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33084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1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称取石油沥青、锌铬黄、磷锌白、聚乙烯醇缩丁醛、丹宁酸、氧化铁、二甲苯、环烷酸钴、环烷酸锰、熟桐油和铝粉浆,将原料搅拌后研磨即可;涂膜外观平整光亮,黏度50‑90s,表干30‑50min,实干18‑22h;柔韧性1‑3mm,对金属有良好的附着力;对酸碱有一定的防腐能力,耐水性浸入30℃水中3‑7d,不起泡不脱落,耐冲击性50‑70cm;细度25‑45μm,固含量30‑50%,耐湿热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表面用涂料,尤其涉及一种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防锈涂料可保护金属表面免受大气、海水等的化学或电化学腐蚀的涂料。在金属表面涂上防锈涂料能够有效的避免大气中各种腐蚀性物质的直接入侵,使得最大化的延长金属使用期限。可分为物理性和化学性防锈漆两大类。前者靠滑石粉和漆料的适当配合,形成致密的漆膜以阻止腐蚀性物质的侵入,如铁红、铝粉、石墨防锈漆等;后者靠防锈滑石粉的化学抑锈作用,如红丹、锌黄防锈漆等。用于桥梁、船舶、管道等金属的防锈。使用的防锈漆大致为油性防锈漆和水性防锈漆两种。油性防锈漆使材料表面油腻去除困难,已很少使用。油性防锈漆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但因含有亚硝酸盐、铬酸盐等有毒物质,对操作人员危害较大,国家已限制使用,且此类产品性能单一,不能满足磁性合金材料的防锈要求。选用金属强力螯合剂肌醇六磷酸酯为主要成分,与其他几种水性助剂复配而成。肌醇六磷酸酯是从粮食作物中提取的天然无毒有机化工产品,当它作为磁性材料防锈剂使用时,能在表面与金属迅速螯合,形成一层致密的单分子络合物保护膜,可有效抑制金属的腐蚀。经该产品处理后的材料表面保持原色,不必水洗即可进入涂装等下道工序。是防锈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防锈滑石粉是一类本身化学性质较防锈滑石粉为稳定的滑石粉,它们是靠本身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稳定,质地坚硬,颗粒细微,优良的填充性,提高漆膜的致密度,降低漆膜的可渗性从而起到防锈的作用.氧化铁红就属这类物质.而金属铝粉的防锈性是由于铝粉具有鳞片状结构,形成漆膜紧密,还有较强的反射紫外线光的能力,可提高漆膜抗老化的能力。防锈涂料可保护金属表面免受大气、海水等的化学或电化学腐蚀的涂料。在金属表面涂上防锈涂料能够有效的避免大气中各种腐蚀性物质的直接入侵,使得最大化的延长金属使用期限。可分为物理性和化学性防锈漆两大类。前者靠颜料和漆料的适当配合,形成致密的漆膜以阻止腐蚀性物质的侵入,如铁红、铝粉、石墨防锈漆等;后者靠防锈颜料的化学抑锈作用,如红丹、锌黄防锈漆等。用于桥梁、船舶、管道等金属的防锈。锭膜涂料以消除钢锭表面缺陷和减少钢铁用消耗为目的的钢铁用内表面涂敷剂。使用时将其用特殊的喷涂设备均匀地喷洒在钢铁用内表面上,在浇注过程中这层涂膜使钢锭的结疤、翻皮、裂纹、表面气泡和皮下气泡等多种表面缺陷得到极大的抑制。同时,它减少了钢锭焊模现象并阻止了钢水对铁用表面的侵蚀和冲刷,起到保护钢铁用的作用。此外,该涂层的隔热作用使钢锭的凝固时间相应延长,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钢锭缩孔的形成并相应延长了夹杂的上浮时间,有利于其排除。铁用涂料分为两类:一类是模壁涂料,另一类是模底涂料。以往模壁涂料多以煤焦油、重油、石墨等为基体材料,由于其热分解温度与最佳值相差较大且会引起模壁残碳附着部位的渗碳严重,已被水溶性树脂所取代。水溶性树脂的作用机理是:当浇注时产生的飞溅液滴粘在涂有树脂的铁用上时,该层树脂在400~600℃的温度条件下会产生分解反应,释放出气体从而使得飞溅液滴凝固后自动脱落。研究表明,水溶性树脂分解残留物的高温黏度在1000~3000cst之间时,钢锭的表面质量更加优异。另外,对钢铁用涂料还有一些附加的要求。一是导热系数低,与铁用有强的附着力,高温下最好能有一定的表面强度和抗急热性。模底涂料一般指底板涂料、底板修补剂和防漏剂。这类涂料多为硅质、铝质或镁质材料,不会污染钢水。多采用喷涂方式,有时也将其制成泥糊状以手工涂敷。钢铁用是炼钢厂模铸生产必备的、周转使用的大宗铸锭设备,它对钢锭的表面和内部质量以及钢锭成本有重要影响。钢水借以凝固成型的铸铁模型。钢铁用是炼钢厂模铸生产必备的、周转使用的大宗铸锭设备,它对钢锭的表面和内部质量以及钢锭成本有重要影响。钢铁用寿命(次)或钢铁用消耗(kg/t钢)是炼钢生产的一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使用的防锈漆大致为油性防锈漆和水性防锈漆两种。油性防锈漆使材料表面油腻去除困难,已很少使用。油性防锈漆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但因含有亚硝酸盐、铬酸盐等有毒物质,对操作人员危害较大,国家已限制使用,且此类产品性能单一,不能满足磁性合金材料的防锈要求。随着社会城市化、科技化、人性化的发展,设计一种硬度高、冲击强度高、附着力高、干燥快和柔韧性好的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满足市场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针对现有钢铁表面用涂料硬度低、耐冲击性差、附着力低、干燥慢和柔韧性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一种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石油沥青100份,锌铬黄2-6份,磷锌白20-4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5-35份,丹宁酸1-5份,氧化铁0.5-4.5份,二甲苯26-30份,环烷酸钴10-30份,环烷酸锰2-6份,熟桐油3-7份,铝粉浆30-5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石油沥青100份,锌铬黄3-5份,磷锌白25-3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20-30份,丹宁酸2-4份,氧化铁1.5-3.5份,二甲苯27-29份,环烷酸钴15-25份,环烷酸锰3-5份,熟桐油4-6份,铝粉浆35-4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石油沥青100份,锌铬黄3份,磷锌白2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20份,丹宁酸2份,氧化铁1.5份,二甲苯27份,环烷酸钴15份,环烷酸锰3份,熟桐油4份,铝粉浆3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石油沥青100份,锌铬黄5份,磷锌白3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30份,丹宁酸4份,氧化铁3.5份,二甲苯29份,环烷酸钴25份,环烷酸锰5份,熟桐油6份,铝粉浆4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石油沥青100份,锌铬黄4份,磷锌白3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25份,丹宁酸3份,氧化铁2.5份,二甲苯28份,环烷酸钴20份,环烷酸锰4份,熟桐油5份,铝粉浆4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的制备方法步骤为:第一步:称取石油沥青、锌铬黄、磷锌白、聚乙烯醇缩丁醛、丹宁酸、氧化铁、二甲苯、环烷酸钴、环烷酸锰、熟桐油和铝粉浆;第二步:将石油沥青加热熔化脱水,除去杂质,然后升温至280-300℃,保温30-50min,冷却至100-140℃,与锌铬黄、磷锌白、聚乙烯醇缩丁醛、丹宁酸、氧化铁和二甲苯投入设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反应釜中,搅拌20-30min,搅拌速度为200-400转/分钟;第三步:加入剩余原料,在研磨机中研磨20-40min即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涂膜外观平整光亮,黏度50-90s,表干30-50min,实干18-22h;2、柔韧性1-3mm,对金属有良好的附着力;3、对酸碱有一定的防腐能力,耐水性浸入30℃水中3-7d,不起泡不脱落,耐冲击性50-70cm;4、细度25-45μm,固含量30-50%,耐湿热性好,可以广泛生产并不断代替现有材料。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石油沥青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石油沥青100份,锌铬黄2‑6份,磷锌白20‑4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5‑35份,丹宁酸1‑5份,氧化铁0.5‑4.5份,二甲苯26‑30份,环烷酸钴10‑30份,环烷酸锰2‑6份,熟桐油3‑7份,铝粉浆30‑5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石油沥青100份,锌铬黄2-6份,磷锌白20-40份,聚乙烯醇缩丁醛15-35份,丹宁酸1-5份,氧化铁0.5-4.5份,二甲苯26-30份,环烷酸钴10-30份,环烷酸锰2-6份,熟桐油3-7份,铝粉浆30-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石油沥青100份,锌铬黄3-5份,磷锌白25-3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20-30份,丹宁酸2-4份,氧化铁1.5-3.5份,二甲苯27-29份,环烷酸钴15-25份,环烷酸锰3-5份,熟桐油4-6份,铝粉浆35-4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石油沥青100份,锌铬黄3份,磷锌白2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20份,丹宁酸2份,氧化铁1.5份,二甲苯27份,环烷酸钴15份,环烷酸锰3份,熟桐油4份,铝粉浆3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铁用除锈防锈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铁用除锈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伊佩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