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晗拓专利>正文

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9969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1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收塔,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于塔体内的喷淋管,以及连接于所述喷淋管上的多个喷雾喷嘴;所述喷雾喷嘴包括呈柱状的喷嘴本体,在喷嘴本体内形成有呈“<”形弯曲的流道,所述流道的一端连通于喷淋管,并在所述流道的另一端连通有位于所述喷嘴本体上的多个喷嘴孔;所述流道与喷嘴孔相连的一端成圆锥状,所述喷嘴孔包括位于中部的直向喷嘴孔,以及设于所述直向喷嘴孔周侧的呈环状布置的多个斜向喷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吸收塔中喷淋装置的喷雾喷嘴,可使喷淋液旋转起来,进入喷嘴孔喷淋出去时能够充分的分散,形成雾化喷淋,从而增加与待处理烟道气的接触面积,延长接触时间,提高对烟道气的吸收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烟气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吸收塔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其中烟道气是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对烟道气进行吸收处理,消除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的污染,已成为目前大气治理的主要方式。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烟道气吸收装置为吸收塔,塔内吸收区普遍采用喷淋吸收,使烟道气与吸收液逆向接触,在吸收过程污染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向吸收液中扩散传质,反应生产盐溶液,从而消除气体污染。接触反应过程中吸收反应速率及效率取决于烟道气与吸收液的相对速度、接触面积、停留时间等因素,为使烟道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改善吸收液的喷淋效果、分布效果成为主要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吸收塔,以改善吸收液的喷淋效果,提高烟道气的吸收处理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收塔,包括塔体,在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进口,在所述塔体的顶部设有出口,在所述塔体内于所述进口和出口之间设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于塔体内的喷淋管,以及连接于所述喷淋管上的多个喷雾喷嘴;所述喷雾喷嘴包括呈柱状的喷嘴本体,在喷嘴本体内形成有呈“<”形弯曲的流道,所述流道的一端连通于喷淋管,并在所述流道的另一端连通有位于所述喷嘴本体上的多个喷嘴孔;所述流道与喷嘴孔相连的一端成圆锥状,所述喷嘴孔包括
位于中部的直向喷嘴孔,以及设于所述直向喷嘴孔周侧的呈环状布置的多个斜向喷嘴孔。进一步的,所述直向喷嘴孔和斜向喷嘴孔靠近于喷嘴本体外壁的一端呈喇叭状。进一步的,在所述塔体内,于喷淋装置的下方设有连接在塔体内壁上、呈环状且斜向下布置的液体导流板,在所述液体导流板靠近于喷淋装置的一侧端面上还设有多个导流凸起。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导流板的横截面为向塔体内壁一侧弯曲的弧形,且所述液体导流板的自由端为锯齿状。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导流板为呈层状分布的多个,每个液体导流板与塔体内壁间形成40°~60°的夹角。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吸收塔,通过改进喷淋装置中喷雾喷嘴的内部流道结构,使喷淋管中的喷淋液进入呈“<”形弯曲的流道,利于喷淋液进入喷雾喷嘴,并同时增加喷淋液的动能,使喷淋液在到达底部的圆锥状空间内可以旋转起来,最后进入喷嘴孔喷淋出去,使喷淋液得到充分的分散,形成雾化喷淋,从而增加与待处理烟道气的接触面积,延长接触时间,提高对烟道气的吸收处理效果。进一步限定喷嘴孔靠近于喷嘴本体外壁一端的结构形态为喇叭状,更利于喷淋液的雾化分散,增加分散面积,提高喷淋吸收效果。(2)本技术所述的连接在塔体内壁上、呈环状且斜向下布置的液体导流板,用于将沿塔体内壁流动的喷淋液引流至导流板上,再经过导流凸起分散液体,最后从液体导流板的自由端重新淋入吸收塔内,与烟道气接触、反应,从而解决喷淋液未与烟道气接触而沿吸收塔塔体内壁向下流动,造成气体“短路”,降低烟道气吸收处理效果的问题。进一步限定液体导流板的横截面形状与液体导流板自由端的形状,更利于对喷淋液的导流分散。此外,进一步限定液体导流板为多个分层设置,以及与塔体内壁间形成的夹角,提高喷淋液的分散效果,进而提高烟道气吸收处理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吸收塔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喷淋装置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液体导流板结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塔体,2-进口,3-出口,4-喷淋管,5-喷雾喷嘴,6-喷嘴本体,7-流道,8-直向喷嘴孔,9-斜向喷嘴孔,10-液体导流板,11-导流凸起,12-自由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吸收塔,可用于对烟道气进行脱硫、脱硝的吸收处理。如图1所示,该吸收塔包括塔体1,在所述塔体1的底部设有用于通入烟道气的进口2,在所述塔体1的顶部设有排放处理后烟道气的出口3。在所述塔体1内,于所述进口2和出口3之间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于塔体1内的喷淋管4,以及连接在喷淋管4上的多个喷雾喷嘴5。如图2的喷淋装置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所示,所述喷雾喷嘴5包括呈柱状的喷嘴本体6,在喷嘴本体6内形成有呈“<”形弯曲的流道7,所述流道7的一端连通于喷淋管4,当喷淋管中喷淋液为向“←”流向时,所述流道7呈“<”型;当喷淋管中喷淋液为向“→”流向时,所述流道7呈“>”型;从而便于喷淋液的流入及动能的增加。所述流道7的另一端连通有多个喷嘴孔,且流道7与喷嘴孔相连的一端成圆锥状,所述喷嘴孔位于所述喷嘴本体6上,包括位于中部的直向喷嘴
孔8,以及设于所述直向喷嘴孔8周侧的呈环状布置的多个斜向喷嘴孔9。根据实际应用需要,上述吸收塔内还可以增设其它装置。烟道气在上述吸收塔内进行吸收处理时,从底部进入的烟道气与喷淋装置喷淋的吸收液进行接触、反应,当喷淋管中向“←”流向的喷淋液在进入喷雾喷嘴过程形成“<”型流向,或喷淋管中向“→”流向的喷淋液在进入喷雾喷嘴过程形成“>”型流向,利于喷淋液进入喷雾喷嘴,并同时增加喷淋液的动能,使喷淋液在到达底部的圆锥状空间内可以旋转起来,最后进入喷嘴孔喷淋出去,使喷淋液能够充分分散,形成雾化喷淋,增加与烟道气的接触面积,延长接触时间,提高对烟道气的吸收处理效果。为更好地使喷淋液雾化分散,增加分散面积,提高喷淋吸收效果,进一步限定直向喷嘴孔8和斜向喷嘴孔9靠近于喷嘴本体6外壁一端的结构形态为喇叭状。喷淋吸收过程常存在喷淋液未与烟道气接触而沿吸收塔塔体内壁向下流动,造成气体“短路”,降低烟道气吸收处理效果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进一步提高对烟道气的吸收处理效果,如图1所示,在所述塔体1内,于喷淋装置的下方增加设置连接在塔体内壁上、呈环状且斜向下布置的液体导流板10。如图3的液体导流板结构俯视图所示,在液体导流板10靠近于喷淋装置的一侧端面上还设有多个导流凸起11,用于对从塔体内壁引流的喷淋液及从喷雾喷嘴落下的喷淋液再分散、引流至塔体内与烟道气接触、反应。为增加液体导流板的导流、分散效果,所述液体导流板的横截面可以为向塔体内壁一侧弯曲的弧形,液体导流板的自由端12还可以设为锯齿状。此外,还可以将液体导流板在塔体内壁上层状分布多个,并且将每个液体导流板与塔体内壁形成40°~60°的夹角。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塔,包括塔体,在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进口,在所述塔体的顶部设有出口,在所述塔体内于所述进口和出口之间设有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于塔体内的喷淋管,以及连接于所述喷淋管上的多个喷雾喷嘴;所述喷雾喷嘴包括呈柱状的喷嘴本体,在喷嘴本体内形成有呈“<”形弯曲的流道,所述流道的一端连通于喷淋管,并在所述流道的另一端连通有位于所述喷嘴本体上的多个喷嘴孔;所述流道与喷嘴孔相连的一端成圆锥状,所述喷嘴孔包括位于中部的直向喷嘴孔,以及设于所述直向喷嘴孔周侧的呈环状布置的多个斜向喷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塔,包括塔体,在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进口,在所述塔体的顶部设有出口,在所述塔体内于所述进口和出口之间设有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于塔体内的喷淋管,以及连接于所述喷淋管上的多个喷雾喷嘴;所述喷雾喷嘴包括呈柱状的喷嘴本体,在喷嘴本体内形成有呈“<”形弯曲的流道,所述流道的一端连通于喷淋管,并在所述流道的另一端连通有位于所述喷嘴本体上的多个喷嘴孔;所述流道与喷嘴孔相连的一端成圆锥状,所述喷嘴孔包括位于中部的直向喷嘴孔,以及设于所述直向喷嘴孔周侧的呈环状布置的多个斜向喷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晗拓张晓可
申请(专利权)人:赵晗拓张晓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