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姣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充电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471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2 0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充电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K、电阻R1、二极管D3和变压器W,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W的绕组N3,变压器W的绕组N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电阻R2、单向晶闸管Q1的阴极、单向晶闸管Q2的额阳极和继电器K的触点K‑1,单向晶闸管Q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W的绕组N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充电控制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少,利用交流电和多相变压器的结合,实现了交流电大电流充电的目的,从而增加充电速度,并且电路还设置了限流模块,避免过充电,因此具有功能多样、使用方便和性能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具体是一种智能充电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自铅酸蓄电池专利技术150年以来,它在化学能电池中一直占有绝对的优势。这是因为其价格低廉、使用可靠、适合于大电流放电、适应环境温度范围宽等优点。铅酸蓄电池在交通、通信、军事、航海、航空、光伏发电等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免维护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研发成功,使铅酸蓄电池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众所周知,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跟其充电器的性能有直接关系,现有的充电器大多充电速度慢,而且容易造成过充电,严重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充电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充电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K、电阻R1、二极管D3和变压器W,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W的绕组N3,变压器W的绕组N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电阻R2、单向晶闸管Q1的阴极、单向晶闸管Q2的额阳极和继电器K的触点K-1,单向晶闸管Q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W的绕组N2,变压器W的绕组N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电阻R4、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蓄电池E的负极、继电器K的触点K-2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单向晶闸管Q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W的绕组N2的另一端,继电器K的触点K-1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和二极管D5的阴极,继电器K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和继电器K的触点K-2的另一端,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位器RP1的滑动端,单向晶闸管Q2的阴极连接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阳极和变压器W的绕组N3,变压器W的绕组N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单向晶闸管Q2的控制极和二极管D4的阴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和单向晶闸管Q1的控制极。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变压器W为多相变压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智能充电控制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少,利用交流电和多相变压器的结合,实现了交流电大电流充电的目的,从而增加充电速度,并且电路还设置了限流模块,避免过充电,因此具有功能多样、使用方便和性能稳定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智能充电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充电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K、电阻R1、二极管D3和变压器W,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W的绕组N3,变压器W的绕组N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电阻R2、单向晶闸管Q1的阴极、单向晶闸管Q2的额阳极和继电器K的触点K-1,单向晶闸管Q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W的绕组N2,变压器W的绕组N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电阻R4、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蓄电池E的负极、继电器K的触点K-2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单向晶闸管Q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W的绕组N2的另一端,继电器K的触点K-1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和二极管D5的阴极,继电器K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和继电器K的触点K-2的另一端,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位器RP1的滑动端,单向晶闸管Q2的阴极连接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阳极和变压器W的绕组N3,变压器W的绕组N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单向晶闸管Q2的控制极和二极管D4的阴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和单向晶闸管Q1的控制极。变压器W为多相变压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220V市电经变压器W的N1、N3绕组降为36V电压,在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期,D1半波整流取得同步电压触发晶闸管Q1使其导通,36V电压通过Q1对电池E进行充电。在交流电压过零时,Q1自行关断。在交流电压的负半周,D2半波整流电压触发Q2使其导通,电池通过Q2对电容C1充电,即电池放电,当C1两端电压上升与电池电压近似相等时,同时交流电压过零Q2自行关断,停止放电。交流电压的第二个正半周与第一个正半周工作过程相同,同时C1中电荷通过R4泄放。准备下次充电。上述过程周而复始对电池进行充电。短暂放电消除大电流充电时引起的电池极板极化,使大电流充电顺利进行,并使充电温升得到控制。为使电池充电量达到80%~85%时减少充电电流,保护电池,用三极管V1和代雯奇RP1组成电压检测电路进行自动限流,从而避免过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充电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K、电阻R1、二极管D3和变压器W,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W的绕组N3,变压器W的绕组N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电阻R2、单向晶闸管Q1的阴极、单向晶闸管Q2的额阳极和继电器K的触点K‑1,单向晶闸管Q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W的绕组N2,变压器W的绕组N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电阻R4、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蓄电池E的负极、继电器K的触点K‑2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单向晶闸管Q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W的绕组N2的另一端,继电器K的触点K‑1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和二极管D5的阴极,继电器K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和继电器K的触点K‑2的另一端,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位器RP1的滑动端,单向晶闸管Q2的阴极连接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阳极和变压器W的绕组N3,变压器W的绕组N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单向晶闸管Q2的控制极和二极管D4的阴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和单向晶闸管Q1的控制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电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K、电阻R1、二极管D3和变压器W,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W的绕组N3,变压器W的绕组N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电阻R2、单向晶闸管Q1的阴极、单向晶闸管Q2的额阳极和继电器K的触点K-1,单向晶闸管Q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W的绕组N2,变压器W的绕组N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电阻R4、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蓄电池E的负极、继电器K的触点K-2和三极管V1的发射极,单向晶闸管Q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W的绕组N2的另一端,继电器K的触点K-1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姣项桔敏杨博宇
申请(专利权)人:薛姣项桔敏杨博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