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文轩专利>正文

高空平安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854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救生的平安救生器,该救生器在壳体一侧设有制动手柄,顶轴一端与制动手柄相接,另一端通过壳体连于弧压板,迂回器位于弧压板与压板之间,压板连于壳体,迂回器、上滑轮、下滑轮分别与壳体和盖相连,保险绳从壳体上部进入,通过下滑轮和上滑轮,由壳体下部引出,壳体下连有安全带。所述平安救生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安装,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单人或多人同时使用,是高层建筑、军事、探险、登山等较为理想的救生器具。(*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救生的救生器具,当今世界潮流,旅游已成热点,各地宾馆林立,吸引着国内外游客,高层宾馆一旦发生火灾,电梯停运旅客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等救不及跳楼逃生着,十之有九死伤,很难有人幸免,这不但造成人身伤亡,而且人身及财产保险索赔昂贵。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在灾情或险阻情况下,由高处平安降落,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安全可靠的平安救生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壳体1一侧外的凸处连有制动手柄12,顶轴7一端与制动手柄12相接,另一端通过壳体1连于弧压板11,弧压板11与壳体1的相对位置以调节螺钉13调节,迂回器9位于弧压板11与压板8之间,压板8连于壳体1,为使用方便,压板8与壳体1呈活动连接,以顶丝6调节压板8与壳体1的相对位置,壳体1下连有安全带14,根据需要,安全带可设置多条。为方便安装,壳体1的一侧设有盖5,迂回器9、上滑轮10、下滑轮3分别与壳体1、盖5相连。上滑轮10位于迂回器13上方,下滑轮3位于迂回器13与压板8之间的下方。保险绳2穿过位于弧压板11下方的壳体1,沿弧压板11与迂回器9的间隙绕过上滑轮10,下滑轮3,从壳体1上部引出,为使用方便,保险绳2上端可连有挂钩15。使用时,将保险绳2的上端连于固定处,再将安全带14套在腰间,通过制动手柄12压迫顶轴7,使弧压板11向迂回器9趋进,增大保险绳2与弧压板11、迂回器9的磨擦力,通过迂回磨擦减缓下降速度或停止下降,从而达到平安降落的目的。本技术是高层建筑、军事、探险、登山、空降等较为理想的救生工具。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安装、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等优点。-->附图1为平安救生器主视图附图2为平安救生器的正侧剖视图。1--壳体    2--保险绳3--下滑轮    5--盖6--顶丝    7--顶轴8--压板    9--迂回器10--上滑轮    11--弧压板12--制动手柄    13--调节螺钉14--安全带    15--挂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安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一侧有制动手柄12,顶轴7一端与制动手柄12相接,另一端通过壳体1连于弧压板11,迂回器9位于弧压板11与压板8之间,压板8连于壳体1,壳体1下连有安全带14,保险绳2穿过壳体1,沿弧压板11与迂回器9的间隙绕过上滑轮10、下滑轮3、从壳体1上部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安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一侧有制动手柄12,顶轴7一端与制动手柄12相接,另一端通过壳体1连于弧压板11,迂回器9位于弧压板11与压板8之间,压板8连于壳体1,壳体1下连有安全带14,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轩
申请(专利权)人:王文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