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PID的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2676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9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效预防电位诱导衰减现象,保证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及工作寿命的光伏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抗PID的光伏组件,包括依次层叠的背板、封装胶层、第一导电层、第一阻挡层、玻璃盖板,太阳能电池片与金属电极设置在封装胶层内,其金属电极与导电层建立电连接。第一阻挡层可有效抑制玻璃盖板的离子迁移至太阳能电池片的表面;同时,第一导电层将聚集在表面的电荷导入到电池片中,有效预防该光伏组件发生电位诱导衰减(PID)现象,保证该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及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预防电位诱导衰减现象,保证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及工作寿命的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PID(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是电势诱导衰减,它是指组件在高电压作用下使得玻璃、封装材料之间存在漏电流,大量电荷聚集在电池片表面,使得电池片表面的钝化效果恶化,从而导致光伏组件的性能下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尤其容易发生,处理不好会导致光伏电池板在使用过程中的功率和效率的下降,影响工作寿命。近年来光伏电站的组件发电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低于预期值,很多已经证实是由于PID造成的。引起光伏组件PID的外部条件主要是高电压、高温、潮湿,在这种条件下,光伏组件内的自由活动的金属离子较多,同时在高温、潮湿、高电压的作用下,其迁移率会增加,从而在这种环境下PID现象特别明显。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507714中揭示了一种抗PID效应的光伏组件,包括组件边框,设置于组件边框的安装槽内依次叠层的光伏用玻璃、电池片及背板,安装槽内设置密封胶,光伏用玻璃与电池片之间设有第一封装层,所述电池片与背板之间设有第二封装层,所述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的材料相同;所述封装层包括阻隔层和阻隔层两侧的第一粘结层与第二粘结层。本技术的阻隔层可以阻止水气通过背板进入到光伏组件内部;该结构也可以减缓钠离子的迁移速度;从两方面有效地解决组件在湿热环境下出现的电势诱导衰减现象。但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无法阻隔电荷的迁移,大量电荷聚
集在电池片表面进而造成PID。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效预防电位诱导衰减(PID)现象,保证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及工作寿命的光伏组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PID的光伏组件,包括:背板、封装胶层、玻璃盖板、金属电极及与该金属电极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与金属电极设置在封装胶层内,还包括:第一阻挡层及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阻挡层及第一导电层均为可透光的膜层,所述背板、封装胶层、第一导电层、第一阻挡层、玻璃盖板依次层叠形成一层叠结构,所述第一导电层与金属电极之间建立电连接。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电层与金属电极之间建立电连接的结构是:金属电极一端向外延伸与第一导电层形成电连接,或者是:金属电极与第一导电层之间设置一导线,通过该导线使金属电极与第一导电层形成电连接。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垂直投影区域完全覆盖太阳能电池片。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一边框,所述背板、封装胶层、第一导电层、第一阻挡层、玻璃盖板所形成的层叠结构的外周被套设在边框内,所述第一导电层与边框绝缘。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垂直投影区域均小于所述的封装胶层、第一阻挡层的垂直投影区域,从而所述的封装胶层在第一导电层的侧面对其进行包覆,使其与边框封闭绝缘。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二阻挡层,所述第二阻挡层设置在背板与封装胶层之间。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在第二阻挡层与封装胶层之间,并与金属电极建立电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垂直投影区域均小于所述的封装胶层、第二阻挡层的垂直投影区域,从而所述的封装胶层在第二导电层的侧面对其进行包覆,使其与外界封闭绝缘。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垂直投影区域完全覆盖太阳能电池片。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封装胶层为EVA膜层或PVB膜层。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太阳能电池片的表面增设阻挡层及导电层,阻挡层可有效抑制离子迁移至太阳能电池片的表面;同时,导电层将聚集在表面的电荷导入到电池片中,有效预防该光伏组件发生电位诱导衰减(PID)现象,保证该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及工作寿命。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抗PID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抗PID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抗PID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抗PID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
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PID的光伏组件,包括:树脂片背板1、封装胶层2、第一阻挡层7、第一导电层6、玻璃盖板8、边框9、多组金属电极3及与该串联在金属电极3上的太阳能电池片4,太阳能电池片4与金属电极3设置在封装胶层2内,封装胶层2设置在背板1上,金属电极3的一端向外延伸至封装胶层2的表面,在玻璃盖板8的表面上沉积形成一第一阻挡层7,在第一阻挡层7上沉积形成第一导电层6,第一阻挡层7及第一导电层6均为可透光的膜层,将玻璃盖板8与封装胶层2、背板进行层压形成光伏组件,其第一导电层6与金属电极3形成电连接,其第一导电层6的垂直投影区域完全覆盖住太阳能电池片4,背板1、封装胶层2、第一导电层6、第一阻挡层7、玻璃盖板8依次层叠形成一层叠结构,该层叠结构的外周被套设在边框9内,形成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PID的光伏组件。第一导电层6的垂直投影区域均小于所述的封装胶层2、第一阻挡层7的垂直投影区域,从而封装胶层2在第一导电层6的侧面对其进行包覆,使其与边框9或外界其它区域封闭绝缘。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6的垂直投影区域均小于所述的封装胶层2、第一阻挡层7的垂直投影区域,从而封装胶层2在第一导电层6的侧面对其进行包覆,使其与边框9或外界其它区域封闭隔绝。在其它实施例中,为使第一导电层6与边框9或外界其它区域绝缘,可使第一导电层6垂直投影区域与其他层
相同,并在其侧面外周侧增加一绝缘层进行绝缘。本实施例中,背板1为树脂片,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用玻璃或含有金属膜层的树脂片进行替代。本实施例中,封装胶层2为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膜层,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用PVB(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层或其它树脂类或塑料膜层替代。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片4为单晶硅电池片,单晶硅电池片具有转换率高的特点,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多晶硅电池片替代。本实施例中,第一阻挡层7为一层氧化钛材质的阻挡层,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阻挡层7可以单层不同材质的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相同或不同材质的层叠结构,其材料可以是:氧化钛、氮化硅、氮化硅铝、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锡、氮氧化硅、氮氧化硅铝、锌锡氧化物、氧化铌、氧化铋、氧化硅、氧化铝、氧化硅铝和氟化镁。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6为一层氧化铟掺杂锡膜层,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6也可以是银基透明导电膜层、氧化铟掺杂锡膜层、氧化锌掺杂铝膜层、氧化锌掺杂镓膜层、氧化锌掺杂铟膜层、氧化锌掺杂硼膜层、氧化锡掺杂氟膜层、氧化锡掺碘膜层、氧化锡掺杂锑膜层、氧化钛掺铌膜层、氧化锌掺硅膜层、氧化铟掺钨膜层、氧化铟掺钼膜层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层叠结构。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PID的光伏组件,包括:背板、封装胶层、玻璃盖板、金属电极及与该金属电极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与金属电极设置在封装胶层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阻挡层及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阻挡层及第一导电层均为可透光的膜层,所述背板、封装胶层、第一导电层、第一阻挡层、玻璃盖板依次层叠形成一层叠结构,所述第一导电层与金属电极之间建立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PID的光伏组件,包括:背板、封装胶层、玻璃盖板、金属电极及与该金属电极电连接的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与金属电极设置在封装胶层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阻挡层及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阻挡层及第一导电层均为可透光的膜层,所述背板、封装胶层、第一导电层、第一阻挡层、玻璃盖板依次层叠形成一层叠结构,所述第一导电层与金属电极之间建立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PID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金属电极之间建立电连接的结构是:金属电极一端向外延伸与第一导电层形成电连接,或者是:金属电极与第一导电层之间设置一导线,通过该导线使金属电极与第一导电层形成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PID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垂直投影区域完全覆盖太阳能电池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PID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边框,所述背板、封装胶层、第一导电层、第一阻挡层、玻璃盖板所形成的层叠结构的外周被套设在边框内,所述第一导电层与边框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艺明邓国云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普兰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