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073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呼吸面罩领域,其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供气式呼吸面罩,在保证患者呼吸顺畅的前提下,能够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使其符合排出标准,结构上包括面罩主体和固定结构,面罩主体正面向外凸出形成隔离罩,其特征是所述隔离罩上设有进气口,隔离罩底部设于过滤出气装置。(*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面罩
本技术涉及医用呼吸面罩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可以有效减少细菌病毒通过飞沫及空气传播的隔离型呼吸面罩。技术背景现有的供气式呼吸面罩主要用于各种急救设备中,如呼吸机、供氧机或各种药物雾化吸入器中,主要作用是保证在一定的空间内提供不同浓度的氧气或药雾,供患者呼入,以达到抢救或治疗的目的。为保证患者的呼吸顺畅,已有的此类呼吸面罩对患者呼出废气的处理均是直接排放于空气中,而且由于患者的面形大小不同,一般的呼吸面罩无法完全稳妥的紧贴患者的面部,使呼出的废气从面罩四周扩散。因此现有的呼吸面罩会造成周围空气的污染,如果是类似“非典”此类高传播性病毒的话,甚至会对医疗人员造成感染,即使采用外科手术口罩配合氧气面罩的方法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所以现有的供气式呼吸面罩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供气式呼吸面罩,在保证患者呼吸顺畅的前提下,能够对废气进行过滤处理,有效减少患者排出的细菌和病菌经废气从面罩四周扩散。本技术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用各种患者脸形的面罩,使面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紧贴患者的面部,起到有效阻值废气外泄的密封效果,并减少面罩空间内的废气储存,保持患者能吸入所选择浓度的氧气或药雾。本技术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面罩,包括面罩主体和固定结构,面罩主体正面向外凸出形成隔离罩,其特征是所述隔离罩上设有进气口,隔离罩底部设于过滤出气装置。呼吸面罩的功用主要是为使用者在一定的空间内提供足够浓度的氧气或药物气体,固定结构用于保证面罩戴在使用者的口鼻外侧,并紧贴使用者的脸部。向外凸出的隔离罩可以保证使用者有足够的呼吸空间,使得呼吸没有压迫感,特别是对于处于呼吸困难的患者来说可以保证其呼吸顺畅。隔离-->罩的进气口用于连接供氧装置或者是治疗呼吸机,可以保证氧气和药物气体的持续供应,且保证其浓度达到治疗标准。使用者呼出的废弃需要通过过滤出气装置后才能排入空气中,过滤出气装置可以过滤大部分的病原体和细菌,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杜绝了病人之间的通过空气交叉感染,和高危病毒对医务人员的传染。为了使得面罩更具人体工程学,本技术的呼吸面罩主体制作成呈上窄下宽的立体锥形,隔离罩呈弧形凸出,弧形的凸出能够使面罩的外壁尽量贴近人的脸部,减小面罩内的空间,有利于废气的迅速排放,使面罩内的氧气或药雾的浓度得以维持。面罩主体底部设有一圈软垫圈,软垫圈形状与呼吸面罩主体底部轮廓相配合。面罩主体可以采用塑料或金属等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呈上窄下宽的结构可以很好的适合使用者脸部的结构,软垫圈采用软质材料制作,可以很好的使面罩主体的底部与使用者的脸部完全密封,解决了一般面罩无法贴近脸部,存在漏气的缺点。软垫圈可以为气垫,连接有用于充气的气嘴,使用前如果发现软垫圈内的空气不够,不足以起到密封的效果,可以在通过气嘴给软垫圈注入空气,以保持软垫圈的压力和密封的稳定性。对于一次性使用的面罩的软垫圈也可以采用一次成型的气垫,无需气嘴。呼吸面罩的这种设计可以让使用者很容易的穿戴面罩,且十分舒适,也有利于急救中的应用。本技术所述进气口外侧设有进气管连接器,内侧设有单向气阀。进气管连接器用于连接供氧设备或呼吸机的供气管道,主要用于将供气管固定和密封于进气口上,固定的防止可以采用插接、卡接、螺旋接口等,或是其他一般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密封连接技术方案。单向气阀用于保证废弃不能通过进气口回流,氧气和药物气体能够通过单向阀进入隔离罩内,而使用者呼出的废气则无法通过单向阀泄漏,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密封性能。现有的治疗设备有些是需要通过药物气体供与患者呼入,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为配合此类药物的适用,本技术在进气管连接器上设有喷雾器。喷雾器可以将药物进行雾化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再供与患者呼入,喷雾器设于供气管与进气管连接装置之间,可以调节雾化量的大小,以适用不同治疗效果和目的需要。为了适用不同使用者的头型,本技术的固定结构包括弹性头带和头带-->长度调节器。通过头带和长度调节器的配合可以调整出适用不同使用者的头带长度,以达到最佳密封的目的。固定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的形式,如粘结层的结构,通过粘结剂将面罩固定于使用者的脸上,或者是其他通用的固定结构。本技术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为便携式结构,在所述的进气口外侧直接安装氧气存储器。氧气存储器可以是一般的氧气袋或者是小型的氧气瓶,使得本技术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展,可以适用于医务人员或其他需要氧气供应的工作人员,甚至是一般的消费者。本技术所述过滤出气装置可以为以下几种结构:第一种是由出气口和过滤层构成,过滤层完全覆盖于出气口的一侧,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一般适用于一次性使用的面罩结构中。第二种是所述过滤出气装置由内外两层由多个小型出气孔排列构成的隔离罩板和过滤层,过滤层设于隔离罩板之间,完全覆盖所有小型出气孔,这种结构整体结构性好,使用寿命长,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过滤层可更换结构。第三种是过滤出气装置由出气口和与出气口连接的过滤腔,过滤腔内装有用于过滤空气的活性物质,这种形式可以过滤多种类型的病毒,使得废气得以充分过滤,适用于高危患者。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1.设有过滤出气装置可以过滤大部分的病原体和细菌,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杜绝了病毒的交叉感染;2.向外凸出的弧形隔离罩可以保证使用者有足够的呼吸空间,使得呼吸没有压迫感;3.设有软垫圈,可以很好的使面罩主体的底部与使用者的脸部完全密封,并且戴上更为舒适,更具人体工程学;4.进气管连接器可以使供气管与面罩密封稳固的连接,单向气阀可以防止废弃通过供气管泄漏到供氧设备或呼吸机中;5.设有喷雾器,可以将药物进行雾化,为需要采用药雾治疗的患者提供方便;6.软垫圈采用气垫结构,并设有气嘴用于调节气压,以达到最舒适和密封性最好的佩戴目的;7.固定结构采用弹性头带和头带长度调节器配合的结构,可以方便的调节头带的长度以适合各个使用者的头型;-->8.进气口外侧还可以直接安装氧气存储器,便于携带,可以适用于更广的领域;9.过滤出气装置采用出气口和过滤层配合的结构,结构简单,适用于多次性和一次性使用的面罩;10.过滤出气装置还可以采用内外两层由多个小型出气孔排列构成的隔离罩板和过滤层构成,这种结构整体结构性好,使用寿命长;11.过滤出气装置还可以采用出气口和与出气口连接的过滤腔,可以过滤多种类型的病毒,使得废气得以充分净化,适用于高危患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技术为一种呼吸面罩,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结构上包括面罩主体1和固定结构10,面罩主体1采用医用无毒塑料制作,固定结构10包括弹性头带101和头带长度调节器102,可以通过调节长度调节器102与弹性头带101上的定位孔相配合来调节弹性头带的长度。呼吸面罩主体1呈上窄下宽的立体锥形,隔离罩2呈弧形凸出,上窄下宽的罩体结构可以很好的适用于覆盖人体脸部的鼻嘴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呼吸面罩,包括面罩主体(1)和固定结构(10),面罩主体(1)正面向外凸出形成隔离罩(2),其特征是所述隔离罩(2)上设有进气口(3),隔离罩(2)底部设于过滤出气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面罩,包括面罩主体(1)和固定结构(10),面罩主体(1)正面向外凸出形成隔离罩(2),其特征是所述隔离罩(2)上设有进气口(3),隔离罩(2)底部设于过滤出气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是呼吸面罩主体(1)呈上窄下宽的立体锥形,隔离罩(2)呈弧形凸出,面罩主体(1)底部设有一圈软垫圈(6),软垫圈(6)形状与呼吸面罩主体(1)底部轮廓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是所述进气口(3)外侧设有进气管连接器(8),内侧设有单向气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是进气管连接器(8)设有喷雾器(7)。5.根据权利要求2所示的呼吸面罩,其特征是所述软垫圈(6)为气垫,连接有用于充气的气嘴(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是固定结构(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就勉胡平华安东尼斯可
申请(专利权)人:鸿图医疗器材制造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