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板结合箱体的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2492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8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障板结合箱体的音箱,包括线槽、第一扬声器单元安装孔、第二扬声器单元安装孔、第三扬声器单元安装孔、障板、支撑支架、第一扬声器单元、第二扬声器单元、第一接线柱、第四扬声器单元安装孔、第三扬声器单元、箱体音箱及第二接线柱;扬声器单元通过扬声器单元安装孔装在障板上,第一接线柱通过支撑支架连障板,线槽连第一扬声器单元安装孔、第二扬声器单元安装孔、第三扬声器单元安装孔与第一接线柱;第三扬声器单元通过第四扬声器单元安装孔位于箱体音箱上,第二接线柱设在箱体音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尽可能得到干净、通透、无音染的声音的同时,又可以不占用过大的空间,易于一般环境下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音箱,尤其涉及一种障板结合箱体的音箱
技术介绍
常见的音箱大多为整体的箱体设计,包括封闭式设计、倒相式设计和安装辐射器的设计等。此外,也有完全障板式设计的音箱。但是箱体设计的音箱,有“箱声”等音染问题,在高音、中音尤其明显,使得声音不够干净、通透。而障板式音箱的主要问题是障板尺寸问题,越是需要更多的低音下潜,障板的尺寸会越大。这会使得低音在障板使用上面积会过大,不易于一般环境下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障板结合箱体的音箱,能有效提高音质,且易于放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障板结合箱体的音箱,包括线槽、第一扬声器单元安装孔、第二扬声器单元安装孔、第三扬声器单元安装孔、障板、支撑支架、第一扬声器单元、第二扬声器单元、第一接线柱、第四扬声器单元安装孔、第三扬声器单元、箱体音箱及第二接线柱;所述的第一扬声器单元安装孔及第二扬声器单元安装孔位于所述的障板的上部,所述的第一扬声器单元适配嵌装在所述的第一扬声器单元安装孔及第二扬声器单元安装孔内;所述的第三扬声器单元安装孔位于所述的障板的下部,所述的第二扬声器单元适配嵌装在所述的第三扬声器单元安装孔内;所述的支撑支架设置在所述的障板的后部,所述的第一接线柱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支架的底部,连接线经所述的线槽分别连接到所述的第一扬声器单元安装孔、第二扬声器单元安装孔及第三扬声器单元安装孔与所述的第一接线柱;所述的第四扬声器单元安装孔位于所述的箱体音箱的前端上部,所述的第三扬声器单元适配嵌装在所述的第四扬声器单元安装孔内,所述的第二接线柱设置在所述的箱体音箱的后端上部。上述的障板结合箱体的音箱,其中,所述的障板是长度及宽度范围分别为100mm-2000mm的矩形结构。上述的障板结合箱体的音箱,其中,所述的第一扬声器单元为0.5寸~4.5寸的高音喇叭,所述的第二扬声器单元为2寸~9寸的中音喇叭。上述的障板结合箱体的音箱,其中,所述的箱体音箱的长度、宽度及高度范围分别为100mm-2000mm。上述的障板结合箱体的音箱,其中,所述的第三扬声器单元为6寸~18寸的低音喇叭。上述的障板结合箱体的音箱,其中,所述的箱体音箱为完全封闭箱体,或设有一个倒相孔的倒相箱,或者安装有辐射器。本技术能在尽可能得到干净、通透、无音染的声音的同时,又可以不占用过大的空间,易于一般环境下放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障板结合箱体的音箱的障板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障板结合箱体的音箱的障板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障板结合箱体的音箱的障板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障板结合箱体的音箱的箱体音箱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障板结合箱体的音箱的箱体音箱的侧剖图。图6是本技术障板结合箱体的音箱的箱体音箱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6所示,一种障板结合箱体的音箱,包括线槽1、第一扬声器单元安装孔2、第二扬声器单元安装孔3、第三扬声器单元安装孔4、障板5、支撑支架6、第一扬声器单元7、第二扬声器单元8、第一接线柱9、第四扬声器单元安装孔10、第三扬声器单元11、箱体音箱12及第二接线柱13;所述的第一扬声器单元安装孔2及第二扬声器单元安装孔3位于所述的障板5的上部,所述的第一扬声器单元7适配嵌装在所述的第一扬声器单元安装孔2及第二扬声器单元安装孔3内;所述的第三扬声器单元安装孔4位于所述的障板5的下部,所述的第二扬声器单元8适配嵌装在所述的第三扬声器单元安装孔4内;所述的支撑支架6设置在所述的障板5的后部,所述的第一接线柱9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支架6的底部,连接线经所述的线槽1分别连接到所述的第一扬声器单元安装孔2、第二扬声器单元安装孔3及第三扬声器单元安装孔4与所述的第一接线柱9;所述的第四扬声器单元安装孔10位于所述的箱体音箱12的前端上部,所述的第三扬声器单元11适配嵌装在所述的第四扬声器单元安装孔10内,所述的第二接线柱13设置在所述的箱体音箱12的后端上部。所述的障板5是长度及宽度范围分别为100mm-2000mm的矩形结构。所述的第一扬声器单元7为0.5寸~4.5寸的高音喇叭,所述的第二扬声器单元8为2寸~9寸的中音喇叭。所述的箱体音箱12的长度、宽度及高度范围分别为100mm-2000mm。所述的第三扬声器单元11为6寸~18寸的低音喇叭。所述的箱体音箱12为完全封闭箱体,或设有一个倒相孔的倒相箱,或者安装有辐射器。本技术在中高音上使用障板音箱设计,即喇叭单元直接安装在板型结构上,背部可使用支架结构支撑而不使用箱体进行封闭。在低音或者中低音部分,喇叭使用箱体结构,包括完全封闭的封闭箱结构,或是带有倒相孔的倒相箱,或者是安装辐射器的设计方式。其中,低音范围通常在20Hz-500Hz,而中低音范围通常在20Hz-1500Hz。因为中高音部分的障板5的设计本身使得声音干净、通透、无音染,这也是人耳比较敏感的音频区。而人耳相对不太注重的低音或中低音部分,使用箱体音箱12的设计,虽有一些音染,但影响较小。而为了得到同样量感的低音效果,箱体音箱12的设计会比障板5的设计更省空间,这也使得一般环境下更易于放置。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部”、“下部”、“后部”、“内”、“底部”、“前端”、“后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嵌装”、“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在尽可能得到干净、通透、无音染的声音的同时,又可以不占用过大的空间,易于一般环境下放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障板结合箱体的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槽、第一扬声器单元安装孔、第二扬声器单元安装孔、第三扬声器单元安装孔、障板、支撑支架、第一扬声器单元、第二扬声器单元、第一接线柱、第四扬声器单元安装孔、第三扬声器单元、箱体音箱及第二接线柱;所述的第一扬声器单元安装孔及第二扬声器单元安装孔位于所述的障板的上部,所述的第一扬声器单元适配嵌装在所述的第一扬声器单元安装孔及第二扬声器单元安装孔内;所述的第三扬声器单元安装孔位于所述的障板的下部,所述的第二扬声器单元适配嵌装在所述的第三扬声器单元安装孔内;所述的支撑支架设置在所述的障板的后部,所述的第一接线柱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支架的底部,连接线经所述的线槽分别连接到所述的第一扬声器单元安装孔、第二扬声器单元安装孔及第三扬声器单元安装孔与所述的第一接线柱;所述的第四扬声器单元安装孔位于所述的箱体音箱的前端上部,所述的第三扬声器单元适配嵌装在所述的第四扬声器单元安装孔内,所述的第二接线柱设置在所述的箱体音箱的后端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障板结合箱体的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槽、第一扬声器单元安装孔、第二扬声器单元安装孔、第三扬声器单元安装孔、障板、支撑支架、第一扬声器单元、第二扬声器单元、第一接线柱、第四扬声器单元安装孔、第三扬声器单元、箱体音箱及第二接线柱;所述的第一扬声器单元安装孔及第二扬声器单元安装孔位于所述的障板的上部,所述的第一扬声器单元适配嵌装在所述的第一扬声器单元安装孔及第二扬声器单元安装孔内;所述的第三扬声器单元安装孔位于所述的障板的下部,所述的第二扬声器单元适配嵌装在所述的第三扬声器单元安装孔内;所述的支撑支架设置在所述的障板的后部,所述的第一接线柱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支架的底部,连接线经所述的线槽分别连接到所述的第一扬声器单元安装孔、第二扬声器单元安装孔及第三扬声器单元安装孔与所述的第一接线柱;所述的第四扬声器单元安装孔位于所述的箱体音箱的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宇圣戴中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弗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