂质体;步骤二,根据脂质体样品内脂质成分的相转变温度,选定所述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范围;步骤三,根据上述相转变温度范围,详细测定脂质体的散射光强I,用sigmoid四参数方程对测得的散射光强-温度曲线进行拟合,并对所得曲线进行求导,得到导数方程,并绘制测量温度范围内的导数曲线;测量温度范围内,二阶导数为0的温度即为所述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散射光强-温度曲线中光强下降时对应的温度范围为相转变温度范围。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进行退火热处理的温度优选高于脂质体内转变温度最高的脂质成分的转变温度。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温度范围为转变温度最低的脂质成分的固有转变温度以下5℃到转变温度最高的脂质成分的固有转变温度以上5℃。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使用sigmoid方程进行拟合: I = I 0 + a 1 + exp ( - ( T - T 0 ) / b ) ; ]]>其中,T为温度,I0、T0、a和b为拟合参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态光散射(DLS)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相转变温度的方法,与传统的差示量热扫描法(DSC)相比,具有操作方便和灵敏度高的优点,适合推广使用。DLS测量样品相变温度的原理主要基于脂质体内的脂质分子在相变温度附近从凝胶相进入液晶相,磷脂排列变得松散,导致光强下降,从而可以根据光强的降低计算样品的相变温度。而DSC测量样品相变温度的原理是基于脂质体在相变温度附近发生焓变,通过测定焓变推算脂质体的相变温度。由于脂质体相变时焓变值比较低,需用灵敏度高的micro-DSC测量。从操作上看,DLS只需用一次性样品池测定固定样品溶液的光强随温度的变化,而micro-DSC需用密封性非常好的重复利用的专用样品池,该样品池需要仔细清洁,载入样品后样品池需要严格密封,其样品池中残留杂质以及样品池的非密闭性会严重影响测试结果。同时,由于DLS测试的是样品的散射光强,对样品不造成影响,样品池是一次性的,不会造成污染,因此样品可以重复利用。但是micro-DSC测试后的样品容易被样品池污染,因此样品一般不可以重复利用。从灵敏度上看,在DLS中,样品的散射光强只需达到100kcps以上,结果即可以准确测定,此时检测的样品量只有0.1mg(0.1mg/ml*1ml),而micro-DSC中最低能检测的样品量是0.5mg(样品体积500μl,样品浓度至少1mg/mL)。因此DLS法具有操作简便、无扰检测和灵敏度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的散射光强对温度的变化,进而计算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的方法,进一步地拓展了粒度分析仪在测定脂质体相转变温度上的应用;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某种脂质体的散射光强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所得曲线中斜率最大时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能够准确地测定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并具有灵敏度高、耗样量低、无扰检测和操作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相转变温度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1脂质体DPPC/DSPC 1/3的光强随温度变化的曲线:42-57℃内的脂质体的散射光强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2脂质体DPPC/DSPC 1/1的散射光强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41-53℃内的脂质体的散射光强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3所得的脂质体DPPC/DSPC 3/1的散射光强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40-50℃内的脂质体的散射光强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相转变温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对待测的脂质体样品在某一温度以上进行退火热处理,得到处于热力学稳定相态的脂质体;S102:根据脂质体样品内脂质成分的相转变温度,选定所述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范围;S103:根据上述相转变温度范围,详细测定脂质体的散射光强I,对测得的散射光强-温度曲线进行拟合,并对所得曲线进行求导,得到导数方程。二阶导数为0的温度即为所述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相转变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相转变温度的方法利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的散射光强对温度的变化,进而计算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的方法;利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某种脂质体的散射光强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所得曲线中斜率最大时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相转变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相转变温度的方法利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的散射光强对温度的变化,进而计算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的方法;利用动态光散射法测定某种脂质体的散射光强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所得曲线中斜率最大时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相转变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相转变温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待测的脂质体样品在某一温度以上进行退火热处理,得到处于热力学稳定相态的脂质体;步骤二,根据脂质体样品内脂质成分的相转变温度,选定所述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范围;步骤三,根据上述相转变温度范围,详细测定脂质体的散射光强I,用sigmoid四参数方程对测得的散射光强-温度曲线进行拟合,并对所得曲线进行求导,得到导数方程,并绘制测量温度范围内的导数曲线;测量温度范围内,二阶导数为0的温度即为所述脂质体的相转变温度;散射光强-温度曲线中光强下降时对应的温度范围为相转变温度范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定双组份脂质体相转变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进行退火热处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玉琼陈丹曾琦张象涵谢晖赖梦婕齐硕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