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锋专利>正文

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95092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0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属于换水器技术领域。包括冲水管和排水管,在冲水管上部开设入水口,底部设有水流喷射口;在冲水管下方设有锥形除污器;所述锥形除污器的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在锥形除污器底部的圆周内壁上设有若干污水吸出口,每个污水吸出口均与锥形除污器侧壁的双层中空结构相通;锥形除污器一侧侧壁通过出水管与排水管的入口相连通,排水管的出水口伸出鱼缸。该换水器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清除鱼缸底部的沉积污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换水器
,涉及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鱼缸换水器,多采用单纯的出水口抽吸鱼缸内的脏水,缺点是最应该被清除的鱼的排泄物等有机成分多沉积在鱼缸底部或石头缝隙内,常出现鱼缸内的脏水都被吸完了,沉积物仍大量存在于鱼缸内,无法被清除,十分影响鱼缸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该换水器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清除鱼缸底部的沉积污物。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的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包括冲水管和排水管,在冲水管上部开设入水口,底部设有水流喷射口;在冲水管下方设有锥形除污器;所述锥形除污器的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在锥形除污器底部的圆周内壁上设有若干污水吸出口,每个污水吸出口均与锥形除污器侧壁的双层中空结构相通;锥形除污器一侧侧壁通过出水管与排水管的入口相连通,排水管的出水口伸出鱼缸。锥形除污器顶部开设有孔,冲水管底部的水流喷射口通过该孔伸入锥形除污器内部空腔中。在冲水管入水口下方的管路上设有电动水泵。在排水管的管路上设有电动排水泵。在冲水管顶部还设有握持手柄。在握持手柄内设有电池组或电源线。在冲水管的入水口处外接软质进水管。在排水管的出水口处外接软质排水管。在排水管的出水口处设有过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设有冲水管和排水管,在冲水管上部设有入水口,底部设有水流喷射口,在冲水管下方设置核心工作结构——双层中空漏斗状的锥形除污器,从冲水管顶部入水口抽取的鱼缸内较清洁的水,从冲水管最低端以一定的速度喷出,对鱼缸底部砂石缝隙中的鱼的排泄物等沉淀物进行冲洗扰动,使其随着水流翻滚起来。锥形除污器为漏斗状,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锥形除污器的底部内侧为一圈污水吸出口,高速水流从锥形除污器顶部朝下喷出,冲洗翻滚鱼缸底部沉积物,使其形成蘑菇状涡流,随即被锥形除污器底部四周的一圈污水吸出口吸出,吸出后的含较多沉积物的污水在锥形除污器侧壁的双层中空空间内混合汇集,并通过出水管与排水管的入口相连通,通过排水管排出,达到主动清洗鱼缸底部污物的目的。该换水器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清除鱼缸底部的沉积污物。进一步地,在冲水管入水口下方的管路上设有电动水泵,在排水管的管路上设有电动排水泵。电动水泵和电动排水泵均为市面常用电动泵,带有转速调节功能,以便根据需要更改冲洗水流的速度,以适应不同鱼缸内沉淀物的冲洗翻滚需求。同时,电动水泵和电动排水泵可由开关分别控制,以分别达到单独喷冲鱼缸底部沉积物或喷冲与换水同时进行的目的。进一步地,在排水管的出水口处外接软质排水管或过滤装置,能够将排出的污水进行收集,或者将其过滤后重新排入鱼缸中使用。同理,在冲水管的入水口处也可以外接软质进水管,可以直接从鱼缸外抽取更清洁的水用于冲洗。进一步地,在冲水管顶部还设置握持手柄,便于手持换水器进行操作。为了节约空间,还可以在握持手柄内设置电动水泵电源线和或电池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冲水管;2为排水管;3为锥形除污器;4为污水吸出口;5为水流喷射口;6为出水管;7为电动水泵;8为电动排水泵;9为握持手柄;10为冲水管的入水口;11为排水管的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结构描述如下:握持手柄9,便于手持换水器进行操作,其内含电动水泵电源线和或电池组;入水口10,居于换水器较高的位置,主要是吸取浴缸内含沉淀物较少的较清洁的上层水进入电动水泵,也可以为此口连接上软质水管而直接从鱼缸外抽取更清洁的水用于冲洗;电动水泵7,为市面常用电动水泵,带有转速调节功能,以便根据需要更改冲洗水流的速度,以适应不同鱼缸内沉淀物的冲洗翻滚需求;锥形除污器3,换水器核心的工作部为一双层中空漏斗状结构;水流喷射口,漏斗顶部为经过水泵加压的水流的出口;污水吸出口,分布于漏斗底部内侧四周的污水吸出口;出水管6,污水吸出口通过该出水管汇集到排水管2;与排水管2连接的单独的电动排水泵8;排水管2的出水口11,高于鱼缸水面,可直接将污水排出鱼缸,或经过过滤器后再次返回鱼缸。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包括冲水管1和排水管2,在冲水管1上部开设入水口10,底部设有水流喷射口5;在冲水管1下方设有锥形除污器3,锥形除污器3顶部开设有孔,冲水管1底部的水流喷射口5通过该孔伸入锥形除污器3内部空腔中。所述锥形除污器3的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在锥形除污器3底部的圆周内壁上设有若干污水吸出口4,每个污水吸出口4均与锥形除污器3侧壁的双层中空结构相通;锥形除污器3一侧侧壁通过出水管6与排水管2的入口相连通,排水管2的出水口11伸出鱼缸。优选地,在冲水管1入水口下方的管路上设有电动水泵7;在排水管2的管路上设有电动排水泵8。优选地,在冲水管1顶部还设有握持手柄9,在握持手柄9内设有电池组或电源线。优选地,在冲水管1的入水口10处外接软质进水管。在排水管2的出水口11处外接软质排水管或过滤装置。本技术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在使用时:冲水管1的入水口从鱼缸内的较高处抽取较清洁的水,经电动水泵7加压后,从冲水管1的最低端以一定的速度喷出,对鱼缸底部砂石缝隙中的鱼的排泄物等沉淀物的冲洗扰动,使其随着水流翻滚起来;锥形除污器3底端为漏斗状,双层结构,漏斗的顶部开孔,是冲水管1的水流喷射口5,漏斗的底部内侧为一圈污水吸出口4,高速水流从漏斗顶部朝下喷出,冲洗翻滚鱼缸底部沉积物,使其形成蘑菇状涡流,随即被漏斗底部四周的一圈污水吸出口4吸出,吸出后的含较多沉积物的污水在漏斗的双层中空空间内混合汇集后,通过出水管6进入排水管2的入口;排水管2与单独的电动排水泵8连接,为漏斗工作部的排污孔及整个排水系统提供动力,最终的排水管2的出水口11高于鱼缸水面或连接软质排水管将污水直接排出鱼缸或经过过滤继续回流到鱼缸内。本技术的换水器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清除鱼缸底部的沉积污物。具有效率更高的清除鱼缸内底部沉积物的换水器,还可广泛应用于其它类似的项目上,如发酵、制药、石油生产与运输过程中混悬液体的搅拌、抽取和罐体的清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冲水管(1)和排水管(2),在冲水管(1)上部开设入水口(10),底部设有水流喷射口(5);在冲水管(1)下方设有锥形除污器(3);所述锥形除污器(3)的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在锥形除污器(3)底部的圆周内壁上设有若干污水吸出口(4),每个污水吸出口(4)均与锥形除污器(3)侧壁的双层中空结构相通;锥形除污器(3)一侧侧壁通过出水管(6)与排水管(2)的入口相连通,排水管(2)的出水口(11)伸出鱼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冲水管(1)和排水管(2),在冲水管(1)上部开设入水口(10),底部设有水流喷射口(5);在冲水管(1)下方设有锥形除污器(3);所述锥形除污器(3)的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在锥形除污器(3)底部的圆周内壁上设有若干污水吸出口(4),每个污水吸出口(4)均与锥形除污器(3)侧壁的双层中空结构相通;锥形除污器(3)一侧侧壁通过出水管(6)与排水管(2)的入口相连通,排水管(2)的出水口(11)伸出鱼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其特征在于,锥形除污器(3)顶部开设有孔,冲水管(1)底部的水流喷射口(5)通过该孔伸入锥形除污器(3)内部空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锋
申请(专利权)人:韩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