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美国三M公司专利>正文

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9198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来把口罩(10)贴合在人的鼻子上的鼻夹(12)。鼻夹(12)包括一具有第一翼(20)和第二翼(22)以及一中段(24)的非直线形条(18)。分别在第一翼(20)与中段(24)之间、在中心的中段(24)以及中段(24)与第二翼(22)之间设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拐折部(26、28和30)。(*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罩鼻夹本案为名称是“口罩鼻夹”、申请日为“1995年9月1日”、申请号为“95195585.3”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1)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鼻夹,这种鼻夹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形状,使得口罩在人的鼻子上以及鼻子和面颊相遇的区域形成密配合。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新的口罩和使口罩贴合于人的面部上的方法。(2)
技术介绍
口罩(也称作过滤面罩)戴在人的呼吸通道上通常是为了两个目的:(1)防止杂质或沾染物进人使用者的呼吸道;以及(2)保护其他人以免受到使用者呼出的病菌和其它沾染物的侵袭。在第一种场合,即在空气中含有对使用者有害的颗粒的环境中,例如在汽车车身车间中戴上口罩。在第二种场合,即在具有较大传染危险的环境中,例如在一手术间戴上口罩。为实现上述任何一个目的,口罩必需与使用者的面部保持密配合。已知口罩的大部分地方能在面颊和下巴处与人的面部轮廓匹配。但是,在鼻子区域,轮廓的变化起伏较大,这就难以使口罩在使用者面部的这部分上密配合。由于无法形成密配合,使空气在不通过过滤介质的情况下进出于口罩的内部。当吸进和呼出的空气没有被过滤,沾染物可能进入使用者的呼吸道,或者其他人可能受到使用者呼出的沾染物的侵袭。此外,使用者的眼镜玻璃被从鼻子区域上的口罩内侧逸出的呼出空气所雾化,从而影响使用者的视线。为了在使用者的鼻子上形成密配合,通常在口罩上使用鼻夹。传统鼻夹的形式有可延展的、极软的、长条形的铝条,例如见美国专利No 5,307,796、4,600,002、3,603,315,也可见英国专利申请GB2,103,491A。传统的鼻夹在使用者的鼻子上形成密配合,但这种配合往往以限制空气流过使用者的鼻通道为代价。此外,人们知道传统鼻夹对使用者的鼻子和/或面颊骨施加一夹紧压力,该压力使得人感觉不舒服。已有技术中已公开了其它的鼻夹,例如见美国专利2,153,437和2,572,254这些鼻夹具有不在鼻梁上延伸的缺点(它们通过鼻通道入口的前面),因此,它们不是很好的、可商用化于传统的“杯形”或“平折叠”的口罩上的候选物。-->(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鼻夹,这种鼻夹能使口罩在使用者的鼻子上、鼻子和面颊相遇的区域以及在眼睛下面的面颊形成一密配合。在基本上不限制空气流过使用者鼻通道的情况下就能实现密配合。鼻夹有助于防止吸人和呼出的空气在不经过过滤介质的情况下从口罩的内侧散发到外面或从外面直接到口罩的内侧。这能改善口罩对使用者和可能受到使用者呼出的沾染物侵袭的其他人的保护作用。鼻夹还有助于防止使用者的眼镜玻璃被从鼻子上和眼睛下面的面罩内侧逸出的呼出空气所雾化。简而言之,本专利技术的鼻夹包括:(a)一具有第一翼和第二翼以及设置在第一翼和第二翼之间的中段的非直线形条,中段具有连在一起并彼此错开45至179度的角α的第一框架件和第二框架件;以及(b)在非直线形条上的分别在第一翼与中段之间、在中心的中段以及中段与第二翼之间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拐折部。鼻夹的尺寸和形状制定得能够固定口罩有助于把口罩贴合在人的面部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新的口罩,它包括:(a)一种适应于至少戴在人的鼻子和嘴巴上的口罩本体;以及(b)一种安装在口罩本体上的有助于把该口罩贴合在人的鼻子上的鼻夹,鼻夹包括一具有第一翼和第二翼以及一中段的非直线形条,该中段包括连在一起并分别连接于第一翼和第二翼的第一框架件和第二框架件,中段构造成当一人戴上口罩时,在该人的鼻梁上延伸,鼻夹还有分别设置在第一翼与中段之间、在中心的中段以及中段与第二翼之间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拐折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把口罩贴合在人面部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提供一口罩,该口罩包括:(i)一种适应于至少贴合在人的鼻子和嘴巴上的口罩本体;以及(ii)一种安装在口罩本体上的有助于把该口罩戴在人的鼻子上的鼻夹,鼻夹包括一具有第一翼和第二翼以及一中段的非直线形条,该中段包括连在一起并分别连接于第一翼和第二翼的第一框架件和第二框架件,中段构造成当一人戴上口罩时,在该人的鼻梁上延伸,鼻夹还有分别设置在第一翼与中段之间、在中心的中段以及中段与第二翼之间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拐折部。(b)把口罩放在人的鼻子和嘴巴上;以及(c)改变鼻夹的形状,使得能在人的鼻子上的面颊与鼻子相遇处以及每只眼睛下面的面颊上形成密配合。本专利技术的鼻夹具有与已有技术的口罩鼻夹不同的独特形状。在口罩领域较平常的鼻夹的形状从前面看时是直线形的,例如见美国专利5,307,796。另外的-->已有技术鼻夹的形状为人字形,例如见专利GB2,103,491。与此相对照,本专利技术的鼻夹具有设置在非直线条上的三个拐折部。从非直线形条的第一端到第一拐折部是第一翼。从第一拐折部到第三拐折部是一中段。从第三拐折部到非直线形条的第二端是第二翼。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中段包括两个彼此错开45至179度的角α的框架件。第一框架件和第二框架件分别连接于第一翼和第二翼。鼻夹上的第一翼和第二翼以及第一和第三拐折部能在鼻子与面颊相遇的区域形成密配合。中段能在使用者鼻梁上形成密配合。所述翼还有助于沿各眼睛下面的面颊形成密封。由鼻夹提供的配合更有可能使沾染物通过口罩的过滤介质,因而增加了对使用者和其他人的安全性,并防止了使用者眼镜玻璃的雾化。在附图和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中,将更加彻底地示出和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优点,类似的编号用来表示类似的部分。但应予以理解的是,附图和说明仅仅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该以不适当地限制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方式来阅读它们。(4)附图说明图1是一设置在一使用者的鼻子和嘴巴上的本专利技术口罩10的主视图。图2是一设置在一使用者的鼻子和嘴巴上的本专利技术口罩10的侧视图。图3是一本专利技术的鼻夹12的主视图。图3a、3b和3c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鼻夹12’、12”和12”’。(5)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中,提供一如图1和2所示的口罩10,该口罩10具有一固定于口罩本体14上的鼻夹12,使得口罩本体14贴合地配合在使用者的鼻子上、鼻子与面颊相遇的区域以及在各眼睛下面的面颊上部上。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口罩”一般含义上是指配合在人鼻子和嘴巴上的过滤装置,术语“贴合地配合”或“密配合”是指在口罩与使用者面部之间的配合基本上是气密的。带子16与口罩本体14相连,它具有一定的尺寸,以便能通过使用者的头后部,有助于在使用者的面部上形成密配合。尤其要参阅图3。图中示出的鼻夹12包括一具有第一翼20和第二翼22以及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翼20和22之间的中段24的非直线形条18。中段24构造成当使用者戴上口罩时它在使用者的鼻梁上延伸(见图1和图2)。中段24包括分别从第一翼20和第二翼22延伸的第一框架件23和第二框架件25。框架件23和25被在中心的中段24连在一起。术语“连在一起”指框架件彼此连接。但不必是直接相连。非直线形条还有一第一拐折部26、一第二拐折部28和第三拐折部30。在-->此所用的术语“拐折部”是指由非直线形条的路径构成的曲线斜率的切线从正斜率变化到负斜率或反过来。在此所用的术语“曲线”在数学意义上包括直线。为了进一步举例说明拐折部是指什么,假定非直线形条18在具有位于X轴线的第一拐折部26和第三拐折部30的XY平面突起。第一翼20的切线的斜率(正斜率)从端部32开始增加,一直到该线到达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口罩包括: (a)一种适应于至少贴合在人的鼻子和嘴巴上的口罩本体;以及 (b)一种安装在口罩本体上的有助于把该口罩贴合在人的鼻子上的鼻夹,鼻夹条包括一具有第一翼和第二翼以及一中段的非直线形条,该中段包括连在一起并分别连接于第一翼和第二翼的第一框架件和第二框架件,中段构造成当一人戴上口罩时,在该人的鼻梁上延伸,当鼻夹在一XY平面突起并从前面观看它时,所述鼻夹还有分别设置在第一翼与中段之间、在中心的中段以及中段与第二翼之间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拐析部。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94-10-13 08/322,5761.一种口罩包括:(a)一种适应于至少贴合在人的鼻子和嘴巴上的口罩本体;以及(b)一种安装在口罩本体上的有助于把该口罩贴合在人的鼻子上的鼻夹,鼻夹条包括一具有第一翼和第二翼以及一中段的非直线形条,该中段包括连在一起并分别连接于第一翼和第二翼的第一框架件和第二框架件,中段构造成当一人戴上口罩时,在该人的鼻梁上延伸,当鼻夹在一XY平面突起并从前面观看它时,所述鼻夹还有分别设置在第一翼与中段之间、在中心的中段以及中段与第二翼之间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拐析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第一翼和第二翼的长度各为10至40毫米,第一拐折部与第三拐折部之间的距离为35至55毫米,角α为75至150度,第一翼和第二翼分别以约20至40度的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维M卡斯蒂廖内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三M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