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36206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2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杀菌组合物以井冈霉素、叶菌唑与啶酰菌胺为活性成分,其中井冈霉素、叶菌唑与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1~20∶1~28∶1~4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在应用于防治大豆锈病、菜豆锈病、梨锈病、麦类赤霉病、麦类白粉病、麦类锈病、麦类纹枯病、麦类叶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水稻纹枯病上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在防治大豆锈病、菜豆锈病和梨锈病上增效作用更加明显。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能大幅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对增加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井冈霉素、叶菌唑和啶酰菌胺的三元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农药
具有增效减量作用的杀菌剂组合物,其活性成分为井冈霉素、叶菌唑和啶酰菌胺。
技术介绍
井冈霉素,又称有效霉素,英文通用名:Validamycin或jinggangmycin,其化学结构式如下:井冈霉素是一种放线菌的次生代谢物,含有A、B、C、D、E、F六种类似氨基葡聚糖苷类衍生物。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A组分是井冈霉素的主要活性组分。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井冈霉素主要成分为井冈霉素A。井冈霉素在离体条件下表现专一性干扰担子菌中的丝核菌属真菌(Rhizoctonia spp.)顶端菌丝发育。因此,井冈霉素自20世纪70年代被发现以来,一直作为农用抗生素专一性地防治丝核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或与防治其他植物有害生物的农药加工成复配剂兼治丝核菌(Rhizoctonia spp.)病害。这些丝核菌病害主要包括水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和其他作物纹枯病或立枯病。近年,井冈霉素又被发现还可以用于防治一种难以培养的半知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引起的稻曲病。叶菌唑,又名羟菌唑,英文通用名:metconazole,其化学结构式如下:它是一种三唑类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包含抗菌活性较高的顺式异构体(1RS,5SR)和活性较低的反式异构体,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叶菌唑是顺式异构体与反式异构体的混合物。叶菌唑对镰刀菌菌丝生长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主要通过抑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破坏真菌细胞膜透性和膜结构,强烈抑制真菌菌丝生长。然而,不同植物病原真菌细胞内的叶菌唑受体Cyt.P450不仅具有结构多样性,而且还存在多种调控和颉颃生理机制,以致不同真菌表现不同的敏感性。目前该杀菌剂在国际上主要用于防治谷类作物锈病(Puccinia spp.)、叶枯病或颖枯病(Septoria spp.)、网斑病(Pyrenophora teres)、云纹斑病(Rhynchosporium secalis),而对麦类白粉病(Erysiphe spp.)和赤霉病(Fusarium spp.)只有中等防治效果。啶酰菌胺,英文通用名:Boscalid,又名:Nicobifen,化学名称:2-氯-N′-(4′-氯联苯-2-基)烟酰胺(IUPAC)。化学结构式如下:啶酰菌胺是新型烟酰胺类杀菌剂,属于线粒体呼吸链中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抑制剂,抑制孢子萌发、细菌管延伸、菌丝生长和孢子母细胞形成真菌生长和繁殖的主要阶段,杀菌作用由母体活性物质直接引起,没有相应代谢活性。通过叶面渗透在植物中转移,抑制线粒体琥珀酸酯脱氢酶,阻碍三羧酸循环,使氨基酸、糖缺乏、能量减少,干扰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对病害有神经活性,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该药剂杀菌谱较广,几乎对所有类型的真菌病害都有活性,对防治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和各种腐烂病等非常有效,并且对其他药剂的抗性菌亦有效,主要用于包括油菜、葡萄、果树、蔬菜和大田作物等病害的防治,与多菌灵、速克灵等无交互抗性。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病害,如不及时进行防治则会对作物产量造成严重损失。目前植物病害的防治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变,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病害发生程度、发生数量均有所提高,在防治上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同一种药剂在选择压力下的频繁使用,常导致这些病菌产生抗药性,为解决这些问题,将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进行配比组合,既能有效延缓病原群体抗药性的产生,也对植物病害的防治具有增效减量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用范围广、成本低、用量少、防效显著、含井冈霉素、叶菌唑与啶酰菌胺的杀菌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杀菌剂组合物的用途。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以井冈霉素、叶菌唑与啶酰菌胺为活性成分,其中所述的井冈霉素、叶菌唑与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1~20∶1~28∶1~4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述井冈霉素、叶菌唑与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1~10∶1~14∶1~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述井冈霉素、叶菌唑与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1~5∶1~7∶1~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杀菌组合物,所述的井冈霉素、叶菌唑与啶酰菌胺三者重量百分含量为所述杀菌组合物总含量的2~8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井冈霉素、叶菌唑与啶酰菌胺三者重量百分含量为所述杀菌组合物总含量的10~5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井冈霉素、叶菌唑与啶酰菌胺三者与农药中可接受的载体和/或助剂加工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载体为水、高岭土、陶土、膨润土、硅藻土、凹凸棒土或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助剂为乙醇、甲醇、乙二醇、丙二醇、NNO-1、NNO-7、黄原胶、聚乙二醇、甘油、拉开粉、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硫酸铵、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烷基胺、三乙醇胺、苯乙基酚甲醛树酯聚氧乙基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磺酸聚甲醛缩合物、N-甲基吡咯烷酮、烷基苯磺酸钙、丁基萘磺酸钠、苯甲酸、木质素磺酸钠、羧甲基纤维素、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硅酮类化合物、硅酸镁铝、聚乙烯醇、羧乙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羧酸乙烯聚合物或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或水乳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大豆锈病、菜豆锈病、梨锈病、麦类赤霉病、麦类白粉病、麦类锈病、麦类纹枯病、麦类叶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水稻纹枯病上的应用。有益效果:专利技术人通过对植物病害的发生、防治药剂使用技术、作用机制和抗药性的研究,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井冈霉素、叶菌唑与啶酰菌胺进行组合筛选,其目的是获得增效配方、减少农药用量和使用次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防效、治理抗药性。本专利技术经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其结果表明,井冈霉素、叶菌唑与啶酰菌胺三者理化性质互容,使用安全,药效显著。与其他农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用的井冈霉素是生物农药,叶菌唑是新型广谱三唑类杀菌剂,啶酰菌胺是新型烟酰胺类杀菌剂,相互组合可协同增效,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增加了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2.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杀菌谱广,扩大了应用靶标。既能有效防治大豆锈病,麦类作物锈病、麦类赤霉病、小麦纹枯病和叶枯病,也能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水稻纹枯病,减少了病害对农作物生产造成的为害,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3.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分分别为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能降低病原菌对化学药剂的抗药性风险水平,有利于病原菌敏感度的保持,同时能延缓病菌对配方中单剂出现抗药性。4.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属于复配农药,具有相容性、高效、低毒、低残留、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受以下实施例所限定,各组分的加入按重量份数计量。实施例1:44%井冈霉素·叶菌唑·啶酰菌胺可湿性粉剂井冈霉素16%、叶菌唑8%、啶酰菌胺2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NNO-1 1%、茶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井冈霉素、叶菌唑与啶酰菌胺为活性成分,其中所述的井冈霉素、叶菌唑和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1~20∶1~28∶1~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井冈霉素、叶菌唑与啶酰菌胺为活性成分,其中所述的井冈霉素、叶菌唑和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1~20∶1~28∶1~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冈霉素、叶菌唑与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1~10∶1~14∶1~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冈霉素、叶菌唑与啶酰菌胺的重量比为1~5∶1~7∶1~10。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冈霉素、叶菌唑与啶酰菌胺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所述杀菌组合物总含量的2~80%。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碧周明国周玮段亚冰王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吉星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