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丘创成专利>正文

安全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7087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安全逃生装置,其包括缆索、滑轮扣组件及安全带或防火袋,该缆索一端带有可系固的活动扣,该缆索上相互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凸形体;该滑轮扣组件可绕其上一活动铰打开,其内部并排设置至少一对滑轮,该缆索可置于所述至少一对滑轮之间;该滑轮扣组件可被其上一关扣件关闭锁住,使所述至少一对滑轮与缆索形成可滑动配合接触;逃生者可将该安全带索紧在其胸膛并连接到滑轮扣组件外一扣孔中,然后,逃生者及滑轮沿着该缆索从高处端滑下,当滑轮遇到缆索上的凸形体时受到急刹减速作用,滑轮下滑速度被减慢,因此可使逃生者以预定的降落速度自动下滑到地面安全地方;多位逃生者可依序鱼贯式接连滑下,从而实现了以最短的时间、救助最多的人员。(*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逃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的应急逃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时,可使逃生者快速安全脱离险境的应急逃生装置。现有技术高层大厦发生火灾险情时,大量人员一般是通过大厦内附设的安全设施,如:安全门出口及走火通道等逃离险境。但是,往往由于火势蔓延极为迅速,走火通道堆积杂物或防火门关闭不严等,大量浓烟弥漫、窜延至走火通道,导致逃生出路被阻绝、大量人员滞留高楼等待外部救缓,或可利用建筑物外部附设的逃生装置逃离险境。已知的建筑物外部附设的逃生装置,如中国专利CN1240668A公开的一种新颖的逃生装置,其带有一下滑缓降机构,该下滑缓降机构虽可避免逃生者降落速度过急坠楼,但由于降落过程需由逃生者自行操作、控制,普遍存在降落过程缓慢,下降速度因人而异、差别甚大,下降速度难于预先设定与控制,该装置逃生降落过程一次仅能一人使用,逃生人次少,且不适于伤者、昏迷人仕等使用。此外,如美国专利US4781269公开的一种悬吊式降落应急逃生装置,其带有齿轮传动减速缓降机构,虽可实现逃生者下降时不需自行操作、降落过程自动进行,但其机构较复杂,逃生速度也较慢,该装置需经常调节与维护,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种安全的应急逃生装置,该装置可使逃生者按预定的降落速度自动下滑,下降过程不需使用者自行调节控制,且逃生速度快捷、成功率高;该装置适用于逃生者自救,且尤其适合于伤者、昏迷人仕及老弱病幼者的逃生救助。-->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快速的应急逃生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多位逃生者鱼贯式接连下滑逃生,其可用最短的时间,救助更多的人,救助效率高;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快速的应急逃生装置,该装置构造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使用灵活。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的逃生装置,其包括:缆索、滑轮扣组件及安全带或防火袋;该缆索上相互间隔地设置多个凸形体,该缆索的一端带有可系固的活动扣;该滑轮扣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该缆索上,其内部并排设置至少一对滑轮,该滑轮扣组件设置成可绕其上一活动铰转动地打开,使所述缆索置于所述至少一对滑轮之间,且可以其上一关扣件将其关闭锁住,使所述至少一对滑轮相对的工作面与缆索形成可滑动配合接触,该滑轮扣组件外部还设有至少一个扣孔;该安全带或防火袋,其上带有可连接到所述滑轮扣组件的所述扣孔中的连接扣。逃生者可将安全带索紧在其胸部并将安全带上的连接扣连接到该滑轮扣组件的扣孔中,借助逃生者自身重力作用下,逃生者连同滑轮可沿着缆索从高处端下滑,当滑轮下滑遇到缆索上的凸形体时受到凸形体对其的急刹减速作用,使滑轮及逃生者的下滑速度减慢,该缆索上的多个凸形体对下滑的滑轮多次减速,因此可使逃生者从高层大厦天台高处以预定的安全降落速度自动下滑到地面安全地方;多位逃生者仍可依序鱼贯式连接地滑下逃生。所述缆索上的所述凸形体可以为由两半对称近似椭圆状瓦壳件构成的。所述的至少一对滑轮可以为两对滑轮,其呈上、下布置。所述的至少一个扣孔可以为3个扣孔。所述缆索的末端区段上的相邻凸形体之间隔距离小于所述缆索的其余区段上的相邻凸形体之间隔距离,以进一步降低逃生者抵达地面的降落速度。-->所述的滑轮可以为由橡胶或塑胶材料制成的胶轮。所述的缆索可以为钢缆。所述缆索上的所述凸形体可以为钢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逃生装置之一优选实施例的主要组成部件外形图;图2A、2B为本技术逃生装置之一优选实施例的滑轮扣组件的外形图和其壳体开启时的内部构造图;图3为本技术逃生装置之一优选实施例的安全带构造图;图4A、4B、4C分别为本技术逃生装置之一优选实施例的缆索、凸形体的装配关系图、凸形体结构图及缆索组件构造图;图5为本技术逃生装置之一优选实施例的滑轮与缆索滑动配合过程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逃生装置之一优选实施例的操作步骤示意图。优选实施例介绍下面结合有关附图,对本技术之一优选实施例作详细介绍:参看图1所示,本技术逃生装置之一优选实施例由滑轮扣组件1,安全带2及一端带有活动扣的缆索3组成,该活动扣可将该缆索3系固于高层大厦天台高处。参看图2A、2B,分别示出本技术逃生装置的滑轮扣组件1外观和其壳体开启时的内部构造;该滑轮扣组件1包括活动铰101,两对滑轮103,103′、壳体102,该壳体外部具有扣孔104a,104a’和关扣件105a,该壳体102可绕活动铰101在另一侧打开或关闭,该壳体1 02内部并排、上下设置两对滑轮103,103′,开启的壳体 02可使该缆索置于并排对置的两对滑轮103,103′之间,关闭的壳体102可使置于其中的缆索3外缘被相互对置的两滑轮工作面夹住扣紧,并且所述滑轮与所述缆索外缘形成可滑动配合接触,该壳体102可开启一侧下部伸出一对外形相同的板扣件104,104′,板扣件104,-->104′上具有多个扣孔104a,104a′,本实施例采用三个扣孔104a,104a′,该扣孔104a,104a′可被该安全带或防火袋上的连接扣扣著,用于控制该滑轮沿该缆索下滑时对缆索上凸形物(本实施例为钢珠)的冲击力;一般而言,逃生者体重越大,其身上安全带的连接扣应与越靠近壳体侧面位置的扣孔相连接,以减少逃生者体重及滑轮对钢珠体的冲击力;该壳体可开启一侧上部延伸出弯形扣板105,(本实施例为L形),其复盖住一部分壳体外侧面,该扣板105上具有关扣件105a,用于将壳体102关闭及扣紧;所述滑轮103,103′在该实施例中选用胶轮103,103′,胶轮与缆索外缘接触的工作表面呈凹入曲面,成对胶轮103,103′在矩形壳体102的设置及定位应使得当矩形壳体102开启时,该缆索(如钢缆)可置入两胶轮之中间,当壳体关闭时,置于其中的钢缆可被对置两侧的胶轮工作面夹住扣紧;图3所示的本技术逃生装置之一优选实施例的安全带2,该安全带2包括:用于连接安全带和滑轮扣组件的连接扣201、用于锁紧安全带到逃生者身体的固定扣203、用于防止固定扣203外移的位置孔202、用于绕著逃生者的胸膛的布带205、用于扣在位置孔202上、防止固定扣203外滑的孔固扣204;该安全带2用来绕著逃生者的胸膛,然后把固定扣203向胸膛推近,再把孔固扣204扣在最接近固定扣203的位置孔202上,该安全带2也可用防火袋替换之,逃生者可躲在该防火袋(图未示),可防止滑落途中遇火,尤其适合于伤者、昏迷人仕的救助逃生。图4A、4B、4C分别是本技术逃生装置之一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缆索301、凸形体302、302′装配关系图、凸形体结构图及缆索3组件构造图,该缆索应选用具有足够强度、耐火性能及韧性的材料制成,该凸形体应选用具有足够强度、抗冲击和耐火性能的硬质材料制成;在该实施例中,缆索选用钢缆301;凸形体选用钢珠302,-->302′,该钢缆301在安装钢珠302,302′之部位加工有横向小的通孔,供销钉303,303′穿过其中,该钢珠由近似椭圆状两半对称钢瓦302,302′扣合在钢缆上。然后用销钉303,303′将两半对称钢瓦及钢缆销扣在一起,形成了比钢缆外径稍大的钢球302,302′;钢缆301上相互间隔地设置多个钢珠302,302′。参看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缆索,其上相互间隔地设置多个凸形体,该缆索一端装配有可将其系固的活动扣;可拆卸地设置于缆索上的滑轮扣组件,其内部并排设置至少一对滑轮,该滑轮扣组件设置成可绕一活动铰转动地打开,使所述缆索置于 所述至少一对滑轮之间,且以一关扣件将其关闭锁住,使所述至少一对滑轮相对的工作面与缆索形成可滑动配合接触,该滑轮扣组件外部还设有至少一个扣孔;安全带或防火袋,其上带有可连接到所述滑轮扣组件的所述扣孔中的连接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缆索,其上相互间隔地设置多个凸形体,该缆索一端装配有可将其系固的活动扣;可拆卸地设置于缆索上的滑轮扣组件,其内部并排设置至少一对滑轮,该滑轮扣组件设置成可绕一活动铰转动地打开,使所述缆索置于所述至少一对滑轮之间,且以一关扣件将其关闭锁住,使所述至少一对滑轮相对的工作面与缆索形成可滑动配合接触,该滑轮扣组件外部还设有至少一个扣孔;安全带或防火袋,其上带有可连接到所述滑轮扣组件的所述扣孔中的连接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索上的所述凸形体是由两半对称近似椭圆状瓦壳件构成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逃生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创成
申请(专利权)人:丘创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