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岩溶地区溶洞上覆土层注浆加固装置,包括进浆管(1)、回浆管(2)、花管(3)、压力表(4)、溢流阀(14)和封孔装置,所述花管(3)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进浆管(1)、回浆管(2)和阀门(7),所述进浆管(1)上设有压力表(4)和进浆阀门(5)、回浆管(2)上设有回浆阀门(6),浆液可以自进浆管(1)流向回浆管(2)和花管(3)两个方向。孔装置采用分层捣实织物(8)、垫土(9的方法,不仅简单,而且效果好,织物(8)和垫土(9)包含孔隙,可以成为排气通道,止浆而不止气,从而较好地排出水泥浆中的气泡,进一步提高注浆质量;花管(3)底部设有旋转叶片(11),花管(3)通过转动来带动旋转叶片(11)转动,从而使旋转叶片(11)带动钻孔(13)内的浆液流动,旋转叶片(11)的目的是使浆液保持流动,以便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更好的渗入土体,这将有利于改善注浆效果,设置旋转叶片(11)的另一个目的则是防止浆液凝固,便于终注完成后拔管,提高花管(3)的重复利用率;设置溢流阀(14)的目的是保持注浆压力稳定,防止压力表(4)超负荷运转,保证管路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岩土领域中的地基加固技术,尤其涉及岩溶地区溶洞上覆土层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岩溶地基处理技术致力于加固溶洞,主要包括爆破回填、填充、强夯、注浆等措施,但是都只适用于溶洞埋藏较浅的情况。遇到埋藏较深的溶洞,若采用钻孔爆破的方式,虽然可以炸开溶洞顶板,但上覆土层又随之塌陷很容易将爆破口掩埋。即使成功爆破,但由于埋藏较深,若采用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进行回填,也存在较大的风险。若采用强夯的方式,由于有效夯实深度有限,对于这种深溶洞也无能为力。若采用注浆的方式填充溶洞,由于这些溶洞往往相互联通,注浆下去又随着地下水四处流失,耗费过多材料,效果也颇不一致,注入成百上千吨水泥浆仍达不到要求的也不少见。而最新研究表明,深埋溶洞发生的塌陷,大都与人工抽水引发的土层塌陷有关。深埋意味着富含承压地下水,在地下水的浸泡下,基岩面(溶洞顶板)附近土层将呈可塑甚至软塑状态,一经扰动即可引发变形。由于人工抽水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并在溶洞中流失,溶洞上覆土层随之冲蚀塌陷。因此,处理深埋溶洞的最佳方式,既不是爆破回填,也不是强夯注浆。重要的是限制抽水减少地下水位波动,以及加固溶洞上覆土层防止被水冲蚀。考虑到实际情况,限制抽水并不容易实现,基于以上考虑,非常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岩溶地基处理技术,致力于加固溶洞上覆土层,进而提高稳定性,减少塌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于现有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技术难以处理深埋溶洞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岩溶地区溶洞上覆土层注浆加固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岩溶地区溶洞上覆土层注浆加固装置,包括进浆管1、回浆管2、花管3、压力表4、溢流阀14和封孔装置,所述花管3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进浆管1、回浆管2和阀门7,所述进浆管1上设有压力表4和进浆阀门5、回浆管2上设有回浆阀门6,浆液可以自进浆管1流向回浆管2和花管3两个方向。所述溢流阀14包括压力阀15、弹簧16和螺杆17,并具有入流孔19、出流孔18和回流孔20。压力阀15在弹簧16的压力作用下保持关闭状态,浆液沿溢流阀14下端出流孔18出流向花管3。当溢流阀14中浆液的压力超过弹簧16的压力时,压力阀15被顶开,浆液沿溢流阀14右端回流孔20回流向回浆管2卸压。弹簧14的压力大小可以通过调节螺杆17控制。进一步地,压力表4的精度为0.01MPa,最大量程为2MPa。进一步地,封孔装置由织物8、垫土9分层捣实而成,所述织物8和垫土9包含孔隙,可以成为排气通道,止浆而不止气,从而较好地排出水泥浆中的气泡,进一步提高注浆质量。进一步地,花管3上部外露长度0.5~1.5m,以便连接进浆管1、回浆管2、压力表4、阀门7、溢流阀14等部件。进一步地,花管3底部设有旋转叶片11,花管3通过转动来带动旋转叶片11转动,从而使旋转叶片11带动钻孔13内的浆液流动。进一步地,花管3底部每层对称布置2个花孔10,每层花孔10之间布置4片旋转叶片11。进一步地,旋转叶片11与水平方向呈30°夹角。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传统的液压、气压止浆塞只能用于完整岩层中,用于松散土层中止浆效果不甚理想,封孔装置采用分层捣实织物8、垫土9的方法,不仅简单,而且效果好,织物8和垫土9包含孔隙,可以成为排气通道,止浆而不止气,从而较好地排出水泥浆中的气泡,进一步提高注浆质量。设置旋转叶片11的目的是使浆液保持流动,以便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更好的渗入土体,这将有利于改善注浆效果,设置旋转叶片11的另一个目的则是防止浆液凝固,便于终注完成后拔管,提高花管3的重复利用率。设置溢流阀14的目的是保持注浆压力稳定,防止压力表4超负荷运转,保证管路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岩溶地区溶洞上覆土层注浆加固装置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花管3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溢流阀14的局部效果图。附图标记:1、进浆管;2、回浆管;3、花管;4、压力表;5、进浆阀门;6、回浆阀门;7、花管阀门;8、织物;9、垫土;10、花孔;11、旋转叶片;12、路基;13、钻孔;14、溢流阀;15、压力阀;16、弹簧;17、螺杆;18、出流孔;19、入流孔;20、回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结构的实施方式:如图1-3所述,岩溶地区溶洞上覆土层注浆加固装置,包括进浆管1、回浆管2、花管3、压力表4、溢流阀14和封孔装置,所述花管3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进浆管1、回浆管2和阀门7,所述进浆管1上设有压力表4和进浆阀门5、回浆管2上设有回浆阀门6,浆液可以自进浆管1流向回浆管2和花管3两个方向。所述溢流阀14包括压力阀15、弹簧16和螺杆17,并具有入流孔19、出流孔18和回流孔20。压力阀15在弹簧16的压力作用下保持关闭状态,浆液沿溢流阀14下端出流孔18出流向花管3。当溢流阀14中浆液的压力超过弹簧16的压力时,压力阀15被顶开,浆液沿溢流阀14右端回流孔20回流向回浆管2卸压。弹簧14的压力大小可以通过调节螺杆17控制。进一步地,压力表4的精度为0.01MPa,最大量程为2MPa。进一步地,封孔装置由织物8、垫土9分层捣实而成,所述织物8和垫土9包含孔隙,可以成为排气通道,止浆而不止气,从而较好地排出水泥浆中的气泡,进一步提高注浆质量。进一步地,花管3上部外露长度0.5~1.5m,以便连接进浆管1、回浆管2、压力表4、阀门7、溢流阀14等部件。进一步地,花管3底部设有旋转叶片11,花管3通过转动来带动旋转叶片11转动,从而使旋转叶片11带动钻孔13内的浆液流动。进一步地,花管3底部每层对称布置2个花孔10,每层花孔10之间布置4片旋转叶片11。进一步地,旋转叶片11与水平方向呈30°夹角。注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注浆管钻孔完毕,检查钻孔13深度,在确认没有塌孔的情况下再安放花管3,否则,应采用钻机清孔到位。有的钻孔13成孔之后来不及注浆,常常放置一天甚至几天,期间如果再遇到降雨,塌孔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因此,安放花管3之前都应该检查钻孔13深度,以免注浆不到位。花管3底部开有花孔13,花孔13外侧应事先缠绕好胶带11,以免在安放的过程中被钻渣阻塞。而在注入浆液的过程中,胶带11将在浆液的作用下脱落,使花孔10贯通,并不会影响注浆。S2)注浆进浆管1、回浆管2、花管3全部安装完毕后,关闭回浆阀门6,并依次打开花管阀门7、进浆阀门5,即可开始注浆。进浆管1上安装压力表4,以便控制终注条件。注浆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注浆压力,若超过0.35MPa,应及时打开回浆阀门6卸载至0.25MPa以内,以免压力过大导致路基拱起开裂。注浆开始5分钟后,打开电机使花管3旋转,从而带动旋转叶片11转动,增强浆液流动性,改善注浆效果。设置旋转叶片11的另一个目的是防止浆液凝固,便于终注完成后拔管。S3)终注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如下终注条件:连续3次注浆压力超过0.35MPa再打开回浆阀门6卸载至0.25MPa后,回浆量已经很大,进浆量也相应的减少,可视为满足终注条件。作为进一步优选,若进浆管1上还安装流量计,可采用如下终注条件:a、终注压力达到0.25~0.35MPa,吸浆量不大于40L/min,维持30min;b、单孔注浆量达到3m3,且进浆量明显减少时。由于设置了旋转叶片11并保持其旋转,使得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岩溶地区溶洞上覆土层注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浆管(1)、回浆管(2)、花管(3)、压力表(4)、溢流阀(14)和封孔装置,所述花管(3)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进浆管(1)、回浆管(2)和阀门(7),所述进浆管(1)上设有压力表(4)和进浆阀门(5)、回浆管(2)上设有回浆阀门(6),浆液可以自进浆管(1)流向回浆管(2)和花管(3)两个方向;所述溢流阀(14)包括压力阀(15)、弹簧(16)和螺杆(17),并设有入流孔(19)、出流孔(18)和回流孔(20);压力阀(15)在弹簧(16)的压力作用下保持关闭状态,浆液沿溢流阀(14)下端出流孔(18)出流向花管(3);当溢流阀(14)中浆液的压力超过弹簧(16)的压力时,压力阀(15)被顶开,浆液沿溢流阀(14)右端回流孔(20)回流向回浆管(2)卸压;弹簧(16)的压力大小可以通过调节螺杆(17)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岩溶地区溶洞上覆土层注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浆管(1)、回浆管(2)、花管(3)、压力表(4)、溢流阀(14)和封孔装置,所述花管(3)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进浆管(1)、回浆管(2)和阀门(7),所述进浆管(1)上设有压力表(4)和进浆阀门(5)、回浆管(2)上设有回浆阀门(6),浆液可以自进浆管(1)流向回浆管(2)和花管(3)两个方向;所述溢流阀(14)包括压力阀(15)、弹簧(16)和螺杆(17),并设有入流孔(19)、出流孔(18)和回流孔(20);压力阀(15)在弹簧(16)的压力作用下保持关闭状态,浆液沿溢流阀(14)下端出流孔(18)出流向花管(3);当溢流阀(14)中浆液的压力超过弹簧(16)的压力时,压力阀(15)被顶开,浆液沿溢流阀(14)右端回流孔(20)回流向回浆管(2)卸压;弹簧(16)的压力大小可以通过调节螺杆(17)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地区溶洞上覆土层注浆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耀庭,曾勇,陈忠达,张小明,吴福泉,刘超群,刘中启,王捷,朱永波,张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长安大学,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