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晶合金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050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1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晶合金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构。所述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构包括三相高压线圈、以及置于高压线圈上方的分接开关和三个高压导电杆;每相高压线圈的出头铜线直接引出分别形成高压首头引线、分接引线和高压末端引线;分接开关上设有若干个分接套筒,所述每根分接引线的端部插入对应位置的分接套筒中并通过冷压连接;所述每个高压导电杆上连接有两个接线耳;所述三相高压线圈的高压首头引线和高压末端引线依次按首尾相连的顺序分别插入对应的接线耳中并通过冷压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高压线圈的出头铜线直接作为引线,无需经过加热焊接,结构简单、制备容易,成本低、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的
,具体涉及一种非晶合金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非晶合金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有锡焊连接的、磷铜焊接连接的和冷压连接的。锡焊连接和磷铜焊接连接均是经过加热的焊接形式。目前很多厂家采用磷铜焊接连接工艺,这种方法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铜是金属,也是热的良导体,所以焊接时绕组出头附近的绝缘会不可避免的收到损伤,即使没有起火烧焦也会脱水变碳化物;若加热过度,铜材质的性能会变脆易断,对生产和变压器的运行不利。而现有冷压连接需要额外剪好一段铜线通过一个连接管来实现绕组与分接开关的连接,增加了一个操作,增加一个连接就会增加一个连接不良的风险,而且加工比较繁杂。如公开号为CN10415744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构,虽然其分接引线的上端头部通过深入分接开关中的引线套管中冷压连接,但分接引线的下端与变压器的线圈出头引线是焊接连接在一起的,虽然在焊接部位外面套装有皱纹管,但依然存在上述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经过加热焊接,直接通过线圈的出头直接与分接开关连接的一种非晶合金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少高压引线的装配步骤和分接零件,优化高压引线装配的方法,降低高压引线连接处的安全隐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晶合金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构,包括三相高压线圈、以及置于高压线圈上方的分接开关和三个高压导电杆;特别地:所述每相高压线圈的出头铜线直接引出分别形成高压首头引线、分接引线和高压末端引线;所述分接开关上设有若干个分接套筒,所述每根分接引线的端部插入对应位置的分接套筒中并通过冷压连接;所述三相的高压线圈各自的高压首头引线和高压末端引线分别用接线耳冷压连接;按照以三个高压导电杆作为三 角形的三个端点、每个高压导电杆连接两个接线耳、三相高压线圈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原则,将各连接有高压首头引线或高压末端引线的接线耳依次连接在高压导电杆上;所述每个分接套筒中裸铜线的填充率为60%~85%;所述每个接线耳中裸铜线的填充率也为60%~85%。为增强高压线圈的引线的绝缘性,避免过热而产生火花的风险,优选地所述每根高压首头引线、分接引线和高压末端引线其各自裸露部分表面均套装有皱纹纸管;所述每个高压导电杆的表面也套装有皱纹纸管。为确保分接引线与分接开关的分接套筒充分接触,减少接触不良及接口易断裂的风险,每根分接引线的端部折叠成若干层后才插入分接套筒中的使其填充率达到60%~85%,而且每根分接引线的端部折叠和插入分接套筒中的长度不少于15mm。同样地,为确保高压首头引线、高压末端引线分别与接线耳的充分接触,减少接触不良及接口易断裂的风险,所述高压首头引线及高压末端引线各自的端部折叠成若干层后插入对应的接线耳中的使其填充率达到60%~85%,所述每根高压首头引线和每根高压末端引线其各自插入对应的接线耳中的长度为不少于15mm。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非晶合金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构,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的:(1)把A、B、C三相的高压线圈的出头铜线均各自整理顺直,每根出头铜线折弯后,预留出足够的长度并剥离铜线表面的绝缘层形成引线;每相的高压线圈的出头铜线分别引出高压首头引线、分接引线和高压末端引线;(2)所述每相高压线圈的出头铜线中未被剥去绝缘层的部分,逐根套装入皱纹纸管中,作为引线的绝缘部分,且皱纹纸管的根部使用白乳胶粘牢;(3)按要求选取规定的分接开关,将每相高压线圈的分接引线折弯后逐根插入分接开关中对应的分接套筒中;分接引线的端部折叠成若干层后才插入分接套筒中,使分接套筒中的裸铜线的填充率达到60%~85%;然后采用冷压工具逐根个分接套筒进行冷压连接,每个分接套筒至少冷压两次;将每相高压线圈的高压首头引线分别单独用接线耳冷压连接、以及每相高压线圈的高压末端引线也分别单独用接线耳冷压连接;每根高压首头引线和每根高压末端引线的端部折叠成若干层后才插入接线耳中,使接线耳中裸铜线的填充率达到60%~85%;(4)每个高压导电杆均使用皱纹纸管套装好,并裸露出铜螺母和自锁螺母的连接孔位部分;按照以三个高压导电杆作为三角形的三个端点、每个高压导电杆连接两个接线耳、三相高压线圈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原则,将各连接有A、B、C三相高压线圈的高压首头引线或高压末端引线的接线耳依次连接在高压导电杆上;接线耳连接在高压导电杆的铜螺母和自锁 螺母上;然后采用皱纹纸包扎好每个铜螺母和自锁螺母与接线耳连接的部分,并采用白乳胶粘牢;即可。为增强高压线圈的出头铜线的绝缘性能,还可包括步骤(5),即在每相高压线圈的出头铜线上、裸铜线和被绝缘层包裹的邻接处,采用绝缘布带绑紧,并于打结处涂上白乳胶粘牢。进一步地,为增加分接引线与分接开关的接触性能,以及增加高压首头引线和高压末端引线与接线耳的接触性能,在所述步骤(1)后,还包括将高压首头引线、分接引线和高压末端引线的裸铜线部分搪锡的工序。步骤(1)中,若高压线圈的出头铜线为漆包圆铜线,则使用剥漆器将铜线表面绝缘漆去除;若高压线圈的出头铜线为漆包扁铜线,则使用焊枪加热去除铜线表面绝缘漆;若高压线圈的出头铜线为膜包扁铜线,则用刀片去除铜线表面膜层即可。一般情况下,所述的每相高压线圈的出头铜线剥离绝缘层后的裸铜线长度为不少于50mm,以便能够与分接开关或高压导电杆连接。为保证高压线圈的分接引线插入分接套筒中有足够的面积和长度,以减少接口断裂和接触不良的风险,每根分接引线的端部折叠成不少于两层、且插入分接套筒中的长度为不少于15mm。同样地,每根高压首头引线和高压末端引线其各自的端部也折叠成不少于两层、且插入接线耳中的长度也为不少于15mm。现有技术的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构,一般另设置引线与高压线圈的出头焊接的,为节约成本,引线是采用直径较小金属线,且分接套筒和接线耳中的金属线的填充率约为30%~50%。现有技术的结构普遍存在引线与分接套筒或接线耳连接不稳固,一方面由于分接套筒或接线耳中的引线填充率过小而容易导致脱线,另一方面由于接触面积过小,工作时容易过热而焦化,导致接口损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晶合金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中要求了,高压线圈引出的分接引线的端部须经折叠成若干层后插入分接开关中的分接套筒中,分接套筒中的裸铜线的填充率须达到60%~85%;高压线圈引出的高压首头引线和高压末端引线其各自的端部也须经折叠成若干层后插入接线耳中,接线耳中的裸铜线填充率也须达到60%~85%。这样的设计能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优势在于:高压线圈的出头铜线直接作为引线,无需经过加热焊接,确保引线周围的绝缘环境不受损坏,也防止铜线因为加热过度导致变脆易断;不需要导线夹来固定高压引线,节约了高压引线的导线夹成本;不需要准确定位分接开关的位置,冷压连接后用绝缘材料绑扎即可;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安装分接开关过程中更加简单快捷,比传统使用的纸包圆铜线焊接更容易安装,而且还具有伸缩性,不易断,保证变压器的运行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非晶合金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晶合金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构,包括三相高压线圈、以及置于高压线圈上方的分接开关和三个高压导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相高压线圈的出头铜线直接引出分别形成高压首头引线、分接引线和高压末端引线;所述分接开关上设有若干个分接套筒,所述每根分接引线的端部插入对应位置的分接套筒中并通过冷压连接;所述三相的高压线圈各自的高压首头引线和高压末端引线分别用接线耳冷压连接;按照以三个高压导电杆作为三角形的三个端点、每个高压导电杆连接两个接线耳、三相高压线圈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原则,将各连接有高压首头引线或高压末端引线的接线耳依次连接在高压导电杆上;所述每个分接套筒中裸铜线的填充率为60%~85%;所述每个接线耳中裸铜线的填充率也为60%~8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晶合金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构,包括三相高压线圈、以及置于高压线圈上方的分接开关和三个高压导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相高压线圈的出头铜线直接引出分别形成高压首头引线、分接引线和高压末端引线;所述分接开关上设有若干个分接套筒,所述每根分接引线的端部插入对应位置的分接套筒中并通过冷压连接;所述三相的高压线圈各自的高压首头引线和高压末端引线分别用接线耳冷压连接;按照以三个高压导电杆作为三角形的三个端点、每个高压导电杆连接两个接线耳、三相高压线圈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原则,将各连接有高压首头引线或高压末端引线的接线耳依次连接在高压导电杆上;所述每个分接套筒中裸铜线的填充率为60%~85%;所述每个接线耳中裸铜线的填充率也为60%~8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晶合金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康章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