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放大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12668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6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信号放大电路,包括前置放大电路、后置放大电路、调制电路和光耦合器,所述前置放大电路通过耦合器与后置放大电路耦合连接,所述后置放大电路与调制电路耦合连接,所述前置放大电路包括信号驱动端,本信号放大电路,置放大电路和后置放大电路可以对微弱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光耦合器不仅起到前置放大电路与后置放大电路的信号隔离作用,防止级间干扰,且可以辅助信号放大,调制电路在信号在进行传输放大时,无损耗,也不会引起信号失真,以获得更稳定的信号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弱信号处理
,具体为一种信号放大电路
技术介绍
各类传感器和通信设备输出的信号多为微弱的电压信号,因此高精度高增益微信号放大电路是微小信号测量领域必备的电路。高精度高增益微信号放大电路可以用来测量平面的粗糙度,也可用用来测量微小压力变化。由于微信号测量时存在外界环境的干扰、测量导线引起的寄生电容、运算放大器自身内阻、温度漂移及零点漂移等引起的测量误差,这些误差相对于被测信号很大,同时微信号测量时放大电路增益高达上千,上述干扰极易引起测量误差,因此对于微小信号的测量要尽可能的消除此类误差,且放大精度要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放大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信号放大电路,包括前置放大电路、后置放大电路、调制电路和光耦合器,所述前置放大电路通过耦合器与后置放大电路耦合连接,所述后置放大电路与调制电路耦合连接,所述前置放大电路包括信号驱动端,所述信号驱动端上串接有电容C1,所述信号驱动端的输入端依次并接有电阻R4和三极管VT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4连接有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VT2的基极与发射极分别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T1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均连接有电阻R2,所述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1,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并接后与信号驱动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后置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5和三极管VT4,所述电阻R5并接有电阻R6,所述电阻R6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T4的发射极连接有电阻R10,所述电阻R10分别并接有电容C2和电阻R8,所述电容C2和电阻R8串接,所述调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4、电压互感器VT和三极管VT5,所述第一电容C4通过电压互感器VT与三极管VT5耦合连接,所述三极管VT5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分别并接有电阻R12和第二电容C4。优选的,所述光耦合器为4N25光耦合器且内包括发光二极管VD和光敏三极管VT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信号放大电路,置放大电路和后置放大电路可以对微弱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光耦合器不仅起到前置放大电路与后置放大电路的信号隔离作用,防止级间干扰,且可以辅助信号放大,调制电路在信号在进行传输放大时,无损耗,也不会引起信号失真,以获得更稳定的信号数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置放大电路、10信号驱动端、11电容C1、12电阻R1、13电阻R2、14三极管VT1、15电阻R4、16三极管VT2、2后置放大电路、20电阻R5、21电阻R6、22三极管VT4、23电阻R10、24电容C2、25电阻R8、3调制电路、30第一电容C4、31电压互感器VT、32三极管VT5、33电阻R12、34第二电容C4、4光耦合器、40发光二极管VD、41光敏三极管VT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信号放大电路,包括前置放大电路1、后置放大电路2、调制电路3和光耦合器4,所述光耦合器4为4N25光耦合器且内包括发光二极管VD 40和光敏三极管VT3 41,所述前置放大电路1通过耦合器4与后置放大电路2耦合连接,所述后置放大电路2与调制电路3耦合连接,所述前置放大电路1包括信号驱动端10,所述信号驱动端10上串接有电容C1 11,所述信号驱动端10的输入端依次并接有电阻R4 15和三极管VT1 14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4 15连接有三极管VT2 16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VT2 16的基极与发射极分别与三极管VT1 14的集电极和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T1 14和三极管VT2 16的发射极均连接有电阻R2 13,所述三极管VT1 14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1 12,所述电阻R1 12和电阻R2 13并接后与信号驱动端10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VT1 14和三极管VT2 16构成两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将信号源信号经电容C1 11、电阻R1 12后送进由三极管VT1 14、三极管VT2 16构成的前置放大电路1,前置放大电路1是将微弱的电信号变换为直流分量信号,将放大变换后的信号加到光耦合器4的发光二极管VD 40上,发光二极管VD 40的发光强弱将受信号驱动端V1 10信号的强弱变化。给光耦合器4中的光敏三极管VT3 41加一定偏压,便可将发光二极管VD 40发射过来的光信号变换为电信号并放大,所述后置放大电路2包括电阻R5 20和三极管VT4 22,所述电阻R5 20并接有电阻R6 21,所述电阻R6 21与三极管VT4 2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T4 22的发射极连接有电阻R10 23,所述电阻R10 23分别并接有电容C2 24和电阻R8 25,所述电容C2 24和电阻R8 25串接,后置放大电路2,放大微弱信号,所述调制电路3包括第一电容C4 30、电压互感器VT 31和三极管VT5 32,所述第一电容C4 30通过电压互感器VT 31与三极管VT5 32耦合连接,所述三极管VT5 32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分别并接有电阻R12 33和第二电容C4 34,调制电路3在信号在进行传输放大时,无损耗,也不会引起信号失真,以获得更稳定的信号数据。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号放大电路,包括前置放大电路(1)、后置放大电路(2)、调制电路(3)和光耦合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放大电路(1)通过耦合器(4)与后置放大电路(2)耦合连接,所述后置放大电路(2)与调制电路(3)耦合连接,所述前置放大电路(1)包括信号驱动端(10),所述信号驱动端(10)上串接有电容C1(11),所述信号驱动端(10)的输入端依次并接有电阻R4(15)和三极管VT1(14)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4(15)连接有三极管VT2(16)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VT2(16)的基极与发射极分别与三极管VT1(14)的集电极和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T1(14)和三极管VT2(16)的发射极均连接有电阻R2(13),所述三极管VT1(14)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1(12),所述电阻R1(12)和电阻R2(13)并接后与信号驱动端(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后置放大电路(2)包括电阻R5(20)和三极管VT4(22),所述电阻R5(20)并接有电阻R6(21),所述电阻R6(21)与三极管VT4(2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T4(22)的发射极连接有电阻R10(23),所述电阻R10(23)分别并接有电容C2(24)和电阻R8(25),所述电容C2(24)和电阻R8(25)串接,所述调制电路(3)包括第一电容C4(30)、电压互感器VT(31)和三极管VT5(32),所述第一电容C4(30)通过电压互感器VT(31)与三极管VT5(32)耦合连接,所述三极管VT5(32)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分别并接有电阻R12(33)和第二电容C4(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放大电路,包括前置放大电路(1)、后置放大电路(2)、调制电路(3)和光耦合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放大电路(1)通过耦合器(4)与后置放大电路(2)耦合连接,所述后置放大电路(2)与调制电路(3)耦合连接,所述前置放大电路(1)包括信号驱动端(10),所述信号驱动端(10)上串接有电容C1(11),所述信号驱动端(10)的输入端依次并接有电阻R4(15)和三极管VT1(14)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4(15)连接有三极管VT2(16)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VT2(16)的基极与发射极分别与三极管VT1(14)的集电极和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T1(14)和三极管VT2(16)的发射极均连接有电阻R2(13),所述三极管VT1(14)的基极连接有电阻R1(12),所述电阻R1(12)和电阻R2(13)并接后与信号驱动端(10)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宝士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