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钦寿专利>正文

鼻滤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993 阅读:3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防尘用鼻滤塞,状如瓶塞,为笼式结构,两端为带通气孔的前膜和后膜,中间为环架,环架由环圈组合而成,外侧包覆有外皮,整体具有弹性,环圈上开有通孔作引流用,环圈内侧种有纤毛,膜面内侧的孔外部分也可种上纤毛。它解决了防尘保护用品的轻便化问题,特别适用于粉尘环境中的防尘保护。也可以作为其他一些与此相关的特殊用途开发产品利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滤塞本技术涉及救护装置的防尘劳动保护用品。在含粉尘环境条件下作业,常会造成肺部危害。鼻器官虽然具有加温、湿润和清洁的生理功能,但实际上,它的杀菌、过滤净化能力是比较有限的,对于粉尘、金属汽化物、化学毒气几乎毫无防御能力。传统使用的口罩能起到一部分的作用,却始终存在气闷、不方便的缺点。防护面罩或服装大都用在较特殊的环境之下,更显得笨重和不方便,难于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轻便的鼻滤塞,它可直接置于鼻孔内,其外皮与鼻腔粘膜具有良好的吻合性,它能在同类防护用品中起补充作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给出的鼻滤塞整体上呈笼式管锥形,与鼻孔处的鼻腔形状相适应。中间是环架,其两端设有前膜和后膜,膜面上密布通气孔。环架由环圈纵向排列组合在一起,形成为带有弹性的骨架,环架的外侧有连续包复的外皮,并将环架连成一体,环圈的内侧面上径向布有纤毛,环圈上还设有通孔,通孔贯穿环圈壁和外皮。鼻滤塞的外形适合于塞置,可以靠置在鼻腔内壁和中鼻甲,下鼻甲的前端之间,外皮材料具有人工皮肤性质,与鼻腔粘膜接触后经吸湿后会适度膨胀,可保证良好的接触吻合。通过外皮薄膜的毛细孔结构和通孔可对鼻腔粘膜的分泌液进行引流。组合式环架的环圈间留有活动间隙,故具有弹性,在呼吸肌的运动下可以带动环圈内侧所设的纤毛随动,从而起到鼻纤毛的类似作用,改善滤尘效果。试用表明,鼻滤塞的通气量,防尘效果吻合性能方面已能满足实用要求。鼻顶处的嗅细胞作用也不会受任何影响。此外,利用鼻滤塞后膜上的座孔可为一些特殊用途提供方便。如设置敏感报警涂料实施气味传感瓦斯报警,置兴奋剂可防疲劳驾驶,置解毒剂可减轻农药中毒程度,置浸渍药物载条预防感冒、治疗炎症等。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鼻滤塞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鼻滤塞实施例之二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鼻滤塞状如瓶塞,由前膜1、环架4和后膜7组成,环架4由3—5个环圈2纵向排列组合在一起,环圈间留有间隙,环圈内侧种有纤毛6,环架4的外侧包复有外皮3,且呈鼓形环连续,外皮材料为多聚糖复方薄膜,具有人造皮肤性能,吸水后适度膨胀,有助于与鼻腔粘膜的接触吻合,通孔5沟通环架壁内外,作为鼻腔粘膜分泌液的引流通道,也有助于增加透气性。前膜1和后膜7的膜面外形分别为凹凸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膜面上朝里的一面也种有纤毛6,后膜的中心还设有座孔9,座孔用于放置供特殊用途需要的化学物料或药物载条。图1所示的鼻滤塞,其外表面的鼓形环及其示意表示的环沟为其稳定塞置和引流,通气带来了更大的方便。图2所示的鼻滤塞,其环架4的外侧,通孔5的周围相应制有下凹的坑,用来替代环沟。前膜1后膜7的面形为平面,其他结构与图1实施例相同。将鼻滤塞插进二个鼻孔即可使用,吸入的空气经过通气孔8在纤毛6之间通过,然后由前膜1上的通气孔,以及一部分通孔5进入鼻腔,外界空气中的粉尘被纤毛阻挡在鼻滤塞内,随着鼻腔呼吸肌的运动会带动具有弹性的环架动作,环圈内的纤毛6也会微动起来,纤毛的长度、密度可根据要求选择。在一般含粉尘的环境中,设计连续使用时间达8小时。用过后可一次性作废弃处理,也可以经过充分洗涤,消毒后重复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鼻呼吸防尘的鼻滤塞,其特征在于鼻滤塞的两端为前膜(1)和后膜(7),中间为弹性环架(4),二个膜面上密布通气孔(8),环架(4)由环圈(2)组合在一起,其外侧有连续包复的外皮(3),环圈(2)的内侧面上径向布有纤毛(6),环圈(2)上还设有通孔(5),通孔(5)贯穿环圈壁和外皮(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鼻呼吸防尘的鼻滤塞,其特征在于鼻滤塞的两端为前膜(1)和后膜(7),中间为弹性环架(4),二个膜面上密布通气孔(8),环架(4)由环圈(2)组合在一起,其外侧有连续包复的外皮(3),环圈(2)的内侧面上径向布有纤毛(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钦寿
申请(专利权)人:王钦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