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凤鸣专利>正文

高空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931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空救生器由挂钩1、下降绳索2、控制箱3、安全带4、减压阀5组成。限速装置的动闸片架11的下端由轴14镶在壳体8内的下端,动静闸片相向而对,其上部外侧由螺旋弹簧13顶在壳体8的对面,其顶端与刹车手柄6的下端相连。下降绳索2由下下套筒7、15中,动静闸片之间穿过。减压阀5吊在下降绳索的下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火灾、地震等意外突发事故发生时,处于高层建筑物内人员的自救。它具有结构简单、系着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等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空救生器本专利技术属于处于高层建筑物内发生紧急情况时下降自救装置。现有高空下降自救器普遍存在结构复杂,进入该装置麻烦,被救人员如失去控制能力,易被快速降到地面时摔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制一种高空救生器,该救生器应具有结构简单,被救人员自我就能进入该装置,即使失去自控能力也不致被摔伤。本专利技术由挂勾、下降绳索、控制箱、安全带、减压阀组成。挂勾的下端固定在下降绳索的上端,挂勾的上端固定在人所在的建筑物上。减压阀吊固在下降绳索的下端。控制箱由刹车手柄、套筒、壳体、限速装置组成,限速装置由静闸片、动闸片、闸片架、弹簧组成。动静闸片都由弹性橡胶或耐磨塑料制做,静闸片固定在静闸片架上,静闸片架固定在壳体内的一侧上。动阐片固定在动闸片架上,动闸片架的下端由轴镶在壳体内的下端,动静闸片相向而对。动闸片架的上部外侧由一螺旋弹簧顶在壳体的对面,动闸片架的顶端与刹车手柄的下端相连。套筒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套筒固定在靠近静阐片处的壳体上开口的上盖上,下套筒固定在靠近静闸片处壳体下开口的下底上,刹车手柄的上部由壳体上盖的开口处露出。下降绳索由上套筒中、动静闸片之间、下套筒中穿过。安全带由腰带、兜带组成,兜带为人字形,人字的下两端与腰带的中部连接,人字的上端带一挂勾,用于挂在腰带的前部上。腰带的两端有一用于锁定的活接。腰带的一端由一绳索挂在控制箱壳体下底的挂勾上。减压阀由一筒体、上盖、下底、螺旋弹簧组成,下底固定在筒体的下端上,螺旋弹簧的下端固定在筒体内的下底上,螺旋弹簧的上端固定在下降绳索的末端上,上盖套在筒体上,筒体的内径要大于固定在壳体上的下套筒的外径。本专利技术可用于火灾、地震等意外突发事故发生时,处于高层建筑物内人员的自救。人只要系好安全带拉动刹车手柄控制好下降速度就能安全着陆,即使下降中人昏迷或刹车失灵也能安全着陆。它具有结构简单、系着方便快捷、成本低的优点。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减压阀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三中限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由挂勾1、下降绳索2、控制箱、安全带4、减压阀5组成。挂勾1的下端固定在下降绳索2的上端,减压阀5吊固在下降绳索2的下端。控制箱由刹车手柄6、上下套筒7、15、壳体8、限速装置组成。限速装-->置由静阐片9、动闸片10、动静闸片架11、12、弹簧13组成。静闸片9固定在静闸片架12上,静闸片架12固定在壳体8内的一侧上,动闸片10固定在动闸片架11上,动闸片架11的下端由轴14镶在壳体内的下端,动静闸片9、10相向而对。动闸片架11的上部外侧由一螺旋弹簧13顶在壳体8的对面,动闸片架11的顶端与刹车手柄6的下端相连。上套筒7固定在靠近静闸片处壳体8上开口16处的上盖上,下套筒15固定在靠近静闸片处壳体8下开口的下底上,刹车手柄6的上部由壳体上盖的开口16处露出。下降绳索2由上套筒7中、动静闸片9、10之间、下套筒15中穿过。安全带4由腰带18、兜带19组成,兜带19为人字形,人字的下两端20、21与腰带18的中部连接,人字的上端带一挂勾22,腰带18的两端有一用于锁定的活接23,腰带18的一端由绳索24挂在控制箱壳体8下底的挂勾25上。减压阀5由一筒体26、上盖27、下底28、螺旋弹簧29组成。下底28固定在筒体26的下端上,螺旋弹簧29的下端固定在筒体26内的下底上,螺旋弹簧29的上端固定在下降绳索2的末端上,上盖套在筒体26上,筒体26的内径要大于固定在壳体8上的下套筒15的外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比实例一增加了一个定位装置,该装置由盒体30、棘爪31、压簧片32、复位杆33组成。盒体30固定在靠近刹车手柄6处壳体8的外侧,棘爪31的根部由轴34镶在盒体30内,棘爪31的前端带一向后倾斜的横勾35,压簧片32的根部固定在棘爪31根部外面的盒体30内,压簧片32的前端压在棘爪31的前端侧部。复位杆33的中间由轴36固定在盒体30内,其前端伸到棘爪31的勾35的前部,其末端手柄露在盒体30的外面。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实施例一相同。当发生意外事故处于高层建筑物内的人员需脱离现场时,首先将挂勾5挂牢在建筑物上,然后系好安全带4,控制刹车手柄6就可匀速降到室外地面。刹车手柄一但到位后棘爪就会将动闸片架锁住,免得松手后刹车失灵。即使下降速度稍快,接近地面时减压阀对其冲力还有一缓解作用。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是限速装置内部结构的不同,它的静闸片架为上下两个轮架37、38,在轮架37、38的外端沿表面固定有静闸圈39,静轮架37、38由轴40、41分别固定在壳体8内。动闸片架是一个比轮架37、38直径大的轮42,轮架42的外端沿表面固定有动闸片圈43。刹车手柄6的下端与一拐臂44的上端相连,拐臂44的拐点处由轴45与动闸片轮架42的轮心相连固,拐臂44的下端由轴47与壳体8内的下端相连。下降绳索2仍从上套筒7中、动静轮架之间、下套筒15中通过。当扳动刹车手柄时,同时带动动闸片向静闸片靠扰。进而达到夹紧下降绳索的目的,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实施例二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空救生器,它由挂勾(1)、下降绳索(2)、控制箱、安全带(4)、减压阀(5)组成,其特征在于挂勾(1)的下端固定在下降绳索(2)的上端,减压阀(5)吊固在下降绳索(2)的下端;控制箱由刹车手柄(6)、上套筒(7)、下套筒(15)、壳体(8)、限速装置组成;限速装置由静闸片(9)、动闸片(10)、动静闸片架(11)、(12)、弹簧(13)组成;静闸片(9)固定在静闸片架(12)上,静闸片架(12)固定在壳体(8)内的一侧上,动闸片(10)固定在动闸片架(11)上,动闸片架(11)的下端由轴(14)镶在壳体(8)内的下端,动静闸片(9)、(10)相向而对;动闸片架(11)的上部外侧由螺旋弹簧(13)顶在壳体(8)的对面,动闸片架(11)的顶端与刹车手柄(6)的下端相连;上套筒(7)固定在靠近静闸片处壳体(8)上开口(16)处的上盖上,下套筒(15)固定在靠近静闸片处壳体(8)下开口的下底上,刹车手柄(6)的上部由壳体上盖的开口(16)处露出;下降绳索(2)由上套筒(7)中、动静闸片(9)、(10)之间、下套筒(15)中穿过;安全带(4)由腰带(18)、兜带(19)组成,兜带(19)为人字形,人字的下两端(20)、(21)与腰带(18)的中部连接,人字的上端带一挂勾(22),腰带(18)的两端有一用于锁定的活接(23),腰带(18)的一端由一绳索(24)挂在控制箱壳体(8)下底的挂勾(25)上;减压阀(5)由一筒体(26)、上盖(27)、下底(28)、螺旋弹簧(29)组成;下底(28)固定在筒体(26)的下端上,螺旋弹簧(29)的下端固定在筒体(26)内的下底上,螺旋弹簧(29)的上端固定在下降绳索(2)的末端上,上盖套在筒体(26)上,筒体(26)的内径要大于固定在壳体(8)上的下套筒(15)的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空救生器,它由挂勾(1)、下降绳索(2)、控制箱、安全带(4)、减压阀(5)组成,其特征在于挂勾(1)的下端固定在下降绳索(2)的上端,减压阀(5)吊固在下降绳索(2)的下端;控制箱由刹车手柄(6)、上套筒(7)、下套筒(15)、壳体(8)、限速装置组成;限速装置由静闸片(9)、动闸片(10)、动静闸片架(11)、(12)、弹簧(13)组成;静闸片(9)固定在静闸片架(12)上,静闸片架(12)固定在壳体(8)内的一侧上,动闸片(10)固定在动闸片架(11)上,动闸片架(11)的下端由轴(14)镶在壳体(8)内的下端,动静闸片(9)、(10)相向而对;动阐片架(11)的上部外侧由螺旋弹簧(13)顶在壳体(8)的对面,动闸片架(11)的顶端与刹车手柄(6)的下端相连;上套筒(7)固定在靠近静闸片处壳体(8)上开口(16)处的上盖上,下套筒(15)固定在靠近静闸片处壳体(8)下开口的下底上,刹车手柄(6)的上部由壳体上盖的开口(16)处露出;下降绳索(2)由上套筒(7)中、动静闸片(9)、(10)之间、下套筒(15)中穿过;安全带(4)由腰带(18)、兜带(19)组成,兜带(19)为人字形,人字的下两端(20)、(21)与腰带(18)的中部连接,人字的上端带一挂勾(22),腰带(18)的两端有一用于锁定的活接(23),腰带(18)的一端由一绳索(24)挂在控制箱壳体(8)下底的挂勾(25)上;减压阀(5)由一筒体(26)、上盖(27)、下底(28)、螺旋弹簧(29)组成;下底(28)固定在筒体(2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凤鸣
申请(专利权)人:邱凤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