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反光镜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9644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5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反光镜及其制作工艺,它包括:球体,支架,碳纤维车镜框,上镜框和镜片,所述球体固定在碳纤维车镜框的一侧,支架上设有与球体的形状相适配的球形凹槽,球体卡设在凹槽内,碳纤维车镜框和上镜框通过非固定连接的方式紧固在一起,碳纤维车镜框和上镜框上分别设有镜片,当驾驶员更换后需要调整碳纤维车镜框时,先将上镜框相对碳纤维车镜框翻转至一个平面上后即可增加反光镜的反光范围,避免调整碳纤维车镜框的位置,同时,因碳纤维车镜框和球体为碳纤维一体成型结构,因此,可以有效吸附汽车内的异味,净化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碳纤维反光镜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能源和环境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多。据估计,到2050年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会达到现在的两倍,而到本世纪末则会达到现在的三倍。传统的化石能源一方面储量有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难题,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的开发至关重要。碳纤维作为一种先进的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核能设备、交通运输以及隐形武器等多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碳纤维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碳纤维的轴向强度和模量高,密度低、比性能高,无蠕变,非氧化环境下耐超高温,耐疲劳性好,比热及导电性介于非金属和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小且具有各向异性,耐腐蚀性好,X射线透过性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电磁屏蔽性好,具有高比强度和比模量,低热膨胀系数,耐高温,耐腐蚀,抗蠕变以及自润滑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还具有纤维的柔性和可编织性等特点。为进一步加强碳纤维的物理和化学性能,通常会将碳纤维与别的材质的板材或材料复合,从而达到增强性能的目的。现代工业对碳纤维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对其性能也提成了更高的要求。但现行碳纤维生产工艺复杂、质量受原料制约、高品质碳纤维原料价格昂贵,因而限制了碳纤维的进一步发展。新型碳纤维的研究和开发势在必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变的非常普及,现在的每个家庭几乎都拥有一辆汽车,人们在挑选汽车时,不仅注重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对汽车的外形也十分看重。汽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汽车作为一种个人消费品,以交通工具的角色进入人们的生活,档次越来越高,装饰也越来精美。汽车为了展现自身产品的设计特点,从内到位都尽显特色的进行装饰和美化,除了别具特色的造型外,其颜色的表现形式也非常丰富。汽车表面的五颜六色的漆除了具备防腐功能外,美化功能也是非常主要的。汽车的反光镜用来反映汽车后方和侧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现有的汽车反光镜多采用凸透镜,用来增加驾驶者的目视范围,但是,有些地方看不清的,依然要对反光镜的位置进行调整,相对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吸收异味的,不影响原有操作且能扩大驾驶者的视线范围的碳纤维反光镜及其制作工艺。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反光镜,它包括:球体,支架,碳纤维车镜框,上镜框和镜片,所述球体固定在碳纤维车镜框的一侧,支架上设有与球体的形状相适配的球形凹槽,球体卡设在凹槽内,碳纤维车镜框和上镜框通过非固定连接的方式紧固在一起,碳纤维车镜框和上镜框上分别设有镜片,所述的碳纤维车镜框由至少两层碳纤维层组成,碳纤维层按照0°、45°、180°、135°的顺序叠层,所述的相邻两层碳纤维层的中间夹有玻璃纤维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碳纤维车镜框和上镜框通过铰链固定连接,因此,上镜框可以相对碳纤维车镜框进行翻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有限,碳纤维车镜框上设有的上镜框能相对碳纤维车镜框做180°的翻转,当需要调整反光镜时,先将上镜框从碳纤维车镜框中翻开至180°,使碳纤维车镜框和上镜框上的镜片保持在一个平面上,从而增加驾驶者的视野范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镜片为凸透镜,增加驾驶者的视野范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每一层的玻璃纤维布的重量相等,保证了碳纤维车镜框的强度、弹性模量和可靠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球体和碳纤维车镜框为一体成型结构。一种碳纤维反光镜的制作工艺,具体步骤如下:(a)将碳纤维浸渍树脂后在模具内固化并连续拉挤成型,形成碳纤维层(31);(b)将碳纤维层按照0°、45°、180°、135°的顺序叠层至所需厚度;(c)在相邻两层碳纤维层中间处加设玻璃纤维布;(d)模压成型形成碳纤维板后根据尺寸加工成碳纤维车镜框和球体;(e)将球体卡入支架上的球形凹槽内后,再将支架固定在汽车上即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反光镜及其制作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制成的碳纤维反光镜利用碳纤维材能充分发挥碳纤维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在制作过程中可免除碳纤维单向织物的树脂固化阶段,强度利用效率高,制作方便;2、利用碳纤维制成的反光镜的抗拉强度是普通钢材的数倍以上,弹性模量优于钢材,具有优异的抗蠕变性能,耐腐蚀性和抗震性;3、利用碳纤维制成的反光镜能以较大长度供应而无须搭接;4、碳纤维制成的反光镜在制作时不用预加工,工序方便,板材允许交叉,耐酸、碱、盐及大气环境的腐蚀,不须定期维护;5、利用碳纤维制成的反光镜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好,质量轻、强度大,重量仅相当于钢材的20%到30%,硬度却是钢材的10倍以上,带来节省能源的社会效益;6、通过在镜框上加设上镜框,有效的增大了驾驶员的视野范围,避免多个驾驶员因身高问题而需要多次调整后视镜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碳纤维层在叠加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反光镜,它包括:球体1,支架2,碳纤维车镜框3,上镜框4和镜片5。球体1固定在碳纤维车镜框3的一侧,支架2上设有与球体1的形状相适配的球形凹槽,球体1卡设在凹槽内,碳纤维车镜框3和上镜框4通过铰接的方式紧固在一起,碳纤维车镜框3上设有的上镜框4能相对碳纤维车镜框3做180°的翻转,碳纤维车镜框3和上镜框4上分别设有镜片5。实施例一种碳纤维反光镜的制作工艺,具体步骤如下:(a)将碳纤维浸渍树脂后在模具内固化并连续拉挤成型,形成碳纤维层31;(b)将碳纤维层31按照0°、45°、180°、135°的顺序叠层至所需厚度;(c)在相邻两层碳纤维层31中间处加设玻璃纤维布32且每层的玻璃纤维布的重量相等;(d)模压成型形成碳纤维板后根据尺寸加工成碳纤维车镜框3和球体1;(e)将球体1卡入支架2上的球形凹槽内后,再将支架固定在汽车上即可。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仅需将碳纤维车镜框3相对支架2调整至所需位置,当驾驶员更换后需要调整碳纤维车镜框3时,先将上镜框4相对碳纤维车镜框3翻转 至一个平面上后即可增加反光镜的反光范围,避免调整碳纤维车镜框3的位置,同时,因碳纤维车镜框3和球体1为碳纤维一体成型结构,因此,可以有效吸附汽车内的异味,净化空气。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
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做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纤维反光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球体(1),支架(2),碳纤维车镜框(3),上镜框(4)和镜片(5),所述球体(1)固定在碳纤维车镜框(3)的一侧,支架(2)上设有与球体(1)的形状相适配的球形凹槽,球体(1)卡设在凹槽内,碳纤维车镜框(3)和上镜框(4)通过非固定连接的方式紧固在一起,碳纤维车镜框(3)和上镜框(4)上分别设有镜片(5),所述的碳纤维车镜框(3)由至少两层碳纤维层(31)组成,碳纤维层(31)按照0°、45°、180°、135°的顺序叠层,所述的相邻两层碳纤维层(31)的中间夹有玻璃纤维布(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反光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球体(1),支架(2),碳纤维车镜框(3),上镜框(4)和镜片(5),所述球体(1)固定在碳纤维车镜框(3)的一侧,支架(2)上设有与球体(1)的形状相适配的球形凹槽,球体(1)卡设在凹槽内,碳纤维车镜框(3)和上镜框(4)通过非固定连接的方式紧固在一起,碳纤维车镜框(3)和上镜框(4)上分别设有镜片(5),所述的碳纤维车镜框(3)由至少两层碳纤维层(31)组成,碳纤维层(31)按照0°、45°、180°、135°的顺序叠层,所述的相邻两层碳纤维层(31)的中间夹有玻璃纤维布(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纤维车镜框(3)和上镜框(4)通过铰链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纤维车镜框(3)上设有的上镜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红张小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兴新维碳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