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出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9632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0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出水管,其管本体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管本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管本体内腔分隔为出水通道和回水通道,回水通道的端部与管本体的开口连通,出水通道端部的尺寸与管本体的封闭端内腔的尺寸一致;管本体封闭端对应出水通道在其前侧和上侧分别设有前进水口和上进水口,管本体封闭端对应回水通道在其前侧和上侧分别设有前回水口和上回水口,前进水口和前回水口并排设置,上进水口和上回水口并排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水道的设置使其管路布置简单,占用空间小,可以减小冷却系统内水的阻力,减小对冷却水泵的流量及功率要求,有利于发动机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出水管
技术介绍
目前带有液力缓冲器的商用车通常采用普通的单层发动机出水管,并通过在发动机出水管的出口处外接进水、回水管路实现冷却液对液力缓冲器的冷却。此种管路布置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安装费时费力,且大大的增加了整个冷却系统的水阻,目前急需一种结构相对简洁,占用空间小,水阻相对小的出水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水阻小的发动机出水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管本体,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管本体长度方向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管本体内沿管本体长度方向设有隔板,隔板上端面与管本体上壁的下表面密封连接、隔板的下端面与管本体下壁的上表面密封连接从而将管本体内腔分隔为位于后侧的出水通道和位于前侧的回水通道,所述隔板靠近管本体开口端的端部向管本体后侧弯折使隔板长度方向的端面与管本体后壁的内表面密封连接从而使回水通道的端部与管本体的开口连通,所述隔板靠近管本体封闭端的端部向管本体前侧弯折使隔板长度方向的端面与管本体前壁的内表面密封连接,从而使出水通道端部的尺寸与管本体的封闭端内腔的尺寸一致;所述管本体下部对应出水通道间隔设有多个用于与气缸盖水套连接的连接口,所述管本体封闭端对应出水通道在其前侧和上侧分别设有前进水口和上进水口,所述管本体封闭端对应回水通道在其前侧和上侧分别设有前回水口和上回水口,所述前进水口和前回水口并排设置,所述上进水口和上回水口并排设置。所述管本体上侧在其开口端对应出水通道开设有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孔。所述管本体上侧在其开口端对应回水通道开设有暖风接口。所述管本体在前进水口、前回水口、上进水口和上回水口设置处分别设有安装台。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管本体内通过设置隔板使其内腔分为出水通道和回水通道,双水道的设置使其管路布置简单,占用空间小,可以减小冷却系统内水的阻力,减小对冷却水泵的流量及功率要求,有利于发动机的经济性。且本技术同时设置两个进水口和回水口,可以满足不同主机厂上方取水或侧方取水的布置要求,使本技术适应性增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沿B-B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沿C-C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以下所述的上下前后以图1中方向为基准进行说明,发动机出水管包括其横截面大致呈矩形的管本体1,管本体1的右端封闭、左端设有开口14,管本体1在开口端连接有法兰盘,管本体1内沿管本体1长度方向设有隔板2,隔板2上端面与管本体1上壁的下表面密封连接、隔板2的下端面与管本体1下壁的上表面密封连接从而将管本体1内腔分隔为位于后侧的出水通道3和位于前侧的回水通道4,隔板2靠近管本体1开口端的端部向管本体1后侧弯折使隔板2长度方向的端面与管本体1后壁的内表面密封连接从而使回水通道4的端部与管本体1的开口连通,隔板2靠近管本体1封闭端的端部向管本体1前侧弯折使隔板2长度方向的端面与管本体1前壁的内表面密封连接,从而使出水通道3端部的尺寸与管本体1的封闭端内腔的尺寸一致。管本体1下部对应出水通道3间隔设有多个用于与气缸盖水套连接的连接口5,管本体1封闭端对应出水通道3在其前侧和上侧分别设有前进水口6和上进水口7,管本体1封闭端对应回水通道4在其前侧和上侧分别设有前回水口8和上回水口9,前进水口6和前回水口8为一组并排设置,上进水口7和上回水口9为一组并排设置,选用其中一组时,另一组使用碗口塞进行封闭。管本体1上侧在其开口端对应出水通道3开设有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孔10。管本体1上侧在其开口端对应回水通道4开设有用于连接驾驶仓暖风的暖风接口11和用于连接尿素箱加热取水的管接头13。管本体1在前进水口6、前回水口8、上进水口7和上回水口9设置处分别设有安装台12,安装台的设置可增强前进水口6、前回水口8、上进水口7和上回水口9处的强度,保证与管路连接时的强度,加工时,安装台12可与管本体1时铸造为一体。出水管使用时,其连接口5与发动机气缸盖水套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从气缸盖出来的冷却水一起流入出水通道3,经过进水口流入液力缓冲器,对液力缓冲器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水自回水口流入回水通道4,再从开口流入节温器内。本技术管本体1内通过设置隔板2使其内腔分为出水通道3和回水通道4,双水道的设置使其管路布置简单,占用空间小,可以减小冷却系统内水的阻力,减小对冷却水泵的流量及功率要求,有利于发动机的经济性。且本技术同时设置两个进水口和回水口,可以满足不同主机厂上方取水或侧方取水的布置要求,使本技术适应性增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凡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出水管,包括管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管本体(1)长度方向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14),所述管本体(1)内沿管本体(1)长度方向设有隔板(2),隔板(2)上端面与管本体(1)上壁的下表面密封连接、隔板(2)的下端面与管本体(1)下壁的上表面密封连接从而将管本体(1)内腔分隔为位于后侧的出水通道(3)和位于前侧的回水通道(4),所述隔板(2)靠近管本体(1)开口端的端部向管本体(1)后侧弯折使隔板(2)长度方向的端面与管本体后壁的内表面密封连接从而使回水通道(4)的端部与管本体的开口连通,所述隔板(2)靠近管本体封闭端的端部向管本体(1)前侧弯折使隔板(2)长度方向的端面与管本体前壁的内表面密封连接,从而使出水通道(3)端部的尺寸与管本体的封闭端内腔的尺寸一致;所述管本体(1)下部对应出水通道(3)间隔设有多个用于与气缸盖水套连接的连接口(5),所述管本体封闭端对应出水通道(3)在其前侧和上侧分别设有前进水口(6)和上进水口(7),所述管本体封闭端对应回水通道(4)在其前侧和上侧分别设有前回水口(8)和上回水口(9),所述前进水口(6)和前回水口(8)并排设置,所述上进水口(7)和上回水口(9)并排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出水管,包括管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管本体(1)长度方向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14),所述管本体(1)内沿管本体(1)长度方向设有隔板(2),隔板(2)上端面与管本体(1)上壁的下表面密封连接、隔板(2)的下端面与管本体(1)下壁的上表面密封连接从而将管本体(1)内腔分隔为位于后侧的出水通道(3)和位于前侧的回水通道(4),所述隔板(2)靠近管本体(1)开口端的端部向管本体(1)后侧弯折使隔板(2)长度方向的端面与管本体后壁的内表面密封连接从而使回水通道(4)的端部与管本体的开口连通,所述隔板(2)靠近管本体封闭端的端部向管本体(1)前侧弯折使隔板(2)长度方向的端面与管本体前壁的内表面密封连接,从而使出水通道(3)端部的尺寸与管本体的封闭端内腔的尺寸一致;所述管本体(1)下部对应出水通道(3)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家峰殷怀彪刘健武睿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