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包括一悬挂部、一吊索定位部、一吊索部、以及一承载部。其中,悬挂部包括一挂钩及挂索;另索定位部系与悬挂部连接,而包括复数支架、回定于支架上但不得转动之复数摩擦杆;吊索部包括吊索,并使吊索连续缠绕于复数摩擦杆上以形成复数个双圈以及承载部系由织物组成而与吊索一端连接。(*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尤指一种利用吊索与复数摩擦杆缠绕形成间开的复数双圈(或三圈等),因而使人体重力负载之吊索,配合摩擦杆作用产生拉张牵制的阻力,得以延缓人体下降速度,而达到高楼逃生的目的。传统的高楼逃生装置大多属固定安装于大楼之方式,体积及构造较为复杂,遇有火灾时人员即可依序下降,但遇到逃生人员众多,而火灾扩散迅速时,往往不敷使用。于是有设计成可携带式,适合置于行李袋中随着个人行经场合,而提供个人之逃生使用。例如揭示于中国台湾第76209068号新型专利申请(公告号第114692号)的高楼逃生器,系于一转盘之轮槽中设一固定齿轮及多数与该固定齿轮啮合之活动齿轮,且该活动齿轮受转盘之带动而旋转;于该轮槽中,无填稠状液,并使该轮槽呈封闭空间,使活动齿轮之转动受阻,缓慢输出围绕于转盘上之钢索,以达到该高楼逃生器的使用者随着该转盘而缓速下降之目的。此外,中国台湾第74205837号新型专利申请(公告号第89108号)亦揭示一高楼安全逃生索,主要系利用逃生索带及阻力扣环之互相作用,并由逃生者施加于逃生索带上之反制力,使人员随着阻力扣环缓慢下降。由上述可知,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高楼逃生装置,藉着吊索缠绕形成于复数摩擦杆上之复数个双圈(或双圈以上),于受人体重力负载时产生彼此拉张牵制并延滞吊索移动之阻力,达到人员缓降逃生之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包括:一悬持部,适于扣定于一物体上,一吊索定位部,系连接于该悬挂部,而设有复数支架以及固定于支架上的复数摩擦杆,一吊索部,包括吊索,其中吊索连续缠绕于复数摩擦杆上,以形成复数个多数圈,以及一承载部,系与吊索之一端连接,并适于荷载人员。-->其还在于以下附加特征:该悬挂部设有一挂钩及挂索,挂索之一端与挂钩接合,而另一端与该吊索定位部之支架接合。该吊索定位部设有并列的二支架,并于二支架间固定复数摩擦杆,以供吊索部的吊索以缠绕于一摩擦杆至少两圈之方式相隔一摩擦杆以缠绕于至少两摩擦杆上。该吊索定位部设有并列之二支呆,并于二支架间固定复数摩擦杆,以供吊索部之吊索以缠绕于一摩擦杆至少两圈之方式紧邻着另一摩擦杆而缠绕于至少两摩擦杆上。该吊索之另一端系固定着一止挡块,可卡住于两摩擦杆之间。该二并列支架之上端联结一固定板。该二并列支架邻近该固定板处设穿孔,以穿过联结该挂索。该二并列支架各设有孔及凹槽以便接合摩擦杆,并于摩擦杆上设置对应于各该凹槽的突出部,使突出部嵌装入凹槽。更包括数只固定螺丝,可穿入各并列支架之孔,并在摩擦杆内设螺纹,以便锁结固定螺丝,因而将摩擦杆固定在支架上。该承载部系由编织物制成而适于将人体快速裹住。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优点表示运用不同于上述习知高楼逃生的技术手段,达到构造简单、携带方便、安全可靠的效果。下面参照附图通过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高楼逃生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系本技术组合图;-->图2系本技术组合剖视图;图3显示实施例吊索定位部之摩擦杆定位在支架上之部分立体分解图;图4显示本技术供逃生人员使用的实施状态图。图1所示,本技术的系由一悬挂部10、一吊索定部20、一吊索部30、以及一承载部40所组成。其中,悬挂部10包括一挂钩11及与挂钩11连续之挂索12;持钩11为金属制,设有扳扣件111,以便使开合片112开启或开关;而挂索12乃具适当长度,以便围绕于室内器具上,再以挂钩11扣定挂索12,或直接由挂钩11扣定于室内器具上。上述之挂索12与挂钩11之设置乃常规技术,兹不赘述。吊索定位部20为由支架21、22所组成之构架,此处所举例仅为说明之用,但不限定于此种构架方式。重点在于构架可将圆柱形棒体之摩擦杆23、24、25、26、27间隔地固定。摩擦杆并不意味着其表面为具摩擦阻力特性,而是只要摩擦杆本身不会转动即足,因此其与吊索之相对运动可达到对吊索摩擦阻力之效果。促使摩擦杆固定于支架上而不转动之方式甚多,本实施例仅举例说明:例如第3图所示,可在摩擦杆24内周壁设螺旋243,使固定螺丝28穿人支架21、22之孔212、222而将摩擦杆24锁固于上,并在孔212、222上形成凹槽211、221,使摩擦杆24两端之突部241、242嵌入凹槽211、221内,即可制止摩擦杆24之转动(依此类推于其他摩擦杆之固定方式)。支架21、22上端焊接一固定板29,并于支架221、22上方两侧各设一孔213、223,以供挂索12穿过。吊索部30包括吊索31,可由缠绕于摩擦杆23开始,而分别在摩擦杆24及26上缠绕两圈(或两圈以上)。本案实施例在摩擦杆24及26上缠绕两圈者,仅作说明目的,事实上亦可设置更多相间隔之摩擦杆,或有或无设以类似摩擦杆25相为区隔皆可。其目的在于利用缠绕两圈(或两圈以上)于摩擦杆上,以便缠绕之吊索与摩擦杆会产生拉伸摩擦留滞之效果,而延滞吊索移动之速度,使得人员下降速度减缓。吊索31缠绕入摩擦杆23之一端于绕出摩擦杆256后即连续该承载部40;而吊索31之另一端则结合一金属制止档块32。吊索31之长度可设定为若干层楼高度之不同规格,但基本上止挡块32之作用在于若吊索31因楼层过高而不敷使用,致使用者在吊索长度用罄时,因止挡块32卡住于摩擦杆23、24上,仍能悬于半空中,由救难人员予以施救。挂索12-->及吊索31可施以化学处理(例如实盘防火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贩售之百法200防火液,依该公司测试其具有抗燃点达1,500℃之耐热效果)。本技术因构造简单、体积小,故可实包装而随人员携带外出旅行。当发生火灾事故时,即可如第4图方式,将悬挂部10扣定于室内器具或窗户结构上,然后穿妥承载部40并自窗户顺势缓慢下降移动。综上所述,本创作高楼逃生装置之主要特点,乃利用吊索缠绕于复数摩擦杆上,以形成复数个双圈(或双圈以上),以便在吊索承受人员重量时,各该双圈与摩擦杆之间产生拉伸摩擦之留滞效果,因而彼此拉线牵制并延滞吊索移动速度,使得承载之人员得以缓缓下降。其中之支架与摩擦杆之组合构造在本案中并无意限制。因此,任何人对其所作的构造修改,而仍不离前述本技术特点,仍应视为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悬持部,适于扣定于一物体上,一吊索定位部,系连接于该悬挂部,而设有复数支架以及固定于支架上的复数摩擦杆,一吊索部,包括吊索,其中吊索连续缠绕于复数摩擦杆上,以形成复数个多数圈,以及一承载部 ,系与吊索之一端连接,并适于荷载人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悬持部,适于扣定于一物体上,一吊索定位部,系连接于该悬挂部,而设有复数支架以及固定于支架上的复数摩擦杆,一吊索部,包括吊索,其中吊索连续缠绕于复数摩擦杆上,以形成复数个多数圈,以及一承载部,系与吊索之一端连接,并适于荷载人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悬挂部设有一挂钩及挂索,挂索之一端与挂钩接合,而另一端与该吊索定位部之支架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吊索定位部设有并列的二支架,并于二支架间固定复数摩擦杆,以供吊索部的吊索以缠绕于一摩擦杆至少两圈之方式相隔一摩擦杆以缠绕于至少两摩擦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吊索定位部设有并列之二支架,并于二支架间固定复数摩擦杆,以供吊索部之吊索以缠绕于一摩擦杆至少两圈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宏信,
申请(专利权)人:卞宏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